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投资中国科技企业的逻辑

淡马锡投资中国科技企业的逻辑

  作为一家总部设立在新加坡的投资公司,坚持财务投资的淡马锡在中国互联网圈一直表现得相当低调。

但如果梳理下淡马锡近年来投资过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名单,这绝对是一个超级豪华的互联网“巨头+独角兽”的组合。要知道,这份长长的名单囊括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小米、美团点评、滴滴、摩拜单车、携程还有蚂蚁金服等诸多互联网企业。

如果按标的资产所在地划分,中国是淡马锡除新加坡以外的最大投资目的地,占投资组合净值的26%,而新加坡占投资组合净值的27%。

当下的淡马锡在全球范围内重点寻找包括科技、生命科学、综合农业、非银行金融服务和消费领域在内的五大领域可投资的机会,而上述五大领域占淡马锡总投资组合的比例已经从2011年的5%增长至目前的26%。

淡马锡在中国科技领域如何挑选赛道和投资标的?小米和美团点评上市后的表现将如何影响风险投资?7月11日,淡马锡中国区总裁吴亦兵和淡马锡中国区执行总经理吴海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这样阐述淡马锡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投资之道。

消费升级与创新融合的机会

第一财经:淡马锡投资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名单中,既有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绝对巨头,还有小米、美团点评、滴滴、摩拜单车这样的独角兽,还涉及互联网的多个领域。这些投资中,淡马锡的投资逻辑和侧重点是什么?

吴亦兵:淡马锡去年很重要的一个投资主题是非银行金融服务和创新主导的行业。对于中国市场,淡马锡更看重消费升级和创新这两者的融合带来的一系列机会。

换句话说,整个科技创新对于所有传统行业的颠覆都是淡马锡投资很重要的主题。而这个主题中间包括衣食住行所在的消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还有生命科技。

而这背后的理论依据是:第一,科技对于传统领域的颠覆是全球不可阻挡的趋势,比如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第二,中国最独特的优势就是拥有世界最大的市场;第三,中国传统行业对于新行业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具体来看,淡马锡在科技领域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更智能的系统——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带来实现突破创新的能力;更加互联互通的世界—— 数字联通和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世界相互联系及沟通的方式;共享经济—— 对等网络(Peer-to-Peer)可促进资源更有效的利用,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便利。

第一财经:淡马锡刚参与了蚂蚁金服最新一轮上百亿美元的投资。但淡马锡也会参与创业公司的早期融资,比如之前投资了滴滴和蔚来汽车。这意味着,淡马锡有时候会做500万美元的小投资,有时候会做几十亿美元的大投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跨度?

吴海:淡马锡在投资上更侧重投资主题的引导。这意味着,在科技行业,淡马锡会参与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但这要求科技公司起码要有市场上的价值,这包括在科技创新方面或者业务创新方面必须有独到之处;在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在用户体验上面能够带来充足的提升;此外这个企业要有一定的壁垒。如果说我们在很早期的公司里能够看到这些特点的话,淡马锡会从很早开始投资。

第一财经:如果当时找不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投资标的怎么办?

吴海:那我们宁可晚一点。淡马锡真正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会非常严肃和非常严格地考核企业是否达到这些要求。

第一财经:科技创投领域每年都有关键词,比如去年还是共享经济,今年变成区块链了,您认为现在共享经济降温了吗?

吴亦兵:我们很早投滴滴是基于共享经济能提升传统对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因为汽车是世界上利用率最低的资产,全球汽车利用率只有1%~2%,如果把这部分沉淀资产拿出来,提高周转率,这将为整体社会带来很大的社会价值。

不过,现在来看,共享经济降温对我们反而是好事。泡沫的时候,我们反而出不了手,这么高估值到底是投还是不投?

“两头走”策略

第一财经:小米和美团等正在香港上市,您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独角兽赴港上市热潮?您认为这一热潮背后原因是什么?

吴亦兵:上市是公司自己的一个选择,就具体上市时间点可能有很多传言,但这些都是基于公司具体策略而定的。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说,淡马锡是最有耐心的投资者。

我们对被投公司从来没有上市压力。被投企业早点上市,我们当然欢迎,但我们没有退出的压力。这背后是因为淡马锡是长期的资本,自己管着自己的钱,意味着淡马锡可以真正地长期地将钱投在企业里面,没有五年七年必须退出的要求。

赴港上市潮的背后,就全球层面来看,大家都在做宏观周期的判断,在全球经济到了扩张的末期之后,判断IPO的窗口现在还能开多久,如果关掉的话又会关多久。一般人在窗口期打开的时候都会过于乐观,但关闭期又过于悲观。但在这个事情上,淡马锡作为长期投资者比较淡定,上市的窗口期就算关闭也不会超过三年,而这个周期一般是18个月,这些都是淡马锡可以接受的情况。

另外,现在中国的确在改变很多以前的上市规则。港交所这次就是将此前用教条的框框去规定多少年盈利,是不是有盈利,变成更加实质的判断。

这个规则尽量在进行改变,对于这点,淡马锡是非常欢迎的。从长远看,这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中国公司的竞争力都会有一个提升。

第一财经:有人认为,美团、小米上市三个月股价影响创投业价值取向,如果好,则大家继续做爆炸成长梦想;不好,则风险投资的一个泡沫时代结束。您对这个观点怎么看?

吴海:淡马锡是真正非常长线的投资人,所以企业在估值上有一些压力的话,其实对淡马锡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淡马锡希望而且喜欢做的是逆周期的。

资本市场给出的企业短期估值,对淡马锡的投资决策和未来角色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今后一段时间企业估值压力大的话,对淡马锡来说有可能是投资机会。

吴亦兵:淡马锡在投资上有自己的灵活性。四年前,淡马锡就制定策略要两头走,一个是走早期,领投B轮之后可能一直增持到上市;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投二级市场,没必要追求最后一轮Pre-IPO,如果我们觉得太贵,可以等企业上完市再投资。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