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的杭州故事 | 华东医药李邦良,古稀之年新目标:2019年进军医美行业

民营经济的杭州故事 | 华东医药李邦良,古稀之年新目标:2019年进军医美行业

“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

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杭州已吹响新时代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号角,

这座城市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家,

他们写就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杭州故事”。

即日起杭州市网信办和都市快报推出

“民营经济杭州故事”。

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

看他们如何用智慧、勇气和汗水,

大力书写着杭州经济的未来。

第一篇:华东制药和李邦良的故事。

你必须不停地奔跑

才能留在原地

李邦良(中美华东制药董事长)

拱墅是杭州的工业重镇,云集了杭一棉、浙麻等一批大厂。 物境变迁,但是,莫干山路866号却一直没变。

26年前,这里就是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的总部,一直到现在。

而这26年来,李邦良一直是华东制药的“掌舵人”毕业于南京华东工程院学,曾专攻火箭弹制造的李邦良,是怎么在起起落落的经济大潮中,把从一个原料药厂转型成制剂大厂,把一个“百令胶囊”做成了年销售20多亿的“利润奶牛”,成为手握口服降糖药“卡博平”等王炸的行业龙头?

在有一年的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李邦良曾引用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红桃皇后说过的一句话:“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也许,正是这种奔跑精神,让他带着华东制药,一路前行,一路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个辉煌。

第一次转型

用了25年才转型成功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美华东制药成立25周年。国家进入新时代,中美华东制药也进入25年再出发的重要转型期。”李邦良说。

转型有多重要?在中美华东制药的内部文件封面上,赫然印着:2018年全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转型!转型!转型!

李邦良说,转型都是艰苦的,公司的第一次转型是“93转型”,用了25年才转型成功。

1992年,李邦良走马挂帅,成为华东医药的厂长,“当时我们生产土霉素、庆大霉素、螺旋霉素三大原料药。之后卖给民生药业,民生压成药片后卖到国内或国外,市场上没有华东的产品。”

1993年,眼看着产品要亏本,市场价格下跌,李邦良有了被逼上梁山的感觉。他决定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市场营销,并对华东医药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成立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公司开启了新征程。

这一年,公司推出“百令胶囊”(发酵冬虫夏草菌粉),这是华东医药历史上第一个中药创新药,也是目前少数单产品年销售额超过20亿的中药一类新药。

“为了顺利启动转型,我专门跑到当时医药局局长面前,立下军令状,三年转型不成功则下台。”说起开拓市场的情景,李邦良仍历历在目。

第二次转型

抢人才抢技术抢产品

2018年的第二次创业转型,华东要从一个制剂大厂向以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医药工业企业转型。

如何再次转型?李邦良说,“三抢”是关键——要抢人才、抢技术、抢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抢人才。

“我们每年会拿出3000万资金用于培养与引进优秀人才,尤其要创新成熟型人才,按照计划,企业每年将招聘10名博士生。”李邦良说,从2018年开始,人力资源部重新修订了公司人才招聘政策,本科、硕士、博士分层次招聘与培养政策,人才福利政策。

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中美华东制药也尝试与外部专家进行合作,并建立院士工作站。

公平的竞争环境

就是一流的营商环境

“2017年可谓是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7.1级大地震,一年中密集出台了很多推动改革的政策,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中美华东制药的转型策略,正源自对政策的深度解读。在中美华东制药内部,专门有一系列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系列报告,全公司近万名员工,人手一册。

在国家政策鼓励用药的三个方面,中美华东制药都已经迈出了步子。

另外,2019年,中美华东制药还打算进军医美行业,目前已收购英国的医美公司。

李邦良说,“我们未来研发的医美产品,可以跟很多医美行业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对我们来说,这些互联网平台就是我们新的营销渠道。”

李邦良补充道,杭州的产业多元化,互联网发展迅速,这也说明了杭州的营商环境非常好。

李邦良坦陈,拥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就是一流的营商环境,不管你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不管你是民营企业还是国企,大家都能公开、公平地竞争,这就是对企业最大的爱护。

1992年,中美华东制药只是医药行业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短短25年,能一跃成为行业排行前十、净利润近20亿元的领头羊,恰是受益于杭州这片营商沃土。

据说每一位华东员工,手里都有一本“员工手册”,在这本手册的扉页上写着:“生活在变,梦想不变;脚步在变,远方不变;行程在变,前程不变。”

资料/市网信办、都市快报

编辑/陈阳希

版式/陈阳希

最新评论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