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云农朱旭华:草地贪夜蛾不是终点,而是单个需求
导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鼓励在农业应用高新技术,是因为技术能为农业带来巨大的应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当下,草地贪夜蛾虫情肆虐,财政部紧急下拨5亿资金作为防治补贴,AI作为前景广阔的新型技术之一,对虫情防治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其实,人工智能离我们真的很近,百度的智能搜索,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微信的语音转换……都是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在未来,它与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结合,人工智能还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农业产业化应用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之一。农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急需高新技术的注入,为其产业赋能,同时,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农业能为人工智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
病虫害识别、无人机喷药、机器人除草……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场景十分多样。托普云农作为国内先行的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探索已有五六个年头,2016年,托普云农正式成立智慧农业研究院,聚焦AI图像识别等5大领域进行研究与实践,并结合产业需求进行产业化应用探索,输出了不少智慧农业服务理论与技术成果。
截至目前,智慧农业研究院旗下出品的智能虫情测报灯、考种系列仪器、见虫APP等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在相关领域都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案例,赢得了农政部门与技术专家的认可。
当下,草地贪夜蛾虫情肆虐,这个来自北美的“妖蛾子”大军从今年1月份自云南边境入侵我国,沿途为害玉米、甘蔗、高粱等农作物,截止7月5日,虫害已经席卷全国20个省区市的1128个县,祸害面积高达831万亩,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不过,尽管“行军蛾”来势汹汹,但虫情为害程度还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比起它们在非洲的“肆意妄为”,着实逊色不少。为何中国对草地贪夜蛾的防范能有这种效果?这得益于中国现有病虫害监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防治运转体系的逐步成熟。
自东南亚爆发虫情以来,相关研究团队便开始在云南增设高空测报灯进行布点测报,及时发布虫情,而在首次检测到虫情后,农业农村部也邀请专家进行讨论输出防治方案,指导基层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有现在的早预防、早测报、早预警、早防治的成效。
企业也该有所作为。托普云农副总经理朱旭华谈及草地贪夜蛾时说道,在这“全员防治,虫口夺粮”的背景下,更能凸显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担当。托普云农作为一家技术型农业服务企业,善于利用自身产品及研发技术优势,为行业客户提供服务,解决痛点需求。
据专家预测,草地贪夜蛾还有向北蔓延的趋势,全国范围内的后续防治工作将围绕“测报”与“杀虫”两个方向展开,针对这类产业化需求,托普云农同样有着对应的技术积累与产品输出。
托普云农出品的虫情测报灯依托AI图像识别技术能在其中而发挥巨大的价值: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让机器掌握虫体识别与计数技能,能够对虫情进行测报,以机器换人,24小时“站岗”,提升植保监测效率与准确度,从而助于植保部门对虫情防治进行及时部署,减少作物损失,保护粮食生产安全。目前,该产品已实现草地贪夜蛾的自动识别和计数。
而另一款由托普精心研制、迭代升级的高空测报灯,它采用专用灯源,在夜间能够在大范围内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以物理防治的方式减少虫群基数,缓解虫情,守护田间作物。相信在信息化测报技术与防治技术的支撑下,草地贪夜蛾的势头将会被慢慢压制下来。
当然,草地贪夜蛾只是当下的一个行业热点,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热点与话题,而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不仅限于此,对于农业的常态化需求,AI技术还有着许多亟待探索的课题。“草地贪夜蛾不是终点,而是单个需求”,朱旭华表示,除却病虫害识别,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研究院还对作物表型分析、考种识别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
相信随着AI与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结合,以及中国工业体系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托普云农的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将会逐步走出实验室,并由试点样板辐射为大规模应用,这些应用将极具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的特点。为实现这一愿景,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研究院也将在AI、大数据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智慧农业开垦更加广阔的耕耘土地。
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托普云农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