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朱兆伟:农村出来的穷孩子起点低,只有拼命才能争一个未来

新东方朱兆伟:农村出来的穷孩子起点低,只有拼命才能争一个未来

教育1.0:三尺讲台开启教育生涯

我是朱兆伟,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按说,我也算有点教育基因。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进入教育行业。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山东应试教育体制所造成的阴影。山东学生多,孔孟之乡,父母们又特别重视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山东还特别崇尚体罚。高中时,我的母校提倡"监狱式的管理"。学校把学生当成犯人一样对待。

少年时,我比较聪明,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但是,我比较调皮,喜欢玩耍,有点吊儿郎当。我不怎么努力,就能考比较好的分数。我个人感觉还可以,但是,老师们恨的牙痒痒。

于是,我会经常挨老师的揍。我就比较纳闷,我考的不错,老师还为什么喜欢打我呢?多年后,我才弄明白老师们的心理。他们觉得我不怎么用功,成绩就不错。如果我能专心学习呢?是不是又出来一个学霸?老师们一边这么想,一边更用力打。

我明白老师的用意,我也从来没有反抗过。我的学习成绩之所以越来越好,就是因为我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哥哥。从小学到高中,哥哥的成绩一直是全校第一!在学校里,别人一般这么介绍我。这是朱兆勋的弟弟。慢慢长大,我也有了羞耻之心。我暗暗以哥哥为学习榜样,努力追赶,只是我比较贪玩,耐力较差。于是,我是一名学霸,但不是一名学神!

97年,我进入中南大学读大学,念的化学专业。入学之初,我就进入了实验班(几千名本科生中选拔)。大学时,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我想去最顶尖学校读研。01年,我换专业考研,专业课挂了(我就是想得多,努力程度不够,缺乏韧性)。

毕业时,我放弃了某省环保局的机会。我进入一所大学教书。我就这样进入了教育行业!当时,我想干一年,我就考走了。万万没有想到,我在教育行业干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想到,我在大学教了三年书(中间太多故事,不在此赘述)。

教育2.0 不安分的培训教师

上文说过,01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化学教师,一干就是3年。04年,在北京读研究生期间,为了生计,我在培训机构带起了课。

那年暑假,读研的前夕,我接了一个暑期班的活。我在某机构带从初三到高三,一共四个年级的化学课。我每天要连续讲8小时,连续16天。当然待遇也很诱人。

第一次带培训机构的班课,我还是异常认真。课前认真备课,课中认真讲课,课后批改作业……我非常用心,不懂节省体力(比如讲一会,让学生练一会,这样不累)。那年夏天又特别热,教室没有空调,只有风扇,我特别爱出汗,每天汗流浃背,汗湿透衣衫,又再次干掉,反反复复,一天下来,衣服上会有很多汗渍的盐!

第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校长找到我,他欣喜的说,他万万没有想到,我讲的这么好。得到别人的认可,我内心更加欣喜,讲课更加用心。我每天带着一个大水杯,拼命的补充水份。即使这样,我也有些撑不住。大家应该能理解老师们为什么喜欢带着一个水杯了吧。嗓子是一个老师的生命啊。

到了后期,我完全靠一股劲在支撑。第一期暑假班刚结束,我就病倒了,嗓子完全哑掉,整整一周,我说不出一句话。休息过后,暑期班二期又开始了。我又去代课了。当时,家人特别心疼,但是,我却非常开心!我第一次在短时间内,挣到这么多钱!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孩子,起点低,只有拼命,争取一个未来。

其实,结算时,老板非常黑心扣了几千元钱,说是要交税。当时不懂,虽然很生气,我也认了。后来,我才明白,黑心老板在欺负我,课时费都是税后的。我再也没有在那边上过任何课,据说,这家机构几年后也关门了。

老板的胸怀有多大,生意就能做多大。

我在培训行业掘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有了这个"特有钱途"的开端,读研期间,我在几家培训机构做起了兼职教师。由于教学效果出色,我很快成了培训公司的名师、王牌教师。机构纷纷把那些特别聪明或者特别挑剔的学生塞给我,他们知道我能搞定这些学生!

教师是培训机构的最核心生产力。

教师是教育行业一切的基础。这是因为,教育中的主要环节,教和育,都离不开教师。

但是,培训机构的教师非常非常不容易,非常的辛苦。

2.1 培训是一个体力活,而不是一个脑力活

由于自己教的好,家长都点名选我的课。我每天的时间表被安排的极满, 就这样,我成了一个"培训机器人"。我每天在教室一座,班主任带着学生过来,讲完课后,送走老学生,班主任又带了了新学生。周末每天至少教10个小时,5个学生。上午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晚上2个小时。忙的时候,我都吃不上中午饭。再到后来,学生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才能约到我的课。

培训行业虽然赚钱,但是太熬人了!!教课一两年后,教学就成了一个体力活(绝对不是智力活)。课时费,都是一个一个小时堆积起来的,这和搬麻袋又有什么区别呢?

2.2 教师会和社会脱节

教课一段时间,我越来越感觉苦闷!我发现自己正逐渐和社会脱节。

周末,同学朋友邀请我参加聚会,我只能说:"对不起,哥在上课"。

平时晚上,朋友邀请我吃饭,我只能说:"对不起,哥在上课"。

"北京亲友如相问,就说哥在上课!",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

我真心舍不得停掉课去聚会,那可是厚厚的红彤彤的RMB。大家可以算一算经济账。课外培训属于服务行业,所有从业者都面临这样的苦恼:别人休息,你干活。周六周日和平时晚上,这通常是聚会的时间,但这又是培训的黄金时间。

我是兼职教师,我都感觉到这么多不便利。那么专职教师,他们会更加不便利。周末两天都不能休息,多数机构的调休是在周一周二,甚至有的机构只休息一天。非周末班中午上班,到晚上八九点下班。开始觉得没什么,后来逐渐感受到奇葩的作息时间带来的不便,时间和朋友们完全错开了,生活受到很多影响。

专职老师不方便想请假?也没那么容易。教育培训机构一般会比较严格的控制老师的请假,一方面因为老师数量有限,调课调不过来,另外一方面,调课也会加大教务老师的工作量。

关于限制请假的手段,可以参考某老师的一次请假经历。因为一个重要的考试在周六上午,TA请了半天假。但就是因为这半天假,前前后后TA损失了近一万元的收入。

这其中包括:课时费、坐班费、全勤奖加起来扣了六七百,这是直接影响;因为这半天假,教师评级被扣了9分,评分采取百分制,被扣掉了9分后是69分,如果没有扣这九分的话,是可以评上一级教师。因此这样每个月的课时费少了1000多,绩效少了500,这样算下来,一个学期5个月下来,少了近一万。

3.2 透支体力,耗费未来

05年,我的一对一课时费大约在70-100元/小时之间,而学生交的钱可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内心针对有点不平衡,一些家长开始拉我出去上课(我还是抵制住了诱惑,守住了道德底线)。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培训机构中的"背叛与反背叛"了吧。

一对一,机构付给老师的课时费不超过50%,甚至20%-30%。那时,我只是一个教师,考虑不全面。于是,我开始在外面接一些课。这样我可以用更少时间赚更多钱,或者,在赚取同等钱的情况下,我可以用更少时间,节省一点体力。

但是,如果是家教,路途上的奔波,也非常耗费体力。我也逐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最疯狂的时候,我一天上过14小时的课!下课的时候已是深夜12点,我当时嘴都麻了,脑子缺异常清醒。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慨万千,想了很多。就在那天的深夜,我下定决心,要转行!我付出了无数的努力,终于转行成功。如今,我进入了在线教育,我终于可以在周六日休息了。

我也听说过,某机构的老师,清晨出门去上课时,突然就去世了。过劳死。培训机构的教师,课时费都是血汗钱啊,一个一个的小时,一个一个的学生,积攒起来的,真心不容易。

酸甜苦辣咸,培训机构的老师都经历过。正是因为这样,培训机构流动性很强。培训机构的教师多是年轻人,很多培训机构老师都想转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教育3.0 不断尝试,厚积薄发

我像一个好奇的孩子,闯进教育行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在此,透露一个小秘密。我之所以敢这么尝试,还是因为家教。我周末可以上课啊,这是一份稳定而丰厚的收入。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

我做过音像图书项目,创业做过教育会销和教育电商,我还做过个人站长。我也亲手打造了一个传统的网校。后来,我又做了在线教育,我干了最前沿的教育大数据(测评、智能学习等)。大家也就能理解我的个人简介中这句话了。横跨课外培训、图书出版、实体学校、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等多领域,擅长将产品、教研、营销和运营有机结合。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教育行业深耕16年。吃过百家饭,见过千家衣,曾经的菜鸟已经成为行业老兵。

在教育行业工作久了,我也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个行业。我从教育行业中获得了成就感。教书育人,影响着很多孩子。教育创业,做各种教育产品,推动行业的变革和进步。越来越有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脉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助力。

2014年,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脉脉。我开始使用脉脉。最开始的想法,非常简单。在脉脉上分享,结识志同道合的人,从而帮助公司招聘。

当时,我在脉脉上写了很多东西。每天早上,上班的路上,我写一段文字。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成长,由于写的非常用心,所以深受脉友的欢迎。

于是,我形成了两个系列的内容。《朱教授脉脉招聘记》和《朱教授职场笔记》甚至,我还在脉脉上给企业创始人和HR做过分享"如何通过脉脉快速招聘?"等。我一直坚信一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另外,我骨子里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分享的人,"好为人师"说的就是我。从讲授大学的《物理化学》,到讲授初高中化学,再到分享各种各样的教育知识。《在线教育的主要门派》、《在线教育的十大陷阱和五大趋势》、《传统教育行业如何转型升级》、《社区-教育招生和口碑传播的利器》等课程。我在"不务正业"的路上,越走越远。

通过分享,我也认识了很多牛人。众采百家之长,独成一家之说。我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我也获取了长足成长。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

不忘初心,放得始终。

我一直牢记这句话。

所以,我在新机会选择上,我从来不会单纯因为薪水做出选择,我更多考虑事情是不是有价值?能否带来积极的变化。为此,我曾在14年,降薪70%,加入学信科技(非常感谢这一段经历,我成长太多,我遇到了最优秀的导师梁峰老师)。我曾在17年5月份,放弃更高的薪水,加入新东方。

有人说我傻,有钱还不要。

我无怨无悔,我有我的教育初心。

现在,我更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和努力,真正给行业带来一点点变化,留下一点点个人的印记。这会很难,我将上下而求索,努力践行。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