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总裁兼CEO刘世高博士专访】致力于患者可负担的肿瘤新药创新
“
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但肿瘤患病比例却高达40%,且死亡率较高。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有效药物,但因为药物可及性及经济原因等因素,很多患者无法接受更好的治疗。近日,本报采访了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复宏汉霖)总裁兼CEO 刘世高博士,请他就复宏汉霖在改善中国肿瘤患者抗体新药的可负担能力方面采取的多项创新性举措进行了经验分享。
”
刘世高博士
立足国情,聚焦肿瘤新药开发
复宏汉霖目前主要聚焦在单克隆抗体开发方面,目前单克隆抗体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尤其是肿瘤。刘世高博士指出,慢性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因此对药物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单克隆抗体因其具有高度靶向性,副作用较低,患者长期耐受性较好。他表示,中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药物可及性及患者经济因素往往导致患者无法接受更好的治疗。很多新药在国外上市很久后才会在中国上市,一旦上市后药价也较高。为满足中国患者对质优价廉的肿瘤药品的需求,复宏汉霖决定将重点放在肿瘤单抗新药的开发上。
长期战略+人才+管理,复宏汉霖有资本“精雕细琢”每个产品
拥有长期战略规划是复宏汉霖的特色,这也是复星医药持续不断投资复宏汉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长期战略指导下,复宏汉霖吸引了多位国内外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等各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刘博士强调,人才带来质量、技术和管理。复宏汉霖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通过制定多项激烈政策,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潜力。刘博士表示,拥有长期规划+人才+管理,使复宏汉霖有资本“精雕细琢”每个产品,能为更多中国患者提供负担得起的新药。
以为患者提供“可负担”的药物为初衷进行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刘继高博士提出“患者可负担的创新”的概念,强调复宏汉霖的创新是建立在让患者负担得起的药物价格基础上的创新。他主要分享了复宏汉霖在提高药物开发成功率、控制研发和生产成本方面的经验。生物药从临床Ⅰ期研究到上市,成功率比较低,巨额研发经费导致新药高价。复宏汉霖针对既往验证过的靶点开发新抗体,成功率为70%,使新药药价显著下降。控制研发成本上,复宏汉霖拥有一个自主性强、高产出率的研发团队,且尽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显著降低成本。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复宏汉霖采取多种措施,如使用高表达的细胞株、用自己的培养基、使用一次性生产技术等。他指出,一次性生产技术可以降低约50%建厂成本,增加生产批次,且降低交叉污染风险。刘博士透露,他们未来还会不断使用新技术提高药品产量和质量,减少人工干预,降低成本同时,还能避免出错。
目前,复宏汉霖已申报13项临床研究申请(IND)和11个临床批件,其中包括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生物改良药。
“患者可负担的创新”降低联合治疗花费,同时使复宏汉森在医药市场上进可攻退可守
刘博士指出,未来肿瘤治疗仅靠单一药品肯定不够,需要多种药物联用。但肿瘤患者使用一种抗体花费已经巨大,两种抗体联用则更无法负担。所以,可负担的创新其实是实现联合治疗的重要基础。此外,在市场战略上,可负担的创新让复宏汉霖“进可攻、退可守”。复宏汉霖开发新药时,即秉持能优于原研药的初衷。如果临床试验证实新药优于原研药,那么该药则能进军欧美市场。如果临床试验发现该药与原研药疗效和安全性相似,那么则可退守中国市场。并且可以通过价格优势与原研药竞争,在保证药物疗效、安全性的同时,能给中国患者带来更多获益。(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