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庄一强主任:HIC助力医院弯道超车
8月8日,在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构建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医疗行业高峰论坛上,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庄一强主任与我们分享了《HIC助力医院弯道超车》。以下是文字整理内容:
感谢金蝶医疗对我的邀请,谢谢尹总。非常高兴在下面20分钟里我与大家分享《HIC助力医院弯道超车》。
今天上午,在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上,有的嘉宾同意“弯道超车”的说法,有的嘉宾不同意,但是我觉得“弯道超车”有其现实意义。HIC怎么助力医院的弯道超车?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讲讲我的观点。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简单介绍,我是香港艾力彼的创始人,现在是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的副秘书长,以前曾经是中国医院协会的副秘书长。读过临床,读过医学、读过管理等等。
关于艾力彼
每年艾力彼和金蝶一样,都有一个大会,我们还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医院蓝皮书》。跟我一起编的主要是曹荣桂、钟南山院士,还有主编和副主编。我们编写的蓝皮书在社科院、全国人大和各级政府方面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艾力彼是一个第三方平台机构,它的理念是“第三只眼,有一说一、数据说话”,艾力彼作为医疗行业的第三只眼睛,会去看医院的管理、看医疗行业的发展。有一说一是指艾力彼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只说好话;最后就是我们只用数据说话。
国内医院“弯道超车”的三次时机
所谓“弯道超车”,也就是医院的重新洗牌。医院的发展肯定是有人在前面、有人在后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医院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已经有了三次大洗牌的机会,其中两次已经完成,第三次还没有来临。
第一次是政策性的原因,是在50年代。解放前中国的医院主要是教会医院,解放后50年代进行了院系的大调整,医院的大洗牌。北京的协和医院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划到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南京有一所医院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这里的中大是指中央大学。政府将一部分中央大学的教授分配到了西安,建设成了今天的西京医院等等。
第一次医院的洗牌,是在50年代因为政治的原因把教会医院重新洗牌变成其他的医院,扶持了中国医院的全面发展。教会的医院一般是第二医院,比如广州的第二医院、宁波的第二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等,包括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也是教会大学,当然这些不是全部。
第二次洗牌是因为规模扩张产生的。从改革开放80年代一直到最近才刚刚结束,尤其是近十几年到二十年。这次洗牌是由于规模的扩张、服务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弯道超车。闭着眼睛想想看,如果15年前跟你说“请问,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听过没有?”可能听过,可能没有。但是即便听过了,你会想这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什么区别?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什么区别?没区别。但是今天一听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那就不一样了,那是宇宙最大的医院。所以由于规模的扩张、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的医院又开始重新洗牌,现在超过5千张实开床的医院已经不少于10家。
这种规模的扩张到了现在基本已经停止了,下一步的洗牌将会通过信息化的建设而改变。而且我相信这个洗牌的机会不会太久,应该是在未来的10年左右,不会超过15年。医院的发展是ABCD,A是人工智能,B是区块链,C是连接,D是大数据。未来的洗牌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洗牌。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的实际案例
为什么叫HIC(Hospital Information Connectivity),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提高医疗行业的安全质量,优化流程,减少时间的成本,提高效率,节约经济成本等等。
我想讲一些实际的例子,有几家医院是信息化做得比较好的。比如广州的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院信息系统帮助医院在半年时间内,拦截9次接近输血差错事件、30个接近药品差错事件。药品处方点评会提醒医生,患者是儿童不能开大人的量,是男性不能开女性的药,我们看到药品处方点评提醒也有两万多次,还有拦截接近检查差错事件27次。我们从信息化的角度看,这家医院信息化做得是比较不错的,可以减少医疗差错,提升医疗安全。
这是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数据,他们也是金蝶医疗的一个用户,同样使用了金蝶医疗移动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医院原来只有普通的现场挂号,现在有现场挂号和微信挂号两种。对比来看,在现场挂号大概需要排队6分钟,通过微信挂号只需要1分钟,节省了大约5分钟时间。如果二次分诊在现场是60分钟,微信只需要是25-30分钟。缴费同样也减少了时间,现场获取报告的时间也减少了,这些流程下来患者总计至少能够节省57分钟。整体来说,通过信息化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病人的就医体验。在艾力彼的角度,我不会说患者满意度,因为患者满意度有点像医院自己去找的病人满意度。我们要说的是就医体验,就医体验跟医疗有时候不一定完全相关,我们提到的这个场景就完全地能够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他们通过信息化改造,有一个智能静配管理平台。医院的各科室将电子处方输送到配置中心,配置中心一年能够配6千袋输液,这种信息化的绩效,为医院每年能够节省药品费用500万元,肿瘤药和肠外营养用药节省400多万,针筒100余万,加起来接近1千万。信息化的系统可以减少医疗差错事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减少医院不必要的浪费。
我们觉得下一个弯道超车、下一个重新排序大概率是会来自于医院的信息化。首先针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国家就提出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二,广东省刚刚出的一个高水平医院登高计划,广州第一批9家医院登高计划里头,他们对电子病例、对国家互联互通、对医院的信息化是有要求的,我们也有9家广东省高水平的医院会来到现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是非常清楚的。
目前中国医院信息化的现状
接下来我们来看医院信息化的现状,这是国家卫健委医管所的数据,用0—8级来衡量医院信息化的程度。图中是2016年的数据,所以只有0—7级,最多的是0级的,有1821家医院。然后是1、2、3、4、5级,5级以上是比较好的,5—7级只有39家。这个数据看下来,大家都知道信息化很重要,但是一看好像都做得不怎么好。今天来的演讲嘉宾,他们所属的医院都是非常好的,都在这39家之内,但是多数医院还是不达标准的。
我们看一下国内HIC的制约因素。第一,上级、中级和下级的医院他们信息化的水平不一致,标准不统一,有时候想联也联不起来。第二,医院之间缺乏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你有你的系统、我有我的系统,系统都很先进,是同一个厂家的,但是没有一个平台连接起来。第三,即使有了大的平台,但是医院信息的共享不足、透明度不高。一个是大家不知道哪些信息该用,统计口径不一样,另外医院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这些医院之间他们往往不愿意去分享他们的信息。另外,医院也有“家丑”,不愿意外扬。有一些不好的信息,比如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医疗事件,这些事情医院不愿意对外说。但是我们都知道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普通人是“吃一堑长一智”,聪明人是别人吃堑我长智,只有愚蠢的人光吃堑不长智。如果不把不良事件告诉别人,每家医院可能都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国家就会损失很多。
中国医院竞争力HIC认证
艾力彼做了“中国医院竞争力HIC认证”,它是第三方、非官方的,HIC主要是针对本土的医院进行认证,我们HIC的认证是从管理果效的角度出发,就是观察管理结果的效率,看HIC能否提升管理的果效,不是为了上系统而上系统。很多人说我们医院有会诊中心多么好,但是很多远程会诊中心都是摆设。我真正问他们一年使用多少次,都是哪些会诊,都得不到答案。以前没有医联体的时候这些都是政绩工程,现在好多了,可以真正用起来。管理的果效主要是好的医护系统、好的人才运用和智能知识。
HIC对于信息时代的未来发展是有好处的,我们主要针对有效应用和管理果效。如果美国总统跟中国主席他们之间有互联的电话但从来不打,这是有联但是没有有效联系;如果打了没有解决问题也是无效,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既有联又有效。
因此我们对医院的互联互通有几个要求,HIC的四个维度是院内互联、院际互联、第三方互联和大众互联,院际互联如果做得好可以做到人不下沉而技术下沉。比如国家儿童中心建立了疑难杂症会诊中心,这就是院际互联。第三方互联包括对DRGs的应用,第三方的应用、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检查和商业保险,移动医疗与共享等等。还有大众互联,微信、APP就是大众互联的一些方式,可以提高病人和家属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
我们艾力彼不是一个纯技术出身的一个机构,我们的认证更多地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如何助力医院管理,所以我们提出了HIC认证的“三个凡事”,医院凡事要有规章制度、有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凡事要有责任部门、责任人,凡事要有时效性。这三个凡事能够让一些好的观念落地。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PDCA循环,有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改进,这都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完成和落实的。这样看起来我们艾力彼所提倡的HIC并不是希望医院为信息系统建设而建设,而是说有了信息化系统以后,医院能不能完成三个凡事,能不能落地“督、查、总、馈、进”。
HIC的标准主要来自于目前现有的很多标准的整合。我想谈三个维度,互联互通“内、际、三、众”,还有一个是MQSF,还有有没有联通互动。我们除了HIC的认证还有一个HIC的排名,我们已经做了三年的HIC的排名,不管你有没有做过HIC的认证,只要你医院做得好我们都有HIC的排名。HIC是智慧医院的开端,我们希望通过HIC的认证来帮助医院梳理他们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管理的果效,而不是为了上信息而上信息。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