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良与国酒茅台的不解之缘

季克良与国酒茅台的不解之缘

在近50年的时光里,茅台与季克良慢慢交融在一起,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茅台也成就了季克良。他成为茅台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在茅台酒厂的悠悠岁月中揭开了茅台酒的神奇工艺之迷,成为了世界级酿酒大师、著名的白酒专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峥嵘岁月敏于行

俗话说"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的贵州, 对季克良来说是陌生之地,他千里迢迢从家乡南通到了遵义才发现不能马上去茅台,因为前往的客运车辆3天才有一班,因此他只能再等两日。

第二日午后,季克良见饭馆有零卖的茅台酒,3元6角钱一斤,于是买了一杯来尝。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喝茅台酒,也是第一次喝白酒,虽然他家里是做米酒的。

季克良回忆说:"不辣,香味比较浓,吞进去之后,像一条线一样热流下肚,好喝。"

第三天到达茅台镇后,季克良本想乘公交车将随身带的书啊衣物箱啊运走,却招来镇上居民的一片轰笑--哪来的公交车啊!好在请到一位拉板车的师傅,总算将行李送到厂里。

季克良花钱买了两碗板栗红烧肉,算是给自己接了个风。

到达茅台酒厂的当天晚上,他住的房子被小偷"光临",委屈、担心、恐惧、失望,诸般情绪涌上心头。后来还发生整月的饭票丢失事件,是工友们二两三两地给这个外省小伙子凑饭票,有的工友送来他喜欢吃的红苕,让季克良在艰苦的青春岁月里度过面临饿肚的一关……

清代诗人张国华曾留下"一座茅台旧有声,糟丘无数结为邻"的名句。

其实50多年前的茅台镇仍是人烟稀少,酒厂厂房陈旧,住宿也极为简陋。

当时的茅台酒厂处于低谷期,年产量只有200多吨,年亏损80多万元,一共有300多名员工。生产用房是低矮的砖木结构,还有很多是闲置的,几乎没有机械化,还保留了一些解放前的设备,比如很老的蒸酒甑和冷却用的"天锅"。

关键的是在季克良的江苏南通农村老家,亲生父母、养父母、几个哥哥姐姐,都需要他这个有工作拿工资的人接济。

那时的季克良常常陷于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之中。

1967年,养母病故,季克良忙从茅台镇往回赶,5天5夜才到家,可养母却已盖棺。季克良泪流满面,长跪不起。

回到茅台后他就递交了第一份申请,希望调回江苏。前前后后申请书一共写了20年,直到家中最后一位老人养父谢世,也没能离开茅台回到故里。

贵州省领导到茅台考察,拍着季克良的肩膀说:"老季,委屈你了!"当时季克良担任厂里的生产科副科长,被领导的关心所感动,也更理解厂里实在离不开自己,于是他潜心努力、奋发图强、踏踏实实一直干到鬓发全白的古稀之年。

从进入茅台酒厂的第一天起,季克良就被茅台神秘的酿造工艺所吸引。

"敏于行而慎于言",季克良办公室内的这幅字即是他的人生写照。他与工人一同劳动,投料、蒸煮、制曲、堆积发酵……每个酿造工艺环节都虚心向老师傅学习。

季克良说:"我虽是学发酵专业的,但没有酿酒实践,都停留在书本上,学校教材里关于茅台酒的介绍特别简单,且实际操作完全与书本不同。我当时说,在茅台酒厂没有干上10年就没有发言权。第11年的时候,我当上生产科的副科长才开始说话,对茅台酒才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季克良曾给母校的副院长写信,说出教科书上关于茅台酒的多处错误,回复是:茅台酒工艺特殊,鲜为人知,是参考其他资料编写的。

1981年11月,中国工业微生物工程奠基人陈陶声教授说,在世界发酵工业方面,许多项目为日本领先。

难怪季克良在茅台酒厂颇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之感,但"江南书生"季克良还是抱着继承好传统技艺的想法,与同事们认真总结整理茅台酒科研成果,创作的论文《我们是如何勾兑酒的》在全国首届白酒技术协作会上宣读,回答了为什么要勾兑和如何勾兑的问题。

这在当时国内尚属首次,是中国白酒生产工艺史上第一次形成的科学理论,对国酒文化作了深层次阐述,在全国白酒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中国酿酒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国酒全才创业路

白酒行业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第一品牌茅台,其特点是"幽雅细腻,酱香突出,协调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

上世纪八十年代,季克良总结出了茅台酒酿造工艺10大特点,得到世人的广泛认知和白酒行业的一致好评。

1983年,季克良担任茅台酒厂厂长,第二年茅台酒蝉联国家最高质量奖--金质奖。

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曾讲,"季克良是个全才",一线生产工人则说,"他每个生产流程都和我们干过,那老头什么都会,你瞒不倒他的。"

季克良在中国白酒行业中的权威地位不可撼动。

曾有好事者同时拿出七种白酒倒在杯子里让他鉴别,他分别摇晃每只杯子,闻一下抿一小口,就说出这七种酒的名称、产地、原料等,惊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望着他鹰钩形的鼻子称赞:"天生对白酒充满奇妙嗅觉!"亦恰如与季克良同为南通人的书画大家范曾所题: "心悬天地外,兴在一杯中。"

老"季"伏枥,志在千里。季克良对茅台酒品质和文化看得远爱得深,说:"以酿给母亲喝的酒为出发点与标准,就是茅台酒始终坚持的基本道德诉求。"

季克良撰写了《提高酱香型酒质量的十条措施》,还提出《提高茅台酒质量的九条经验》,"茅台酒有三个'一流':品质一流、保留民族文化精粹一流、受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也是一流。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模式,要保住国酒的地位必须要确保其品质。只有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来对待,才能保证茅台酒百年不衰、继往开来。""茅台酒坚持质量铁律的'四服从原则'即: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质量第一,铁律千古不变!"

这些集历史感、荣誉感、文化感于一身的话,在后来被证明具有划时代意义。

2006年国家公布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酒茅台传统酿造工艺榜上有名。

"今天的茅台酒被誉为中国高端白酒第一品牌,未来还要向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冲刺。"在季克良领导的茅台酒厂的带动下,整个贵州酒业进入鼎盛阶段,1994年,在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茅台酒又荣获国际特别金奖第一名,牢固地确立了其最高贵品质、世界名酒的地位。

但是到了1998年,对茅台酒厂来说可谓"转折之年"。这个时期,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和山西假酒案,中国白酒销售进入了萧条时期。

"过去我们只要有开票的、收钱的、发货的就行,不需要跑市场。那时茅台酒厂车水马龙,排队的人多得不得了。但到1997年和1998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门可罗雀,没有人来了。"季克良回忆道。

当时他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于一身,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98年7月,茅台酒的销售额只完成全年任务的1/3。

季克良意识到,救茅台酒只有一条路,就是改变观念和营销方式。

他在中层干部里挑选人员,组成销售队伍,派他们外出了解市场情况,找新客户。

他说,茅台必须要有自己的营销队伍,才能把握市场脉搏,改变命运!最后5个月,公司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1999年底,茅台酒厂联合其它八家企业创立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茅台酒厂踏上了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集团化运营的道路。

凭着国酒茅台的品质魅力和季克良的人格魅力,他被选举为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贵州茅台"股票也顺利上市。

季克良以书法总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樽前酱香含金高

2003年,茅台酒产量首次突破一万吨,这也是当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茅台的期望。在产量突破万吨举行的庆祝活动上,季克良感慨万千,"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产量上去了,且丝毫不减茅台酒酿造工艺这一白酒行业"活化石"的"酱不露头"、含蓄丰满的独特风格。

季克良说:"茅台酒应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蒸馏酒","离开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茅台上空的微生物群是无法复制带走的, 没有任何生化手段能测定和捕捉这种传奇生物。

"其它白酒高粱用的是80%,小麦差不多20%,但茅台不一样,茅台是高粱占48%,小麦占52%,小麦比高粱多……茅台要五斤粮食才能够产一斤酒。"

茅台酒是纯粮固态发酵酿造,不添加任何香味物质纯属"自然香",是由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构成的"复合香",茅台的浓郁芳香从远古而来,季克良的"人文之道"铭记在心。

而"浓香型酒的主体香型是己酸和己酸乙酯,由于发现了这个,浓香型酒通过加香精加水来勾兑,产量就比较高。而茅台酒是不允许添加任何物质的。"

"茅台酒都是原汁原味勾兑,什么都不准添加,连水都不准添加。"

为保护酱香型这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规定禁止勾兑酱香型酒,这就是茅台不但成为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并始终保持国酒文化深厚底蕴的原由,也是笔者酷爱喝原汁原味的酱香型酒的缘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题词:"茅台酒是有生命的",真是说到点子上。

"茅台酒的香气成分有900多种","茅台酒蕴含的微量元素达1000多种,这是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外国名牌蒸馏白酒都无法相比的。

"茅台酒空杯留香持久,可以说"比法国香水还要香"。

季克良大概特别欣赏宋代文学大家欧阳修说的 "人生何处似樽前",才把这句话放在茅台酒厂大型画册《国酒文化城》文字的第一页。

他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即使退职后只要人在茅台,早晨的品酒会一天都不会落下,酒体是否丰满,滋味是否协调,回味是否醇净悠长,是他最最牵挂的。

2012年3月,他回忆说:"从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茅台一直工作到现在,已经有48年,喝下去的酒估计两吨吧!"

对于坊间传闻,他喝下的茅台酒市值300多万元,季克良笑言:"这个账不好算,我进厂时茅台才三元六角一斤,而且当年还亏损了84万。"

那时他月工资四十二元五角,可买一箱多茅台酒。季克良介绍说,茅台酒厂历史上曾经亏损过十余年,一直到1977年以后才开始好转。"我工作前是不喝酒的,我父亲的工作是煮酒但他不喝酒,我的子女也不喝。"

季克良表示,"请大家不要笑话我喝了多少酒,我喝酒是工作需要。做酒的不懂酒怎么行?我们品酒是为了工作。"

"我用鼻子品酒是因为自身酒量小,靠嘴巴鉴定恐怕早醉了。"

为了保持嗅觉的灵敏度,季克良一直遵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酗酒、不抽烟、不熬夜、不吃辛辣食物,或许这也是季克良年过七旬,却未"大肚便便"的一大因素。

茅台酒生产周期较长,每年重阳开始投料,同批原料要历时一年,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经三年以上存放,最后"固态纯粮发酵原酒勾原酒"。

每一滴茅台酒都"道法自然",用最好的种子、最好的有机肥料、最好的制曲师、最好的酿酒师、最好的技术人员、最好的监测设备,以及独一无二的微生物环境,环环叠加,"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成品酒方能包装出厂。

整个过程耗时至少五年。酱香酒的浓度53度,为酒精和水缔合最牢固的浓度。

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说:"茅台酒是中国最贫穷省份之一所酿造的酒品,经过上百年的文化酿制,击败所有酒种,擢升为华夏民族最昂贵的奢侈饮品。这也是茅台酒含金量最高的缘由。"1997年,轻工部有位领导问当时任茅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季克良有多少工资,季克良让他猜,他说,起码30万元。

季克良说,一年不到3万元。那位领导以难以置信的口吻说,你的工资如此之少,令人惊讶,季克良呵呵一笑说,你的估计如此之高,也令人惊讶。

无私奉献、无畏开拓,眼睛里只看重茅台酒酿造工艺、国酒文化的季克良却认为,永远追求技艺上新的高度,"大品牌有大担当",才是让他最感满足的生命状态。

季克良常说:"没有茅台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工资收入比没有钱的人多得多,比有钱的人也少得多"。

茅台的产业是一个有深厚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传统产业,从汉武帝"甘美之"的蒟酱果酒到清末"酒冠黔人国"的茅台烧春,经历了岁月长河历史变迁和升华。

茅台酒厂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虽说先有茅台后有季克良,但季克良的研究成就了茅台。季克良著有《白酒的杂味》、《茅台酒的电导与老熟》、《茅台酒风味及其工艺特点》、《酒业发展辩证法》等高质量论文,是实现国酒茅台科技研究、文化积累、营销开拓、跨越式发展的奠基人。

茅台酒蝉联历次国家名酒评比之冠而誉播九州,先后十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名列全国十大驰名商标榜首,多次伴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跃于重大的外交、政治活动,周恩来总理把她指定为国宴用酒,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她作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国际友人,并因此被尊为国酒,被誉为外交酒、政治酒、友谊酒。

高大的周恩来总理的塑像屹立于茅台集团总部办公楼广场,基座石刻"国酒之父",足见国酒人对总理的敬重。

品重天下香万邦

"杏花烟雨风骨,乌蒙磅礴气势。"

在茅台酒厂,人们用这样两句话形容心细胆大、有魄力、骨子里儒雅谦和的"国酒教父"季克良,他的每根银发都是百年茅台的历史见证。

季克良坦言,"我的命运已紧紧和茅台联系在一起,赶也赶不走了!"。

他独守一隅,守的就是茅台始终为国酒第一品牌的根基:质量!

莫斯科大学教授马斯林说,世界很少有一种酒能像茅台这样有如此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一位作家赞颂: 茅台酒浓缩了中华民族对技术美与艺术美的高度完美的和谐统一,在中华文明中树立了一座文化的丰碑。

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茅台酒,正受到主流精英阶层的更多关注。

正如画家刘海粟为茅台酒厂题词:"国酒天香,香飘万邦。"中国第一代酿酒大师、"国酒掌门人"季克良2011年4月6日在《江海大讲坛》上说:"建国后,茅台酒在全国五次评酒中蝉联第一,并多次荣获国际金奖,犹如中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飘香的名片,将中华酒文化的魅力和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了世界,让其了解中国、中国文化"。

季克良1964年进入茅台时仅是年产不足千吨的小作坊,1983年进入管理层,参与执掌茅台20余年,2011年10月季克良从董事长的任上退下时,茅台酒产量达到了3万多吨。

季克良深情地说:"没有茅台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茅台成就了我的价值。"

2013年,季克良说到与茅台的历史因缘,1939年4月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登了一篇茅台的广告,就是不卖假酒,假酒要十倍的赔偿。

他动情地说,诚开金石,信步天下,"我是为茅台而生的人"。

2014年,季克良回顾自己在茅台酒厂50年时高兴地说:"我坚信茅台的明天会更辉煌!"

茅台酒的品质和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早已有了崇高的信誉,季克良自己也成了国酒中的"年份酒"。

季克良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从中国古代的屈原、范仲淹到现代的焦裕禄,到西方国家的华盛顿,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最具贵族精神气质的人,其典型的精神价值在于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这种精神应该是永不过时、永不被遗忘的。"

当人们来到贵州茅台镇,穿过中国古典城楼式建筑 "国酒门",参观1997年建成的、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茅台中国酒文化城,国酒文化艺术之古风迎面扑来。

2014年,英国王子参观茅台集团和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成为中国白酒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

诗人贺敬之激动地说:"你游遍世界名胜,却不到贵州的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欣赏一下她的风光,那简直就是一种错误了。"

再登上东侧的那有7层楼高被誉为"天下第一瓶楼"(茅台酒瓶形)远眺遐想,赤水河永远是洁净迷人的"美酒河"。

河水环绕中的茅台给予季克良的太多太多,同时,他对茅台的贡献也很多很多。"茅台香自苦寒来",功成名就的季克良集东部大海的广阔和西部大山的深邃,永远像那陈年酱香馥郁的茅台酒,深刻而隽永,达到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

2015年3月,季克良出席"工匠精神定制蓝海--首届国际酿酒大师定制酒峰会暨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项目发布会",被聘为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名誉馆长。

在茅台工作了51年,劳苦功高的"季老爷子"于2015年8月退休了,虽然他对媒体形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打小牌、带小孩、打小球、喝小酒",最后一个字,还是落在了"酒"上。

但我们看到的是其内心深处博大的胸怀:"茅台是我一生的主题,酿造国酒就要对它负责一辈子、一百年、一千年!"半个多世纪里,他的每个细胞里都浸润着茅台的醇香。

季克良如沉稳优雅的茅台酒一样,为家乡南通、第二故乡贵州和世界所敬仰,因为高尚的季克良和高贵的茅台酒一样--品重天下!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