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智库】吴澄院士:自动化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CAA智库】吴澄院士:自动化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2018年9月26日,“2018国家智能制造论坛”于浙江宁波成功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带来主旨报告,报告题目为《智能制造,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一个新抓手》。吴院士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将面临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前景,作为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除了当前的效益外,还将从三个方面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1)人类环境从物理世界进入信息物理融合世界;(2)人的社会分工将面临巨大的变化;(3)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各种社会系统的治理,都将有质的提高。

藉此会议之际,《自动化博览》有幸采访到吴澄院士,与他深入探讨关于智能制造的话题,同时聆听他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独到见解,使记者受益匪浅。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

自动化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力军

“国家智能制造论坛”举办至今已历时三年,会议举办地点集中在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近年来,宁波抢抓重大机遇,主动培育新结构,强化新动能,把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作为“加码”智能制造、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业大市走向制造业强市。吴澄认为,目前,国内外的智能制造都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宁波是长三角南翼著名的制造业基地,被国家赋予探路先行、探索创新的重大使命。“国家智能制造论坛”可以每年持之以恒地举办下去,必将对宁波的制造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浙江是中国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吴澄强调:“传统制造业并不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强项,而更多的优势集中在皮革、纺织等轻工业方面,或是阿里这类先进制造领域的电商。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技术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如果说计算机是在研究大脑,那么自动化就是在训练如何更好地使用大脑去解决各类问题。”

实现智能制造要以人才为本

《中国制造2025》把“人才为本”明确列为纲领的五大内容之一,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高校制造类专业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引领作用。吴澄表示,自动化专业技术先进,且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了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在国家大力强调先进制造的今天,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装备制造业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更需要具有自动化专业背景的智能制造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很高兴看到的是,中国针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愈加重视,设置自动化专业的院校也日渐增多。”

显然,工业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自动化专业正是在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据了解,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工作环境好,多年来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毕业生供求比长期保持在1比5左右。

尽管如此,对于自动化学科人才的培养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吴澄谈道:“我们一直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正是当今学生们不敢去尝试的。另一方面,学生们十分需要培养创新思维,要敢于提出问题,不迷信权威,要能够用科学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我国尚缺少特别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在各大高校创一流的同时,更需要培养一流的拔尖人才。”

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吴院士对自动化专业的热爱。作为自动化专业的教师、自动化行业的从业者,他身上带着一份强烈的自豪感,就像是一道光,照亮了自己也鼓舞着身边的人。

“除了自动化专业,我们很难再找到一个专业,它的基础能覆盖这么广泛,从哲学方法论层面到数学层面、技术层面、工程层面。自动化专业培养了不少领导人才,可以说这个专业从学生阶段的培养建立起来的方法论、系统论等一整套观点,对他们的成才非常有用。”吴澄如是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控制技术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是系统科学,智能化是其重要的延伸。正如吴院士所言,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都是自动化与时俱进而产生的技术手段,先进技术间的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过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智能化的技术将融合到自动化系统学科当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等各行各业。自动化也将推动着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来源:自动化博览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