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力岩:做好课程建设 办好学前教育

霍力岩:做好课程建设 办好学前教育

2018年6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华夏前程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幼教年会西部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成功召开。

中国网学前教育频道与西部网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力岩进行了专访。

中国幼教年会西部峰会媒体专访--霍力岩

记者

大家好,这里中国幼教年会西部峰会的访谈现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力岩女士。我们知道,要办好学前教育,离不开课程建设。结合本次西部峰会,您能否跟我们聊一聊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以及课程建设的发展状况?

霍力岩

办好学前教育,不是简单的六个字,而是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党的十九大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殷切期许。如果说学前教育是我们国家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话,那办好学前教育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为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进行的战略部署。

在我们进入到要办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前教育体系的新时期,办好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背景作用与指导意义。它是我们课程建设的背景,具有价值意义,指引了未来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结构意义。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样结构的教育才是好的学前教育。它也让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样的路径展开的学前教育才是好的学前教育。

同时,办好学前教育它也具有评量和评估的意义。因为什么是好的学前教育不是由某一个人说了算,不是由某一个评量机构说了算,而是需要一个与价值、立场、结构、路径相匹配的学前教育评量系统。所以,办好学前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时代的布局,也是对课程建设的一个战略性的呼唤。

记者

办好学前教育到底是什么,学前教育和课程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霍力岩

办好学前教育离不开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至少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一个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的课程建设。办好学前教育离不开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好的学前教育实际上就是幼儿园提供给孩子们的教育。而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它是需要有课程的,虽然幼儿园的课程和中小学的课程不一样,幼儿园的课程是游戏化的课程,是活动性的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里边把大块的时间花在活动上、花在游戏上、花在经历和经验上边的活动。

而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活动、儿童的经验常常不是完全自发的,它离不开情境,离不开老师的支持,它离不开小伙伴之间的戏耍之后相互的观察、相互的模仿、相互的学样,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观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儿童在幼儿园里边的课程是游戏式活动,但是游戏和活动它一定是有意图的,是有我们教育工作者设计的意图在里边的。有意图的游戏,有意图的活动,有意图地让儿童去经历的经验就是课程。

办好学前教育,当然离不开幼儿园里赋予了老师意图的儿童游戏、儿童的活动和儿童的经历经验,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办好学前教育离不开课程建设。

记者

您刚才谈到了课程建设的一些意义,那您觉得,在未来,课程建设具体需要做哪些事情?

霍力岩

课程建设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实践,它需要两者的紧密配合,或者说是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互相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来说,课程建设首先必须明确价值取向,比如说我们是中国的幼儿园,促进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这样的教育方针,我们国家关于教育应该立德树人这样的战略部署,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我们应该考虑文化根基,今天西部峰会主要讨论的就是文化与课程的问题。文化实际上是课程的根基,课程的根基非常重要,它关乎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形态,关乎我们培养的是有中国心、有中国血脉、有中国精神的中国公民,还是培养的是接受了西方价值渗透的人。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说到了文化自信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应该从文化根基上、从文化底蕴上、从文化染色上,让我们不仅仅流的是中国人的血脉,而且要让我们流淌着“我们都是中国人”的精神传承。精神基因方面也非常重要,所以今天我也在会上特别讨论了,一定要建构有中国文化基因的课程问题,这是课程建设中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下来要谈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课程建设的目标。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关乎目标或者说奠基了目标。今天我们要培养的人到底是为我们中国培养的还是培养了一些忘却了国家意志的人?我们今天要培养的人是有中国文化底色的还是接受了西方文化浸染的人?跟我们接下来谈的这个目标问题紧密相关。

实际上在今天这个时候,我们讨论课程的目标,又有特别的意蕴。因为以前我们比较多地讨论的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说的是内容而不是目标。我们今天从立德树人的这个角度重新去定义我们的目标,重新去具体化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课程建设才有往下走的可能性。我们常说纲举目张,这个目标实际上就是纲,纲举了以后,课程内容才能张开,课程路径才能够展开,目标是重中之重。

关于目标,我还要多说一点。以往我们的目标往往偏于宽泛,它不是目标,不是眼睛可以看到的,不是我们打靶的时候中间那个十环的原点。目标一定要明确,一定要具体,一定要是打靶的时候用眼睛看着的那个靶心,而不是整个的靶子。

第四个问题就是课程的内容问题。我们现在建构幼儿园的课程,按照国家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常常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我自己觉得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我们进入到新时代以后,像刚才讨论的文化底蕴的问题,应该进入到课程内容之中。

比如我曾经介绍过西方的一些课程模式,它会专门涉及的一个领域,比如历史文化,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都会成为课程的内容,而我们国家虽然有很多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并没有明确成为每个地方、每个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还有关于课程内容,可能还要涉及到学习品质的问题,比如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说了,要重视儿童学习品质,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指南重视的学习品质真的既变成贯穿所有领域的这样的学习品质,又作为独立的内容进行培养?我自己接触过西方的大多数课程标准,相当多的课程模式都把学习品质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领域。

第五个方面的问题是关于课程样态的讨论。幼儿园的课程跟中小学的课程不一样在哪?最大的不同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小学是直接教的,幼儿园不是直接教的,而是让孩子在游戏当中、在活动当中快乐地习得的;还有,中小学是分科教的,在幼儿园讲整合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讲到注意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注意教育的整体性,所以幼儿园课程的样态一定是不同于小学直接传授这个样态的。

活动学习一定是不同于中小学分科教的、综合的、主题式的学习样态。所以课程的样态非常重要。其实国家的一些文件当中都特别讨论了,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是在真的课程建设当中游戏有没有课程化,游戏有没有成为游戏系统?这是接下来值得我们大力度关注的问题。如果是简单的、碎片化的游戏,它就不是课程,游戏是课程的样态,不是课程本身。

关于课程建设需要着力的第六个方面就是课程建设的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的方面,但是一定不是一个独立的方面,它跟前边我们讲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样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有什么样的目标体系,我们就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有什么样的内容,我们就去评哪些内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想通过什么样的样态、什么样的路径去达成目标,我们就要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课程评价不是离开课程的评价,而是跟课程浑然一体的、相辅相成的评价。

记者

如何简要评价课程建设呢?

霍力岩

办好学前教育离不开课程建设,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命题,实际上我觉得也是这次西部峰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刚才我们就这样一个焦点问题,从好的学前教育应该是跟课程紧密相关的这样一个角度进行了讨论。好的课程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具有明确且可聚焦的目标,需要有跟文化、跟儿童的积极学习品质相链接的课程内容,需要有真的适合儿童学习的方式方法,同时又让儿童基于游戏、基于活动这种最适宜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使得效益最大化。

我们还特别讨论了课程评价的问题,课程评价一定是要跟正确的价值取向、适宜的文化底蕴、有焦点的目标和结构性的内容以及路径性的课程样态、组织形态紧密相关,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也觉得西部峰会在关于如何基于正确的价值取向,基于我们中国文化建构具有中国立场、适合于中国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建设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记者

谢谢霍教授对我们的幼儿教育和这次峰会进行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一个阐述,以及对未来的一个期许,谢谢您。本场访谈就到这里,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走进我们的访谈室,好,再见。

相关领域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