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信而富王征宇:九年P2P创业体会两大教训

独家专访信而富王征宇:九年P2P创业体会两大教训

【编者按 】 “做金融,是场马拉松,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带着追求长远发展的初心, 50后精英王征宇回国创业,在苦心经营P2P九年后“一朝梦碎”,令人唏嘘。有人说,是理想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也有人说,潮起潮落的P2P江湖“唯快不破”。这段P2P历程对于王征宇来说,最大的反思究竟是什么?

4月,对于信而富这家九年老牌P2P公司而言,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月份。

2017年4月,信而富在华尔街完成了上市敲钟,成为国内第二家互联网金融中概股。上市身份带来知名度的同时信而富更多的缺点被放大至公众面前。

2018年4月,信而富将“信而富现金贷”更名为“信而富消费贷”,作为国内最早提出“现金贷”概念的平台,为符合141号文监管要求,信而富选择弃名,并逐渐走向为人诟病的“先购物后放款”模式。

2019年4月,信而富向出借人发出短信,调整兑付规则,实施分月兑付。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司危机爆发的信号迅速传导至资本市场,信而富股价首次跌破1美元警戒线。

兑付危机、财报延误、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信而富的坏消息接踵而至,不仅遭纽交所“退市警告”,还面临着上万出借人的不满与发难。

据信而富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5月31日,平台累计借贷金额为482.65亿元,借贷余额达46.65亿元,当前出借人数量为1.28万人,当前借款人数量为140.52万人。

危急关口,信而富最后一搏。6月17日,信而富对外宣布停止P2P业务,并引进香港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力转型助贷。同日,信而富还面向出借人推出了“共赢计划”,以公司发展中产生的价值帮助出借人尽快收回款项。

然而,由于分月兑付方式尚未获得理解,新出的共赢计划又晦涩难懂,市场开始出现各种声音,部分出借人对于共赢计划产生误解。基于此,网贷之家联系到了信而富创始人、联席CEO王征宇,他于近日接受了网贷之家的专访。

与王征宇见面是在信而富召开“共赢计划介绍会暨首批出借客户签约会”的第二天下午,62岁的他工作依旧忙碌,访谈期间手机不断有人来电。我们就当前投资人最为关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包括但不限于:

信而富现金流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持续经营?

平台的逾期坏账情况?是否存在合规问题无法备案而选择退出转型?

公司濒临退市风险,接下来如何补救?

共赢计划与“债转股”有何不同?债权转让平台何时上线?

预计出借人的回款比例大概有多少?

与监管沟通的进展以及监管的态度是怎样的?

P2P创业九年有哪些得与失?

助贷会是救命稻草吗?

......

1

财报发布无时间表,业绩亏损结果不变

监管担心平台持续经营问题

网贷之家:信而富上报协会的财务审计报告显示,公司资不抵债、现金流告急,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目前公司的经营现状如何?上市财报预计何时发布?

王征宇:有关财务情况以上市公司披露为准。正式财务报告发布尚未有时间表。相关审计单位在做表内外项目归并调整,最终的盈亏情况并没有变化。这个我们已经通知市场,总的结果不会改变。(注:还是持续亏损?王征宇回答:是)

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总体的财务情况是亏损,随着今年以来的业务调整,财务上的压力会更大,这是总的一个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监管、协会在内都会担心持续经营的问题,我觉得是很自然的,我只是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字,但这个趋势是很清楚的。

而我们恰恰是要做的事情,就是降低支出,同时通过业务转型来增加收入。从降低支出的角度来说,我们之前最大一部分支出是给市场营销活动的补贴。随着我们的业务转型,这部分的支出成本大大的减少。另外一部分就是人力成本,以前我们在业务全方位发展的时候,业务规模比较大,人数比较多,所以这方面的成本相对比较显着。而随着现在业务的转型,人数其实是大大的优化。那么这些情况都会有助于使得我们的成本进行压缩,有助于我们来完成这样转型。

网贷之家:对于监管的担心,公司是怎样回复的?

王征宇:对于监管的担心,我们是说会从两个角度来保证持续经营。一个方面就是增收节支,刚才已经有提到;另外一方面就是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我们需要融资,增加公司资金的准备,其实这个工作已经在做了。从目前情况来看,现有的股东有兴趣,外面的机构也想进来,所以这方面的积极性是有的。

所以,与监管、审计单位以及市场,我们都是说我们对于持续经营并不担心。

2

去年三季度开始被架空

持股5%左右,从未减持股份

网贷之家:过去一年,信而富发生多次重要高管变动,包括联席CEO、董事、CRO、CFO、CSO等。导致高管集体出走的原因是什么?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王征宇:内外部原因都有。首先是自然规律,公司上市以后有一些高层人员离职,在很多企业里面是正常的。除此之外,我们这里的离职还有一些特殊原因,大家对公司目前的发展有些不满意,我觉得这是客观的。大家对公司的盈利、对于公司在市场当中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的发展前景、公司最终的出路,大家自然而然会有一些思考。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可能就造成了有些人员的离开,所以有内部原因,有外部原因,有市场的,也有我们公司自己(的原因)。

总体来说公司的业务已经到了相对成型的阶段,生活贷、消费贷的业务模式比较成型,所以从对公司的业务的直接影响来说并不明显。

网贷之家:之前外界一直有传闻,说您其实在过去一段时间被架空了?

王征宇:这个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2018年第三季度我们发布了一个新的管理结构,是有一个新的负责人,他过来主持这方面的事情。说起来号称是所谓的联席CEO ,但他实际上是负责公司前后端的所有业务。我那个时候的主要工作,就是公众公共关系或者一些政府关系方面,所以相对来说,业务都在他手里。

我是在今年4月中旬回来的。公司面临的一些比较大的挑战的时候,必须得有人站出来。

因为联席CEO是美国人,一个星期来一个星期不来的,那段时间他就没有到中国来,所以站在我的角度,不能够看着公司面临非常大的这些变化和挑战的时候,没有人来负责,承担责任,所以那个时候我就站出来了。当时跟一些管理层沟通一起把这个业务接过来,因为这公司必须保持运营,必须要对出借人负责任。

对我自己来说,那段时间(去年三季度开始到今年4月),其实我并没有离开公司,只是说公司里面的会议我不参加了,财务报表我看不到了,管理会议汇报也没有了。

网贷之家:您目前在信而富的持股情况是怎样的?

王征宇:我在公司的持股大概5%左右,这个数字是在去年年报中有,没有改变过。我从来没想过要卖股票,也没有减持过股份。目前管理层中持股超过5%的不到五位,所以从管理层来说我是比较靠前的。

网贷之家:信而富上报协会的合规审查报告显示,2018年末开业的分支机构多达64家,公司目前线下门店展业情况,有无人员裁撤?

王征宇:总体来说这些机构绝大多数都处在收缩的状态,而且从业务来说基本上都转到贷后管理。催收现在是我们公司第一大部门,人最多、投入的成本也是最多,公司主要的事情就是催收。

目前催收外包的环境非常恶劣,很多的外包机构都受到了扫黑除恶的影响,因为法律风险实在太大了,这也是P2P市场面临挑战的一个原因。

现在主要的力量还是靠我们自有的催收团队,规模好几百人。外包这边还有,但是规模大大压缩了。

网贷之家:在降低人力成本方面,公司员工是不是已大幅减少?员工遣散、安抚的相关工作进展如何?

王征宇:绝大部分的人力在过去两个月当中已经大幅度降下来了。从4月中旬开始到现在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的人员已经降到原来非常小的部分,大部分的人员都已经解散了。

我们人员遣散过程中由于速度非常快,有些工作可能做得不够细致或者不够完善,确实存在的一些离职员工心态不大稳定等问题。裁员差不多已经结束了,进入收尾阶段。

3

首谈逾期、合规

行业强制刚兑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网贷之家:因为财报迟迟未发,信而富上报协会的累计代偿金额一直为零,外界一直很好奇平台的真实逾期坏账情况,方便介绍下吗?

王征宇:代偿为零是因为统计口径的关系。从出借人角度,没有发生亏损,该拿回的钱都拿到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一直是零。这跟借款人逾期完全不是一回事。

只要从事P2P业务,借款端的逾期就不可能为零。我们现在披露的逾期数据主要有两个口径。一个是消费贷,一个是生活贷。根据最新一次财报数据(即2018Q3季报),消费贷的风险水平在5%左右,换句话说,放出去100笔贷款,假定额度都一样,期末追踪看,大概95笔可以回来。我认为今天来看这样的一个水平仍然是行业当中相当不错的。

至于生活贷,风险水平大概在15%~20%之间。因为它的期限是三年、额度比较大,每年的风险水平大概在5%~7%。换句话说,100万放出去,最终我们大概可以收回来80万~85万,这个是指我们三年的水平,比信用卡的风险高一些,但是我们认为在目前的费率情况下,这个账算得过来的。

过去的2018年,我们的逾期水平受整个市场波动影响的确有所上升。在2017年以前,我们消费贷的风险水平大概在2%左右,到了2017年数字大概在3-4%, 2018年则到了4%-5%。所以显然可以看出,风险水平在上升或者上升的比例还不低,尽管这个水平目前我们还是在控制中。

网贷之家:公司有无对接外部资产?是否存在合规硬伤,导致无法备案?

王征宇:我们公司从来没有把平台上的资金拿过去对接外部资产,从来没有过。

首先,我对备案的理解是,行业当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家机构完全符合备案的标准。

刚才提到会不会有什么硬伤或者特殊原因造成没法备案,我觉得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一直是在备案的路上走,我们并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说是备案条件上过不去的。

现在业务转型是我们主动的一种选择。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目前的监管环境下,大概有两件事情,我们会认为目前即使备案了,平台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一个就是对于规模的压缩。任何一个生意,它不可能通过规模压缩来得到健康发展,国家可能现在处于不得已情况,要求所谓的三降,我们认为这会使得备案这条路非常的辛苦。无法规模化发展会对企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备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市场其实没有成熟。因为P2P毕竟是个投资而不是存款,我认为备案或者这个行业要成熟,需要出现一家机构,它能够让老百姓亏了钱,它还能够站着。

所以去刚兑这样一件事情,行业当中要有一个公司能够走出这一步。我们现在说我们不刚兑,我们老百姓可能会亏钱,那我们能不能生存得下去,能不能站得住脚,取决于这个市场的接受程度。

网贷之家:市场对于信而富去刚兑的接受程度,您有没有大概的预期?

王征宇:我觉得取决于大家是不是能够理性的看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出借人总体来说,心态上仍然认为所有的P2P平台投资都应该是保本保息,老百姓还是这么认为的,如果这个心态靠信而富一家来努力,我们一家来解决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这个东西取决于市场教育,也取决于市场的发展,也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容忍度。我觉得目前这几个方面都比以前有所好转,但是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

所以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仍然是希望能够尽我们的努力,帮助出借人来回款。所谓的去刚兑,并不是要故意让出借人亏钱,而是让出借人理解公司确实可以不兜底,但是公司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帮助出借人回款。为此,我们不仅在催收方面加大力度,还推出了共赢计划来解决问题。

4

退市危机如何自救?

共赢计划能让出借人在年底有收益?

网贷之家:共赢计划被市场质疑为清盘套路,请问是基于什么原因推出这个共赢计划?

王征宇:首先,我们不愿意看到出借人亏损,但由于借款人不还款,目前靠我们的催收手段,出借人会看到有亏损。

其次,目前国内P2P清偿兑付的解决方案(主要指压实股东责任,由股东掏钱兑付),不适用于信而富。

压实股东责任,往往针对的是那些P2P平台股东、管理层挪用了公司资金、自融或者通过公司股票价值上升获利的情况,毫无疑问,把钱吐出来都是应该的。

我们的情况是公司没有自融、没有假标、没有挪用客户的钱、更没有截留侵吞,管理层不存在拿了客户的钱这一问题,而公司的股东只是美国华尔街买股票的财务投资人,其实亏得比出借人更惨。所以这种情况你要压实他的责任,他更冤枉。而且这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规范还涉及到中美两国之间复杂的环境,中国没有办法让一个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去承担出借人这边的责任,这都说不过去。

基于此,我们既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让出借人不要亏钱,帮助他们回款,又要针对上市公司结构这种特殊情况,同时要解决公司发展、盈利的问题,所以我们推出了共赢计划。

共赢的核心含义是指不论对于公司股东还是合作方,顺利地解决出借人的问题是公司转型的关键。这是一个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这个道理说清楚了以后,很容易使得公司的股东和合作方达成协议,把公司未来收益分一部分给到出借人。

所以希望大家理解共赢计划,真正是站在企业希望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同时又希望通过商业手段,让我们的出借人能够获得在催收回款之外额外价值增值的事情。

我觉得信而富做这个事情非常具有意义,能够为行业内P2P平台退出转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实践案例。

网贷之家:监管对于共赢计划的态度是怎样的?

王征宇:由于是上市公司又在美国等等各方面的制约因素,共赢计划的结构设计有点复杂,跟监管之间的沟通,一般没有30分钟甚至1个小时,说不清楚这件事情。

目前监管正在试图理解共赢计划,但还是会担心信而富转型之后的规模能不能做起来,能否产生盈利、持续经营。所以,监管还是要看计划最终实施的情况,计划是否在积极推进和落地,希望看到问题解决的信心。

网贷之家:共赢计划与“债转股”有何区别?出借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证?债权转让平台何时上线?

王征宇:共赢计划与债转股几个核心区别:第一,共赢计划执行中,出借人的债权一直存在,并不会消失,仍可定期获得回款;第二,出借人并不持有股份,他只获得股权产生的收益,公司每达到一个业绩目标,出借人可以与股东、合作方各享三分之一的收益;第三,共赢计划是一种奖励机制,具备可退可进的特点,也就是说在5年半的期限内,出借人可以随时退出。

因为我们第一个业绩目标设得相当的低,每季度达到37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即约250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字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其实一点都不难(实现)。我们认为应该比较快的能够达到,加入共赢计划的出借人有望在年底之前获得收益。

目前,美国上市公司的认股权证已经落地了,已经有150余出借人签约加入共赢计划。该计划没有设出借金额门槛,任何信而富出借人都可以加入,只需要实名、面签这样的要求。

至于债权转让平台,技术层面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我们主要担心的问题是流动性,已经有三家资产管理公司找过来希望加入,我们认为我们的出借人未必受得了(低折扣债转)。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没有太积极上线债转平台,所以它没有确定的上线时间。

网贷之家:4月曝出流动性问题开始,公司股价跌破1美元「警戒线」,目前仍持续低于1美元。在接下来的补救期内,公司将采取哪些措施,重新符合上市标准?有无难度?

王征宇:股价补救是纽交所的规则,并不是美国证监会的规则。很多人担心说持续在1美元以下,是不是到了六个月就关门了关闸了断电了,但实际它不是这样一个结果。目前在美国交易所(纽交所)可能还没有发生过由于所谓的股价低于一美元而被退市。

当然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要尽可能使得整个股价上升,给投资人一个回报,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得股价回到1美元,甚至包括跟纽交所进行沟通,我们就开一个听证会告诉对方说我们会采取多少时间多少努力去补救,再给我们宽松一点时间,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

从目前来看,我们所做的努力、发布的消息、准备要做的工作,显然市场看到了(股价由之前的低点0.22美元回升至0.5美元附近)。包括我们的助贷、共赢计划、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等,我想这些资本市场都接受认可了。

5

P2P创业两大教训

如果能重来,一开始就做“助贷”

网贷之家:信而富在2010年上线,作为P2P赛道里起步早、起点高、亲历行业黄金发展期并成功上市的玩家,走到现在宣告离场,这九年间,有哪些得与失?这段创业路,哪些是让你觉得比较无奈和遗憾的地方?

王征宇:源自国外成功的实践,我们坚定相信基于两大设想,我们能做成。结果到中国都遭受到了现实的挑战,而我们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这是我们的失误和教训。

第一个教训是,我们设想征信数据会积累起来,征信系统会搭建起来。我们有充分的征信手段,可以通过风险评分技术去做事先筛选,对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判断。然而我们操作九年了,到今天仍然没有解决征信报送的问题,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第二个教训就是low and grow(低起步、稳增长),这一业务逻辑的前提是市场不受限制,能让借款人不受干扰的重复借贷从而增加使用度。然而正当我们2016年、2017年开始大规模拓展获客的时候,特别是2017年突然141号文就出来了,根本上打断了我们的业务发展轨迹,之后又碰到规模限制、压降规模这样的环境,市场被约束下 low and grow进行不下去。

我们的理想很好,但是现实当中不允许这么干。如果坚持按照这两个还不存在的条件,作为业务模式的前提,这本身是有问题的。

别的机构不是像我们这样。很多人想的是,先挣当前的钱,别去想怎么持久发展。而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理念认为成规模之前不挣钱是应该的,做金融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投入期,它从来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挣快钱的事情。世界范围之内,不会支撑一个高费率覆盖高风险的模式持续发展。但是这里架不住一个基本逻辑,先把该挣的钱赚了,先把自己的体重增加、“膘”积累起来,这样冬天来了就不会饿死、冻死。

所以,我们现在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回过头来重新干的话,也许我们会对这两大设想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网贷之家:如果重回过去,会怎么做?

王征宇:如果重回过去,仍然会选择消费信贷市场,服务那些没有被银行覆盖的人群,只不过会选择不同的资金通道,从一开始就做助贷、对接机构资金,而不是成千上万老百姓参与投资的P2P。助贷模式可以解决征信手段的问题,助贷模式也可以解决发展规模的问题,资金的充分供应和征信的充分报送,在助贷框架下都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任何人也不能跳过历史,在2010年、2011年,大家也没有看到消费信贷的市场原来可以做到这么大。

6

40多亿待收最后能回款多少?

助贷会是救命稻草吗?

网贷之家:平台进入清盘阶段,信贷资产拖得越久越不值钱,对于40多亿元的待收,出借人最后可能回款的比例,有过预期吗?

王征宇:我们的测算是全覆盖。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算,如果说我们做助贷业务,在三年内能够对接将近200亿的放款资金,它一年大概可以产生600到800亿的放贷量(因为资金放出去还可以收回来),一天做到1~2亿规模不难实现,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现在市场上几家平台的业务水平。

这些平台每个季度产生的盈利大概在10亿人民币左右,可能有几家或许还会更多。我们的想法是我们只要一个季度盈利5亿人民币就够了,这样全年盈利就是20亿,市盈率如果按照7倍计算,整个公司市值应该到140亿,我们现在的计划是把140亿拆成三份(出借人、公司股东、合作方各占一份),每一份大概就40多亿。那么,平台上40多亿的待收就能实现全覆盖。

这期间还会有催收回款,回款多一点少一点,只是我们等待的时间更长或更短,我们的计划是全覆盖,当然这里面需要一点耐心。如果出借人不愿意等,可以将债权以及共赢计划中的收益权一起转让出去,我们的协议允许这样操作,对于出借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选择。

网贷之家:当前很多平台都在发力助贷,信而富全面转型做助贷的竞争优势在哪?

王征宇:在助贷方面,去年我们就花了功夫跟机构来谈合作,也引入了不少的机构资金(彼时占比达到10%)。现在回过来看,非常有幸的是,因为我们还有机构资金这一块,我们的业务今天没有停,否则我们就全线停止。

我们一直想澄清一个说法,就是所谓的to B /to C。我们认为助贷业务从根子上来说它是to C业务,不是to B。因为它服务的对象是借款人,盈利也是来自于借款人。客观地来说,跟P2P没有两样,只是P2P的资金来源是个人,而助贷的资金来源是机构。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并没有改变形态,依然要获客、筛选、评分,为借款人提供服务,整个流程都是一样的。

to B的助贷模式,提供系统提供技术这一方面没有特别大的意义,我们以前做过这样的工作,当然会有一点市场,但市场规模也不会特别大。我认为最终还是需要靠服务于借款人这种情况才行。

我认为to C助贷这件事情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进入所谓的红海、蓝海,甚至连海面都还没有看到。信贷与其他任何生意都不同,来的不都是客(一个借款人来了,你永远不能把他都认为是你的客户,有些客户你就不敢要),这种特点决定了这个领域没有垄断,换句话说,不存在赢者通吃的逻辑。这恰恰就给到那些非大型平台、非持牌机构做助贷的机会。

P2P平台做助贷业务受到政策限制,我们现在说我们不是P2P,我们现在只做助贷了,当然是有优势的。

网贷之家:从4月以来的这次流动性风险事件,对信而富做助贷有没有声誉上的影响?

王征宇:有些影响。但好在大家也在看,如果信而富一旦出问题,最终发现你有自融、踩红线的问题,那金融机构都不傻,这个风险太大了。但是我们确实在整个的合规检查中,我们并没有犯大的规矩问题,也就说信而富是一个相对合规的平台,时间又比较长,我们以前一直兑付,但现在不能刚性兑付了,这种情况,机构也在看,机构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要给出的放贷风险数据说得过去,那机构就可以接受。

网贷之家:助贷会是救命稻草吗?它的商业逻辑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监管政策风险、市场共债风险?

王征宇:助贷赚不赚得到钱取决于产品设计,也取决于监管政策。即使是36%,助贷如果做一个月的产品,还是不赚钱。国家在费率方面都卡在36%上,商业逻辑不支持做短期产品,那也许就做六个月甚至更长,所以可以看到市场上做助贷的这几家都是做长期的,没有人做一个月的贷款。这是因为国家定价政策造成的。

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助贷模式将是风险拨备的天下,谁能够控制测算风险的准确度,谁能够把定价做好,这问题就解决了。而这个风险的控制、拨备、定价、保险甚至保证金都会在金融体系及银行机构之外,因为助贷在定价区间提供了这种考虑,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个事简直太好了。

今天市场上助贷已经是星火燎原之势,所有的机构,大到像工商银行都不能抗拒的诱惑。

至于政策风险,助贷这件事情根本上来说,由于它没有涉及到老百姓的出资,助贷没有受害者,监管没有仇恨。

另外,P2P发展到今天有共债的问题,助贷不会发生这个问题。理由是助贷背后都是持牌金融机构,都有央行征信数据报送资质。

一直到现在,我始终认为,消费信贷领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跑在前面、跑在后面,不是制胜的关键。确实我们现在落后,落得非常后面,能不能赶上前面,能不能继续参加比赛都是问题,但是我觉得转型,尽快的解决资金问题和征信报送问题,我认为这两条是我们总结下来制胜的关键。市场机会永远是留给想到的人,想到这些的人还有机会。这场游戏还是刚刚开始。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