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tile王涛:一款团队协作工具的产品和运营奥秘
『拓扑秀』是拓扑社下的一档线上活动,每期邀请一位嘉宾,以语音或文字形式,分享和交流企业级服务领域的热点及趋势。
本文为12月18日拓扑秀第四期,Worktile CEO王涛的线上分享实录,由拓扑社稍作编辑。
拓扑秀今天的主题是:一款团队协作工具的产品和运营奥秘。
— 线上分享内容 —第一个话题:协作类产品发展历程,包括Worktile选择做这个方向的契机
关于发展历程,在国内,团队协作这个主题近两年逐渐被大家了解,而国外在这方面市场非常成熟,有很多优秀的产品。关于发展历程,我更喜欢用一些故事来反映。我们了解的比较知名的,比如Basecamp,以及他们创始团队都非常有名,他们一直在对外传达remoting work这样的理念。Basecamp团队已经超过10年历史,团队规模五六十个人,他们由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到最后五六十人,真正做到了小而美,这样一个项目团队做到了全世界最大的项目管理产品,超过1500万团队在Basecamp上管理项目,这成绩和他们的想法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一个是最近一两年在硅谷市场非常牛的产品Slack,Slack从诞生到成为独角兽公司用的时间在历史上可能都是最短的,目前Slack在协作角度做的很纵深,取得的成绩和火箭般的速度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最近他们也在平台化的产品往前走。Slack是非常现象级的产品,很难解释它为何可以在极短时间引爆,但Slack真正让我们知道了To B产品也可以有爆发性产品的潜质。
回到国内,我们做worktile的时候可以追溯到2012年,但2012年我们并没做真正的投入,主要是做调研的工作。我记得很清晰的是,在2012年我自己在国内并没有发现做的很成熟的面向中小团队的协作产品,在企业级软件领域大家更熟悉的应该是OA。从历史上看,协作类产品成为被关注的点之前,OA一直是企业级产品被广为人知的形态。
我们做worktile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个人性格原因。我喜欢所有事情井井有条,跟效率、工具相关的服务我都有很大兴趣。我在离职创业前,当时公司用着一个团队协作做的不错的产品,我们团队两三百人,但在用这个产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我每天都会用它,但我只会用到5%到10%的功能,所以我就觉得,面向我们这个团队的这个产品给了我太多复杂的选项,也许有95%的功能我并不需要,但它会一直摆我面前,这是对喜欢研究产品的人而言非常别扭的一种体验。
第一次创业因为一些原因做不下去了,团队各奔东西。我当时考虑要做一个我有兴趣,同时是我在之前行业看到痛点的产品—-对中小企业而言,2012年到2013年协同工具上并没有太好的选择。协同工具解决的问题并不复杂,你可以把它看作对多人服务的更好的邮件,或者是打理许多人每天日常沟通,处理事务,交流一些想法,分享文件文档的一个工具。但那时,OA从产品诞生出发的点并不是为简单需求考虑,而是赋予了更多管理因素的想法。
第二是环境原因:我总结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在人的工作方式上有很多不一样的情况,比如我们需要用手机来处理一些工作场景的东西,在工具软件时代,复杂的产品很难把复杂逻辑挪到四寸或者五寸的屏幕上。从大背景上来看,一个产品如果要在手机端用的很好,那对这个产品基本的要求就是,这个产品解决的问题不要太多,它应该是足够简单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在手机上都有革命性的产品诞生,我们做的是在工作场合领域,在手机上适应大家工作需求的工具。
第二个背景是云计算,云上会把各种工具和服务变成接口。工作场景原本有很多工具在使用,在协作类产品诞生前,大家工作场合已经有太多工具太多数据太多沟通存在,而这些工具和信息在过去是割裂的,有了saas有了云,大家都成为相互的标准。在工作场合IM和协作是非常入口级的产品,作为入口级的产品,拥有通过saas通过云把其他服务连接起来的潜力。
第三个背景是80后90后会成为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身上会有一些符号,他们不喜欢层级的企业文化,也不太喜欢审批这样的问题,但审批这样的问题逐渐淡化的话,服务这些人的点上就有一些变化,我们对这代人在工具协作转变的概括就是:管理会由自上而下变成自驱动。在此情况下协作类产品满足这种大背景原因而诞生。
第二个话题,梳理worktile的产品逻辑—-痛点及同类产品比较
我喜欢用场景来谈痛点,我举几个场景的例子
1、信息爆炸,在现在的工作场合,大家每天处理太多的信息,我们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一个人每天处理的信息至少超过150条,从微信到邮件,包括worktile,信息爆炸是工作场景干扰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噪音。
2、邮件的问题,邮件给人类信息交换带来变革,但是邮件已经诞生60年了,而邮件作为工具本身60年内变化很少,它处理信息有没有适应时代,比如邮件数据是静态的,它不能满足扩展性需求,只适合1对1,无法适应n对1,n对多。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是,40%的邮件是机器发的,邮件带来了信息噪音。
3、远程工作,很多团队可能一部分人在北京,一部分人在上海,一部分人在纽约,怎么解决异地团队的工作,这也是一个问题。
4、移动端带来工作场景的改变。
5、很多配合型工作场合,人超过5个,必须通过工具的方式来组织信息、沟通和事务,例如研发、电商、制造、外贸。
6、很多行业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协作方式处于蛮荒年代,没有很好的工具。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场景,每一个场景背后都有一些痛点需要解决,梳理场景的原因在于,worktile存在的价值就是可以对应解决上面的问题。worktile是面向多人的工具,可以把人、事情和时间通过工具做有效协调。
第三个话题,不同协作类型产品的比较
协作类产品分为四大类,侧重点和解决痛点不太一样。
我归类的四点包括沟通驱动型,文档驱动型,存储驱动型和任务驱动型。
沟通型中包括Slack,Yammer和钉钉,它们都是围绕IM作为企业服务的入口和基础。但我的体会和很多人的感受就是,因为是沟通驱动,所以很难解决信息噪音的问题,所以信息噪音会给效率带来问题。
文档型包括Quip、Google Doc,大部分以文档方式协作,特点是满足特定人群的刚需,比如媒体、编辑,但一堆人通过文档来协同,存在很大的违和感,把产品从0到1做起来,通过文档是无法满足这个需求的。
存储型以Box、Dropbox为代表,以文件为基础,会以文件作为协作的基础,对于解决人、事、时间问题,也存在违和感。
任务型典型代表是worktile、Trello、Asana,原因在于他们以任务为基础,其实是更好的邮件,是适合多人的邮件,噪音不会太多,连接其他基础要素都很自然,对于多人协作场合,任务驱动产品有很好的价值。
Worktile的产品逻辑,四个词概括:提高效率,无缝沟通,文件共享和在线记录。
原因在于,我们回归到工作场景,你会看到不同类型团队,他们可能差别非常大,但是共性上离不开以上四个词。所以我们在构建worktile上围绕以上四点来展开。比如说沟通,我们围绕任务文件文档的评论来展开,在我们做的企业版里,把即时沟通部分也作为标配来处理。另一个方面是效率,从产品角度看就是任务,我们想把任务做到极致,把任务配合项目实现不同类型团队业务的解决办法。还有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文件和文档。如果再附加两个的话,那就是关系,人的关系在这里不是社交关系,而是同事之间的关系,所有产品逻辑上来看,会以工作关系来考虑产品。最后其实是邮件,邮件在全世界仍然很通行,邮件是worktile连接外部世界的载体,未来也会考虑worktile用邮件连接外部团队。
产品的另外一个逻辑是,我们一直在宣扬互联网时代工作方式。
我们受国外产品影响非常大,Basecamp一直在向世界发出remoting work的信号,所以我们产品也在宣扬一种信号。我们产品的信号是处理工作方式,我们产品在打造一种全新工作方式。我们宣扬协同非管理,管理更强调组织架构,强调审批,而协作强调扁平化,透明,带来的好处就是权限设计会因团队风格而变得简单,简单权限系统带来的好处是产品不会变得复杂。权限增加一级,产品复杂度增加N级。我们始终坚持解决最核心的需求,但一直坚持把产品往最简单的方式去做。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更多靠产品和数据说话。我们从产品到运营非常关注数据,这些数据驱动我们以更有效的方式去做产品。
第四个话题,关于运营
SaaS类产品运营很重要,一方面要把产品做的很好,一方面要把运营做的足够重,深入到用户。我们是比较重运营轻市场。
运营第一个点,用户越朝前越靠谱。举个例子,worktile内测的前三个月,我们只放了1500个用户,这1500个后来变成非常热度的用户。因为用户数量很少的时候,才能有效沟通,在用户端有直接交流。他们会对产品贡献很多想法,也因为你的重视而付出很多情感。最初冷启动阶段,不要贪图用户,要打磨产品。
运营只做两件事,伺候用户和做传教士。伺候用户是指用户支持和用户成功,一方面是解决用户问题建议,另一方面是让用户真正用起来。另一方面是传教士,我们一直在传达互联网时代工作方式,我们希望运营手段让更多团队能够了解我们的想法。
我们对运营的观点:跟用户一起玩耍。To B产品不一定很冰冷,可以很时尚。
总之,在运营上的投入很有价值,一方面是活跃,你和用户的情感会越来越高,第二方面是用户很乐意把产品推荐给别人。运营上要关注数据,多角度采集数据,关注各种指标越早越好。你会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做努力和投入不难,难得是知道对错。数据的价值就是对错变得清晰。
还有就是商业化,过去两年worktile一直免费,我只能分享一些我们的看法,一是我们会持续坚持免费策略。我们同时坚信SaaS不是很好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方式,SaaS的最后一个S是服务,产品+服务才是SaaS最完整的诠释,而服务不能完全免费,所以最终SaaS类产品我们会坚持做好,并以顾问的方式做价值延伸。在16年1月份我们将会有worktile企业版上线,很多用户其实非常愿意付费增值服务的,所以我们希望在16年在商品化上有更多心得。
商业化另一个问题是作为worktile来说我们希望能在行业领域有更多的纵深。我们有比较鲜明的行业群体,我们知道比较核心群体的痛点在哪。也希望通过纵深可以带来商业化的转化。
最后一个问题是协作类产品和OA的区别,从他们的诞生可以看出区别。OA解决信息处理自动化,产品逻辑围绕信息协作展开,而产品类以人的协作而展开。而现在是泛OA和泛协作时代,我今天聊的协作更多的聚焦在产品逻辑上的协作。
我们在16年要开始商业化,欢迎大家对我们未来的企业级产品提出建议和想法。
— 部分现场Q&A —
Worktile和Teambition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TB是硅谷范儿,WT是中关村范儿。
用户的付费习惯如何培养?免费的协同软件如何产生现金流?如何平和定制需求和产品迭代之间的人力要求的矛盾?
我们不会再免费产品上做太多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东西,不考虑广告和流量的变现,更多的时候把商业化的东西放在企业版,做增值服务,从现阶段状态,企业版马上会上线,在这块会有更多的发言权。
你们会做协同办公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场景吗?比如零售、电商等方向
worktile一开始的定位并没有很垂直化,海外的话通用和垂直还是很清晰的,我们协作的下一步也会跟行业有更多的深入,我们和用户也有场景上的沟通,痛点上的梳理,跟电商在运营上有一些沟通,下一步将会在产品有更多的侧重。我们还是会坚持做通用化协作工具,对行业场景,我们将通过组建变成一种可插拔的方式,在垂直领域仍然会以通用型解决方案去做,但会把垂直化产品做成插件形式融合到通用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