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家李碧菁:在中国创业的美国女孩

和睦家李碧菁:在中国创业的美国女孩

5月15日,和睦家医疗创始人兼CEO李碧菁女士“空降”央视《对话》栏目现场,“我们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赚快钱,而是做一个对的事情。”一句话道出了和睦家在中国成功运行十几年的关键。

李碧菁创立中国第一家外资私立医院和睦家,并用了18年把它做成知名品牌。但李碧菁希望更大更强,她决定与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复星集团携手。节目现场,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坦言:选择和睦家,是它背后的创业故事感染了复星。

美国女孩的创业梦:180多个公章的故事

1976年,李碧菁哥伦比亚大学MBA毕业,就职于美国一家大型制药公司。其间,她一直建议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两年后,她等到了机会,SOBIN CHEMICAL 公司获准在华开展包括医疗器械代理在内的业务。1979年,李碧菁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一年她24岁。

看到中国的第一眼,现实与想象的巨大差距还是让李碧菁目瞪口呆。走遍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她决心弥补这块空白——将美国先进的医疗设备带进中国。1981年,SOBIN公司被收购,她和一个同事——美国姑娘李琼玖(Elyse Beth Silverberg)揽下了医疗器械代理业务,开始创业,而且取了一个很对中国人胃口的名字——“美中互利”,意思就是“希望美国和中国互相有利”。

在中国的头10年里,李碧菁一直致力于帮助中国医院引进医疗设备,帮助和创造中国医院与国外在医疗器械上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不过,在医疗事件中,李碧菁发现中国的患者对医院还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包括就医的环境、服务的水平和安全条件等等,所以当时她就考虑:如果患者愿意在医疗保健上花更多的钱的话,是不是可以给中国消费者一个更多的选择?

然而,当时毕竟是要建立国内第一家外资综合私立医院,困难可想而知:一层层审批下来,在和睦家的成立许可文件上,一共盖了180多个公章。1997年8月北京和睦家医院成立。两年后,年门诊量就达到3.7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600万美元,医院达到盈亏平衡。和睦家在国内的布局也在不断加速,今天已发展到在亚洲范围内的6家医院、14家卫星诊所和新的4个在建项目,现在中国,和睦家已经成为了国际高端医疗服务的领航者。

和睦家的特色:对患者无处不在的关爱

发展至今,和睦家拥有了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500人左右的全职医生,以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等多位国内顶级专家领衔的顾问团队以及800多人的高级护理团队。当然,在国人心中,和睦家做得最出色的还是妇产科。在这里,关爱从孩子开始。

在访谈节目现场露面的还有一位和睦家的“明星”,陪伴每一位来这里看病的孩子:她身穿护士的紫色工服,还佩戴了和睦家医护人员的工卡。上面不同的颜色代码提醒着每一位工作人员:患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李碧菁女士笑着说:“我们希望这些‘代码’永远用不到,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服务单位,必需做好准备,为了你的患者想到一切。”

除了全科医疗服务及各项专科外,和睦家还提供家庭医疗服务,从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疾病诊断与治疗,到后期康复,让病人足不出户就享受到高质量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一切只为让生命更美好。2001年,和睦家医疗集团发起成立了和睦家爱心基金,并每年向基金捐赠相当于年收1%的医疗服务,为需要救助的孤残儿童和成人弱势群体提供可挽救其生命的医疗服务。……2015年6月,“和睦家—马布里青少年康复救助项目”在北京成立,旨在帮助因家庭经济原因无法享受康复服务的青少年恢复正常的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志趣相投和睦家结缘复星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了融资,1994年李碧菁带着美中互利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10年后,在公司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通道时,美中互利完成了私有化并退市,和睦家医院的医疗服务成为了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更重要的是寻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投资伙伴—复星医药和TPG。

在《对话》现场,李碧菁也透露了当时被收购的一些细节。从最开始的“害怕”到真正接触,李碧菁渐渐打消了对这个投资方的疑虑,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发展理念:“医疗回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赚快钱。”

复星作为股东,给和睦家的运营提供很大支持,但是不参与管理。而且,他们和另一个大股东TPG给和睦家的资产投入,有利于和睦家更快的发展。2014年私有化以来,和睦家已经在青岛新开了一家医院。随着市场布局的渐次展开,李碧菁表示,“我们可以保证无论你到和睦家哪一家医院,服务质量都一致,病例都可以调出来。”

2016年1月29日,和睦家医疗董事长李碧菁女士荣获2015年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组委会这样评价李碧菁︰从单纯引进到适应中国市场的主动创新,她用30年谱写了一个美国大妞波澜壮阔的中国梦。在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李碧菁也为中国医疗改革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榜样。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