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平安普惠副总裁倪荣庆: 金融科技推动微小经济快速普及
【亚太日报讯】(记者张雪洲 黄夏歆)“以前借10万块钱,可能需要1万块钱的验证成本,而且耗费大量时间,但是有了金融科技,可能只需3分钟,不需要过多材料的审批,你就有可能借到30000元人民币。”1月17日香港亚洲金融论坛期间,平安普惠副总裁倪荣庆接受亚太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科技改变了小微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生态模式,推动金融普惠化的快速普及。
金融科技引“小微金融”质变
金融科技是本次香港亚洲金融论坛讨论的一个重点,互联网金融以其创新性带来了新的金融运行模式和运营理念,过去发展困难重重的小微金融和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的带动下变得更为普及。对此倪荣庆解释,过去的小微信贷沿用了以前银行的大额贷款配给模式和流程,信用评审以及成本结构都很大,因此推广效果不佳。而金融科技的出现,为小微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信用评审的方式出现了改变,机构可以通过网络行为,而不仅仅是像过去用个人的职业、收入和资产等进行信用评估。
倪荣庆说:“这使得很多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充足资产的人群有机会获得低门槛的金融服务。同时,网络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水准的提高,也降低了人力审核的成本。用户也不需要提交特别多的材料就可以实现小微贷款。”
倪荣庆向记者展示“平安普惠”app页面。亚太日报记者黄夏歆摄
借力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的贷款流程和申请手续大为简化。倪荣庆介绍,平安普惠非常重视金融科技的研究和尝试。为了简化传统贷款流程并省去繁琐手续,平安普惠推出互联网贷款产品“i贷”。借款人申请时,只需要通过手机APP发起贷款申请,无需再提交任何资料。平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在后台获取客户信息,然后审核授权,最快3分钟就能完成所有流程放款到账。2016年该产品每月新增客户逾30万。截至2016年11月,平安普惠的贷款余额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市场巨大但充满挑战
据平安普惠的数据分析,到2015年底,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28万亿,其余非银行贷款包括小贷公司、P2P市场等贷款余额约为1.4万亿,在所有贷款额度中占比不到5%。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非银行贷款则占比50%,其他国家为至少30%-40%。倪荣庆认为消费金融作为一项政府支持发展的业务,未来市场规模巨大,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到达52万亿左右,非银行贷款的比重也有望达到20%。
倪荣庆接受亚太日报记者专访。亚太日报记者黄夏歆摄
但倪荣庆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市场也充满著挑战。首先,传统的金融模式以金融数据行为例如资产负债、还款、违约情况来判定一个人的信用情况,但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新信用判定方式的可靠性仍然存疑。其次,金融科技改变了数据的使用方法,如何让个人隐私在互联网状态下合法使用,是目前行业中遇到的一大挑战。第三,新的个人信用数据体系监管尚未建成。过去只有央行能建立信用数据体系,而这一系统普通商业企业无法介入,但在小微金融中会出现一些重复借贷、欺诈性行为,这些数据亟需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整合。
“大数据”的风控是成功的基石
目前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只有人行征信报告,其中大部分也只覆蓋了银行贷款、信用卡以及部分小贷公司中的贷款信息。倪荣庆认为,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让整个行业成长起来,必须要加强征信体系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建设,而“大数据”的风控是成功的基石。
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激烈,除银行外,很多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倪荣庆表示,中国市场十分巨大,需要不同公司从不同角度共同推动“大数据”的发展。他说,现在信息处理的核心是风控管理,即多元信息的处理问题。金融业务中线下的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线下金融信息与线上信息结合,是目前所有金融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