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技工作者系列专访|周斌:科研像场马拉松
改革开放40周年
今天与大家见面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的科学家周斌。
生化与细胞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和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奋斗,研究所(它的前身)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一起来看看周斌的故事。周斌是生化与细胞所一名研究员。“生于1978年,遇上改革开放这个很好的年份,生活在祖国经济腾飞的这40年,非常幸运。”周斌说。
个人档案
姓名:周斌
单位: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
职务:研究员
周斌在实验室 汤彦俊 摄
Q1:请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你的研究领域?
A1: 利用细胞示踪技术研究器官是如何形成的。所谓示踪技术,是一种遗传学操作技术,它的功能就好比追踪细胞的前世今生。比如某种特定细胞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通过改变细胞命运来治疗疾病,比如促进心肌梗死后的血管新生及心肌再生。
A2:一个爱长跑的科研人员。
A3:研究细胞追踪新技术,比如跨细胞的遗传操作技术及在体单细胞追踪技术等。
A4:哈佛大学的William Pu教授。
A5:不确定性和神秘感。
A6:跑步,游泳。
Q7:请推荐一部你喜欢的电影
A7:《阿甘正传》。
Q8:请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
A8:《平凡的世界》。
A9:踢足球。
A10:找到有效促进心脏修复再生的方法,为心脏疾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
40岁的周斌酷爱跑步,每星期跑三四次,每次跑10公里。在他看来,科研同样像场马拉松,要拼脑力和体力。
周斌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
自打他出生的这一年起,中国的经济一直在“跑步”。
“生于1978年,遇上改革开放这个很好的年份,生活在祖国经济腾飞的这40年,非常幸运。”周斌说。
周斌出生于浙江宁波。回忆小时候,他说那时家里物质条件并不好,伴随国家逐渐富强,慢慢感觉到了生活在不断变好。
因身体不好,鼻炎迟迟难以治愈,周斌小时候的理想职业其实是医生。2002年,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他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学习过程中,周斌渐渐认识到,治疗疾病,一定要了解疾病最根本的机理,所以基础科研非常重要。
2006年,提前1年博士毕业的他,选择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进一步学习。2009年,他担任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和助理研究员。“海外这几年,最大的收获不是发了几篇文章,而是拓宽了科研视野”,周斌说。
2010年,周斌回国。相比10年前他出国前,中国的科研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周斌回忆,2000年初时,中国跟国外的科研实力相差还很大,那时候在中国在《科学》《自然》上发表文章非常少见,一年大概也就十来篇。
他还记得,2005年,中国科学家在《细胞》上发了三、四篇文章,那时有文章标题称“四分之一世纪的等待”,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就是《细胞》四分之一世纪没发过,可以想象那时候发一篇有多么罕见。”他说。
而现在,几乎是每个星期或者每两个星期,这些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就会有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文章出来,在网上刷屏,中国的科研实力跟那时已不可同日而语。
与此同时,与周斌这代人国内读书、海外留学、归国当科学家的人生轨迹不同,伴随着中国在越来越多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乃至与国外并跑、领跑,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选择在中国国内深造,其中便包括周斌自己的学生。
周斌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汤彦俊 摄
周斌说,与10年、20年前不同,而今在某些领域,中国科研实力也不容小觑,在中国国内也能做出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本土培养的学生也能成为优秀的科技人才。
搭上了中国科技大发展的这班“时代顺风车”,这些年,周斌致力于“细胞命运”领域的研究探索。
他运用谱系示踪新技术,探索体内特定类型细胞的起源及命运,揭示细胞在发育、疾病和组织再生中的转分化现象及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研究成果多次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Nat Med(《自然医学》)、Nat Genet(《自然遗传学》)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其中发现新生期心脏具有重新生成冠状动脉的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入选了“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是出名高产的科学家,每年有多篇研究论文在知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他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专心其中,一以贯之,无怨无悔。”
在周斌看来,能做自己热爱和擅长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当你活在这种热爱中,内心自会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他也是这么鼓励学生的:科研也是需要机遇的,实验失败的很多,有时候要相信,暂时做不出来,可能是条件不足,或许因策略不对,但坚定地做下去,尝试更多,不轻易放弃,努力坚持,就像跑步一样,最后总会有所收获。
来源:中科院上海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