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保护专委会在京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保护专委会在京成立

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王延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启动仪式昨天(11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环保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相关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同时还举行了“寻找中国好大米活动暨央视专题节目拍摄启动仪式”。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还是世界主要农业发源地之一,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了众多优良品种。据统计,我国有2万多种特色农产品,使我国形成了以生态、健康、安全、美味为特色的生态食材体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我国生态食材资源的优势。

“然而,环境污染、化学品滥用、生态退化、盲目推广高产品种、种养殖技术退化等,使我国生态食材面临退化甚至灭绝的危险,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王玉庆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找到了城乡居民都很关注的切入点,批准成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食材与生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专委会”),希望联手政府、专家、企业和公众的力量,推动生态食材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知识的普及。

据了解,专委会汇集了国内生态环保、营养健康、农林牧渔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人士,将着手制定中国生态食材分类检验标准,通过生态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创新,实现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回归。

“食材好,食才好!”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介绍说,中国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食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不过,目前我国的“农业增加值有6万亿元,生态食材产值不超过1万亿元,”马中说,环境污染、品种退化、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使生态食材生产受到压制。专委会未来的工作是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制定生态食材的标准(环境、营养)与规范,而不是统一技艺和口味。同时要建立中国生态食材信息数据库和交流平台,促进科学数据和文献交流。专委会还有一项工作是促进生态食材市场的培育,消除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因为“开发市场、满足需求是(对生态食材)最好的保护”。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