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邢彪:大类资产配置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定式
7月29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浦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在下午的大类资产配置主体论坛上,鹏华基金总裁邢彪表示,过去这一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很多事情,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资产管理机构面临的监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配置是资产管理行业永恒的主题,关于这个主题,国际同行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探索和投资实践,国内这些年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想围绕大类资产配置这个主题,结合近一年来市场的发展变化,邢彪从几个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第一个角度,从国内外机构的资产配置对比来看,资产配置的理论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国际上受到一致认可的机构投资人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出色的投资业绩,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也颇有研究;国内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全国社保基金,从成立以来,保持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就在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的2000年,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David Swensen先生出版了他的投资专著,后来被翻译成为中文版的《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资产配置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成为全球机构投资人学习研究的经典著述。社保基金在成立之初,也系统研究学习了书中的资产配置理论,应该是国内最早的系统研究大类资产配置并有大量长期资金付诸投资实践的投资机构。
研究耶鲁基金的年报,可以看出几个特点,该基金在全球范围内较大比例配置了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加现金资产不足8%,其余全部是权益类资产和另类资产;在权益类资产中,流动性相对较差的并购基金(LBO)和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合计超过了30%,而且最近五年在风险投资领域的配置一直在增加。可以说,这样的配置非常激进,相比美国其它同类大学捐赠基金,大比例配置于风险资产,尤其是海外股票和另类投资占比尤其高,但正是这样的配置安排,为其获取了超额收益,用中国的古语说就是“艺高人胆大”。
耶鲁捐赠基金30多人的投资团队,管理着250多亿美元的资产进行全球投资,能够取得优秀的投资业绩,是领悟了投资的精髓,比较好地运用了资产配置理论,比较好地遵守了投资的内在规律,也比较好地设计了符合人性的制度安排,并且结合全球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情况取得的。
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我们过去这些年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机构可以进行配置的资产类别也在逐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房地产成了唯一强势资产,老百姓过去十年任何时点买房子都是最好的选择。社保基金由于政策的限制,无法配置房地产资产,但通过配置股票、债券以及PE投资,也获得了很好的投资业绩。这就说明,仅从追求收益的角度来看,大类资产配置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式,要把国际上成熟的配置理论和国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现状结合起来判断,才能取得好的投资收益。
第二个角度,我们观察到,统一的行业监管呼之欲出,资管行业的发展、产品配置的丰富以及一些现实的挑战,让统一监管势在必行。资管行业的发展,不光是行业自身和几家监管部门的事情,需要相关领域和相关部门在理念上的同步发展,才能走的稳,走的长远。资管行业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业,在这个行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相伴而来的很多事情都在影响这个行业的发展。
如,这个行业近些年发生了多起风险事件,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运用于资管行业后,资金更容易大规模集聚,过去几年发生了几起全国性的非法募资事件,投资人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和预期收益差距很大,由此产生了很多诉讼;涉案的投资管理机构除了宣扬诱人的预期收益以外,往往都戴着很多光环,甚至还有地方政府的背书。如何对这类机构的行为本质进行鉴别并及时采取措施,给监管机构、公安部门的执法人员、仲裁机构以及法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再比如,最近两年出现了很多规模很大的产业基金、引导基金,有全国性的、也有省市一级的,都叫某某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一成立就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这一类的基金管理公司往往是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在投资过程中要贯彻政府对于产业的引导方向,在薪酬机制和决策机制上,这类公司基本都在努力追求市场化,引入市场化的做法比如管理公司员工持股,个人跟投。如何把国有企业管理的要求和市场化的薪酬、决策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看待一些创新的制度安排,也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监察、审计、巡视部门带来了新的问题。要让这些新生的事情能够稳健、顺利地发展,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协同发展,大家的理念要同步,才有可能走得稳,走得长远。
近日,央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其中就“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进行了专题报告。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后,截至去年末,各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0万亿。面对体量如此庞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央行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督制度”,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未来统一同类产品的监管标准,防范跨行业、跨市场的风险传递。
最近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把金融安全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媒体上有很多点评,其中的一个关注点就是参会人员范围比上次会议要广,不仅仅是金融相关部门的人员。看得出来,是要让相关部门的人更多了解这个行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推动一些创新的时候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进展也会更加顺利。
第三个角度,从资产配置的未来机遇来看,我们观察到香港市场和境内市场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使得优化资产配置的途径和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两边市场的互联互通、A股市场去芜存菁、以及正在大力推动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给投资机构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全球资产配置大家已经不再陌生,过去一年,境内和香港资本市场在互联互通方面有了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为全球资产配置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深港通正式开通,沪港通升级,取消了额度限制,债券通也在上半年正式落地,这一系列政策既考虑了国情,又兼顾了国际资本市场好的实践经验,体现了参与各方高超的专业能力和政治智慧。
同时我们也看到,港交所还在继续推进相关的制度改革,上个月就设立创新板的相关框架文件开始征求意见,吸引优秀公司在香港IPO或者作为第二上市地。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必将进一步提升香港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吸引优质企业去香港上市,优化香港市场的结构,也会吸引更多南下的资金通过香港市场进行投资,实现资产配置的不断优化。
相对于港股市场的改革态势,A股市场的监管形势可以从前天证监会召开的监管工作会上有所感受。会上明确下一步监管工作的着力点,四个方向,其中一个是加大发行质量审核力度,保持IPO的常态化,另一个是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这两个方向,明确了监管部门对破与立的态度,一方面要严把审核环节,确保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要将劣质公司清除出场,总的目的是提升整个市场的上市公司质量,夯实资本市场的基石。希望A股市场在不断去劣存优的过程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顺应这样的监管态度,过去一年市场的主基调是降杠杆、去通道、防风险,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监管部门和基金业协会在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别,为投资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方面,也一直在努力推进。证监会去年推出了FOF业务相关的指引,协会的领导在多个场合讲到要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设,我们也了解到公募REITS产品相关的制度已经在讨论起草。
本周三,基金业协会成立了资产证券化专业委员会,证监会分管副主席、债券部主任以及协会会长在发言中都对推动资产证券化表示了积极的态度,要加快REITS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产品的落地。(鹏华基金在两年前就发行了第一个公募REITS基金,将万科在前海的企业公馆作为底层资产实现了资产证券化,两年以来运行顺利,是一个很好的公募REITS的尝试。)我们也希望看到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市场上能够有更多类似的产品供投资人选择。加上前面讲到的香港市场的改革和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机制的设立,相信国内投资人会有越来越丰富的产品可供选择,由此实现资产配置的不断优化。
最后,从基金行业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了10万亿大关,产品数量4400只,超过了A股的数量。公募基金行业从最开始,就是按照管理透明、运营规范、风控严格的要求展开制度设计,最接近资管新规的有关要求。邢彪表示,展望未来,在统一监管的新格局下,有监管层的支持和参与各方的共同推动,资产管理行业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打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公募基金行业一定能够在资产管理行业这个大版图上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