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作业肖盾: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一起作业肖盾: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蓝鲸教育 甄祥晴

2月24日,蓝鲸教育首届沙龙举办。围绕“2017在线教育,如何从投资风口变成好生意”,新东方在线COO潘欣、拼图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磊、互联网教育产业专家徐华、盒子鱼创始人黎小说、一起作业联合创始人肖盾发表了主题演讲,结合自身经历与对行业的观察,他们为大家分享了对所谓投资风口与在线教育商业化等问题的看法。

本期分享一起作业联合创始人肖盾的观点。

以下是肖盾演讲,经蓝鲸教育编辑。

我们做一起作业快六年的时间,目前已经进了9万多所中小学,有近三千万学生用户,去年我们还推出了家长通,不到一年时间,现在已经有一千多万家长用户。

也许线上教育产品在过去这几年并不是一个风口,因为它没有呈现疯狂的指数性增加。但是多多少少还是被用户接受了。在我们平台,用户基本上每天都要登陆,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作业,家长看作业报告,这基本上是一套非常活跃的行为。所以,我认为在线教育行业还是会继续发展,并越来越欣欣向荣。

说到好生意这个事,我也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客观地讲,在线教育作为一个商业模式,目前仍处于牙牙学语、邯郸学步的时期,大部分企业与我们一起作业差不多,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比如我们是在用户里不断去挖掘,看看还有什么消费场景,可以让家长为学生买单。

我们董事长王强老师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任何商业模式的升级本质上都是效率的提升,如果我们把在线和教育这两个词结合起来,那一定也要造成效率的提升。在互联网教育行业中比较常见的效率提升方式是一对多,即理想状况下,一个老师应该能面对一百万学生。如果一个在线教育公司的商业模式还是一对一,那么他怎么能挣钱?我想不清楚。

我也认为是这个道理。因为在线下,一对一不是一个太好的商业模式,它对老师的利用效率很低。如果在线上依然是一对一教学方式,考虑到获客成本,品牌市场成本、老师教课成本,教研成本、服务成本等,公司确实很难赚钱。

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中,最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它们的信息分化形态是一对多,即把同样的内容分发给无数用户,比如雅虎,搜狐等。第二期出现的互联网公司,它们的信息分化形态是多对多,比如新浪微博、微信等。

百度也是多对多形态的产品。原来在新浪上看新闻,所有人看到的都一样。但是在百度,任何一个人搜关键词,出来的都是不同的电子报纸。这也是百度比新浪更值钱的原因,因为任何一个关键词,都会有一个所谓的头版头条,都有它的广告价值。这样一种多对多的信息分发模式比一对多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目前,信息已经处于过剩状态,在我微信里面,无论是订阅号,还是朋友群,估计90%以上的信息,我根本看不了。所以,我认为下一个更有效率与效果的信息分发模式会从多对多变成多对一,即我们需要把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集中起来,通过某种方式推送到每一个用户手里。

其实在教育领域,这样的理想在好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在过去上千年历史中,都证明了这种教育方式是最有效的。

只是当工业革命开始时,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改变,变成工业化与标准化的生产。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从一百多年前走到今天,经过工业革命进一步的发展,原来工业化生产的人才需要去做的标准化工作已经逐步被机器替代了。

人其实是需要去做一些机器做不了的、更加有创造性的工作,在这样一个场景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才能给每一个人比较个性化的教育解决方案?如果能做出来这样一个方式,同样是一个老师面临一百万学生,但他讲的内容,每个学生看到的都不一样。

所以,我们认为长期最有价值的资产是数据,只有有了大量数据,才能去做个性化教育。也只有通过数据,才可以比较客观地衡量学习效果。这也将形成长期有价值的收益。

一起作业在去年也尝试构建了一些新的收费场景,我们尝试的第一个收费场景与一起作业的场景衔接非常紧密。当学生做完题后,我们根据对题目和学生的了解(题目与学生有很多标签),基于所收集的学生做作业时的数据,推算出这个学生在各个知识纬度、能力纬度到底处于什么水平,然后根据算法向他推送习题。

第一种算法是在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推一些题,比如在某个知识点上推送更简单或更难的一两个试题。

第二种算法是结合学生学习目标、老师教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做查缺补漏。

第三种算法是针对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给他们做强化训练。比如有些学生对本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已经掌握得非常好,那我们可以向这类学生推送一些更高级的奥数,或者其他数学思维的练习。

构建这样的场景,除了一些流量分发成本,基本上没有任何额外成本。我们现在平台上的作业是完全免费的,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付费的个性化增值产品,家长可以按需使用。我们这种商业模式利润空间很大,我可以百分之百自信地说,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完全可以养活我们这样的企业。

但这和我心目中的好生意还有一点距离,这个距离主要是说,如果我们去思考刚才我讲的更大的背景,也就是我们教育面临的一些共同挑战,那我认为只是让学生个性化地做好题、掌握好知识点,肯定是不足够的。

我认为,在教育行业,能做出最大价值的公司是真正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成长为21世纪人才的公司。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公司去共同攻克的价值难题。但若是只让他们个性化做题,肯定难以达到这一点。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结合我之前思考的一个词——Computer,它带给了我一些启示。中国人对Computer的理解是一步到位的,真正点到了这个时代。Computer在中国被翻译成电脑,这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做教育时,既要结合人类的一些智慧,比如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经验沉淀,又要结合一些归集的系统,即人工和智能需要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海量学生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自己对学习目标、教学方式、教育方式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像蓝鲸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成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在线教育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生意。

我们的想法还是希望能帮助老师、学生、家长,带着他们一起成长,另外也要结合行业里的同仁,包括投资人、媒体、政府等,一起去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教育挑战,所以期待今天能跟大家多学习交流,让我们一起作业,一起成长,一起前行,谢谢大家。

作者微信:fangqiangqiang1992欢迎勾搭~~

END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鲸教育专注报道教育上市公司

请输入正文

【蓝鲸访谈】【蓝鲸观察】【蓝鲸解析】

【蓝鲸盘点】【 蓝鲸榜 】【蓝鲸热闻】

【蓝鲸报告】【蓝鲸地图】【蓝鲸专栏】

【点击蓝鲸观察可查看相关内容文章

扫描文末二维码你可获得:

(加微信请备注上姓名+公司)

教育二级市场研讨群

教育社区高端媒体交流群

蓝鲸教育网站【教育社区】栏目邀请码

垂直的教育线下沙龙

投稿平台及内容交流(文章可被百度新闻源收录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