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林: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续性
本文共1260字,阅读约需2分钟
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9年教育工作重点:“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相比去年,我国教育工作重点体现出如下特征:
1
尊重教育规律,体现了教育发展目标的持续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大为提高。2018年,我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2%;学前三年教育加快普及,毛入园率达到81.7%;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随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矛盾的凸显,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转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性,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续性。
2
保障经费投入,体现了教育发展地位的优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体现了当前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3
突出工作重点,体现了教育发展政策的精准性。相比去年,我国教育工作重点在保持政策持续性和发展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政策精准定位与突出重点。比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突出强调“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突出强调“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突出强调“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突出强调“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
4
促进资源共享,体现了教育发展路径的前瞻性。信息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正在驱动一场新的教育变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明确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目标,体现了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前瞻性。
5
发展民办教育,体现了教育资源供给的预见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多渠道拓展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民办教育迅速发展,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局面,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明确“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同时,强调:“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体现了支持并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在人口政策变动背景下满足教育需求的预见性。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