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雨医生和滴滴医生说开去

从春雨医生和滴滴医生说开去

今天移动医疗领域有两件事被刷屏,一是2015年5月份的一篇“论春雨医生的倒掉”文章阅读量瞬间过10万+,另一个是阿里健康+滴滴打车+名医主刀共同推出的新模式“滴滴医生”正式开始接单。前一篇是春雨医生刚刚推出线下诊所时的市场分析,后者则是他们三方共同推出的一个营销活动。

先说春雨医生

数据方面:春雨医生成立于2011年7月,创始人为张锐、曾柏毅、李光辉。发展到现在已然是移动医疗领域公认的第一梯队成员。在其四周年的时候放出的数据是:用户6500万,公立二甲医院以上的注册医生20万,留存健康数据7000万条,每日在线问诊量11万个。

业务方面:春雨医生从成立之初就主推“自诊+问诊”业务;2013年10月,春雨医生开始尝试智能化服务,推出了病患自查的智能搜索引擎;2014年1月,春雨医生尝试收费模式,开通会员制问诊;2015年4月推出“空中医院”,主推医生主导的个性化服务;2015年5月,宣布开设线下诊所,预计2015年底达到300家;2015年6月,和京东云合作,为在京东首发的智能硬件提供数据分析解读服务。

融资方面:2011年11月,春雨医生获得蓝驰创投300万美元投资;2013年3月获得贝塔斯曼亚洲基金、蓝驰创投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4年8月,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有中金公司、盾安集团旗下如山创投以及淡马锡旗下兰亭投资、蓝驰创投投资。

这当中质疑最大的莫过于其“线下诊所”的布局,上文提到的文章也是在这个时间点写的。文中拿于莺的诊所做参照,说建一个诊所的价格在千万级别,创业公司没有这个实力做。而据了解,春雨医生的模式和自建诊所完全是两个思路。春雨医生实际是和医院合作,在医院里设一个诊所做O2O的落地。换句话说,这种模式只需要博得医院的合作意向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春雨真正大量的资金实际投在了营销上。

据了解,春雨医生选择合作的医院大多是资质过关的民营医院,其中一个要求是可以接入医保。对于这些名气不大的医院来说,能够获得来自春雨医生线上的用户和医生资源对于医院流量的带动有正向作用。因为春雨医生的诊所仅仅负责问诊的部分,而一旦涉及医药和住院方面的事,就需要进入医院,而可以接入医保也可以使用户更愿意就近直接到合作医院就医。而对于用户来说,可以获得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就诊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用户粘性。至少从理论上,这种模式是可以说的通的,但这种轻模式能否为春雨医生的盈利能力说上一个好故事还存疑。

再来说滴滴医生

从10月15号开始,阿里健康、滴滴快的和名医主刀就开始为周末上线的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的“滴滴医生”造势。首批合作的医院包括北京和睦家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新华医院、华山医院、德济医院,杭州绿城心血管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医院。和滴滴专车一起送上门的还有2000个药箱。

这本来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营销。滴滴快的的老对手Uber早已深谙此道,但这一招进入中国的医疗领域还是引起了一片惊呼和质疑。围观群众纷纷表示“以后再也不用排队去看医生了”“有了滴滴医生,还要120干嘛”。事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乐观,因为这本来就是一场营销而已,即使三方面都表示会把这一业务持续做下去,那也只是一场“持续的营销”而已。

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多点执业并未完全放开,自由执业还很遥远,除非特殊情况,在患者家里就诊本身就是违法,反过来说,如果不是就诊而是“聊聊天”,那对于患者来说并没有实际的价值; 二,三甲的好医生时间非常紧张,一天十小时的工作强度,极少人会选择做上门服务,而愿意去的医生大多是二流医院的专家,在医院里无法得到“价值体现”,选择到外面赚点“外快”,这类医生本身也很难得到患者的信任; 三,我们且假设这种模式可以成立, 但盈利的问题无可避免,上门成本高昂,如果没有对应的盈利模式很难持续,但在医疗行业谈盈利又极为敏感,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众多群众的“口水战”中。

总结来说,目前滴滴医生最好的买单者是企业。毕竟,相比较其他的营销模式,这可能是性价比和口碑俱佳的一种。

说回创业创新

中国现在从国家到基层再到媒体都在鼓励创业创新,几乎达到了全民创业的程度。但说实话,真正有创新的没有几家,而少量有创新的企业境况也并不乐观,要么被过分打压,要么被无端吹捧。春雨医生和滴滴医生的境遇分别诠释了这两种情况。

马云说外界看待创新型企业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看不清、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不论是春雨医生还是滴滴医生,都是移动医疗的创新典范。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看不清的阶段不妄加评论,在看不起的阶段反思推敲,在看不懂的阶段多方了解,不要等到来不及的阶段才追悔莫及。

本文作者东瓜,亿欧网专栏作者;转载文章请务必注明“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此观点赞同或支持。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