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全球经济处于“接替期” 中国方案增添新活力
在1月19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办的第一届新时代资本论坛(2018)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中国“共商、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案,成为改善治理的重要驱动力。他是在发布《大接替:国际金融危机十周年来的世界经济动能转换》专题报告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王文指出,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十周年的分析、总结、反思之后发现,经济周期并不适用于新崛起的经济体,更恰当的词语应该是“经济接替”。这个“接替”的过程兼具“替代”和“创新”的特征。王文从人口年龄结构与金融危机的微观深层化、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的宏观深层化、全球“大接替”的长期效应、世界经济新常态与中国经济新时代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来的,是世界各国的财政危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2009年的欧债危机。十年来,美日欧的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比金融危机前增长了50%。各国采取财政扩张政策来刺激经济、摆脱经济长周期性停止的政策空间越来越狭窄,发达经济体将进一步陷入“高债务”的困境中。
目前,全球“大接替”的长期效应正在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变革为世界经济领域新动能接替旧动能提供了可能;创新显示出了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作用,成为撬动世界经济动能转化的核心力量;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进步推动了知识经济不断发展。在世界格局的接替效应中,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传统发达国家面临着动能失效,各国创新投入不断减少,传统国际贸易网络走向萎靡等问题,经济上的挫败又导致了民粹主义、反移民、种族主义抬头等困境。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人口优势以及后发优势使新兴经济体保持了较大的增长空间,新兴经济体也正在积极向创新主导型国家转变,从过去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王文认为,目前发达经济体国家面临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结构性的窘境。量化宽松导致央行资产债务表扩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主权债务攀升。而快速城镇化与产业创新推动了中国经济体系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反过来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关系形态“去中心化”转变,第三方支付的蓬勃发展,新交易方式、货币形态和认证技术为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科技创新和经济机构转型升级会促进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全体人民。
王文指出,发展中国家将成为更重要的规则制定者和全球治理的共同参与者,中国“共商、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案,各国逐步形成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造紧密相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