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咖黄志达&邵唯晏齐聚一堂,畅谈“设计中的设计”
论坛主题“设计中的设计”,如果只看文字的表达,大家也许会惊叹为什么会有两个设计?其实我们理念的提出也是从原研哉的著作《设计中的设计》中得到灵感,第一个“设计”是指大众眼中的设计作品,第二个则是设计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力。设计到底是什么?这位享誉全球的平面设计大师在著作中给予了探索的解析思路。他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设计、日常生活、艺术展开了探索。我们也开始着力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设计到底是什么?快速的经济发展下该如何顾及日常生活的需求?设计关注的是技巧还是背后的社会性?设计与艺术该如何区别与共存?
✦演讲环节特邀现代装饰合作伙伴凤凰家居主编符静如女士作主持,两位演讲嘉宾分别是来自香港的黄志达和来自台湾的邵唯晏。
邵唯晏:《“当代设计进行式:万物皆有关联”》
▲邵唯晏演讲
邵唯晏: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邵唯晏。很荣幸能够代表设计师来分享我对所谓“设计中的设计”的一些想法,其实就是谈谈当代设计一些新的脉动,并带大家探讨一下未来设计的可能性。
我常常在讲过去所有的创意,其实在几百年前都已经被探讨过了。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时代性,当下的时空才是创意思维真正的载体。讲得更直白一点,我觉得当今的环境是极度扁平的时代。为什么谈设计中的设计?因为相较于十年之前,现在设计越来越普遍。为什么叫设计中的设计?因为在设计的战国时代,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设计论述,在这样的设计战国时代还能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难度就更高了,因此我认为设计中的设计谈到的是当代性的问题。
当代时代极度扁平,因为资讯很爆发、网络很发达,整个知识体系非常扁平。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这个时代,我觉得就是互联网络的,去中心化的,持续变动的,是所谓的弱风格化的,扁平而且透明化的,由下而上的。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我统一把它叫作“非线性趋势”。
非线性时代是一个时代性的议题,今天和大家谈的主题是“万物皆有关联”,这个议题也是今年2107年挪威工艺设计展的主题,实际上回应的就是非线性时代的本质,因为现在是去中心化的时代。要做一个好的设计师,一个好的经营者等等,就必须了解这个时代载体的特质。如果没有办法理解这个时代的特质,就永远跟着别人在后面走。现在的非线性已经介入到设计界了,所以身为设计师的我们,必须知道这个载体到底是什么?!
1960 peter cook出了一本杂志Archigram,就在预言未来设计的趋势。杂志谈了一个议题,就是城市是可以被移动、可以走动的。同年日本有一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认为建筑可以自我代谢、自我发展。可以发现当时东西方对于很线性的建筑已经厌烦了,他们认为建筑应该具有某一种可移动性。1969年,彼得•德鲁克出了一本书《不连续的时代》,影响了很多建筑师、设计师的做法,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
1980年,当时的七位建筑大师都是30岁到40岁,他们认为建筑应该是错动的,空间应该是一个可以变动的本质。于是开始颠覆现代主义,开始颠覆过去比较稳定、线性的思维。当时他们办的解构主义展成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空间建筑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解构主义展。
1989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1989年非常具有象征性的的柏林围墙倒了。同年在虚拟世界里面,WWW开始出现了,大家有了一个新的世界,叫作虚拟世界。同年非常具有非线性特质的Frank Gerhy的建筑Vitra Museum被终于被建造出来了,也在1989年。1990年,开始出现另外一件事情,蓝牙系统出现了,而且网络开始普及到所有的个人电脑里面,整个世界更急速化的扁平。2007年,当时的杜拜找了四位建筑大师盖了四栋建筑,从这四栋建筑可以看出四位建筑大师不谈风格,可是却不约而同的开始往一条路走,就是非线性的特质。
当一个执行设计的人,当一个领导人不知道这个时代在谈什么的时候,基本上就很难有新的东西出现。。而第九大艺术就是所谓的次文化,电玩和动漫。当这两个开始在法国罗浮宫做展览的时候,它就开始正式地被定义为第九大艺术,就是所谓次文化的崛起。这九大艺术我认为是艺术相关行业的人必须要了解的,否则只会固步自封。
最近我的老师安藤忠雄先生和艺术家大量合作,开始巡回展览,蛮有意思。去年11月安藤老师在日本很有名的杂志《日经建筑》谈了一件事情,认为当代建筑应该和次时代连接,他讲的次时代和我讲的第九大艺术非常耐人寻味。我想告诉大家,整个时代在变,去IP化,去中心化,跨领域连接,都是这个时代的趋势。
去年Frank Gerhy在东京有办一个展览称作“I have an idea”,它认为未来的人类世界将围绕三件事,建筑、人和科技,并以互联网的角度互相串联在一起。这些不同的领域为什么可以这么快取得这么大的市场?因为整个商业的运作模式完全符合当代性,这也是他们之所以快速取得先机的原因。
最近我们和Florina有很好的合作,设计了一个作品叫“笔墨纸砚”,发想点在于现代建筑留下太多混凝土和水泥了,我们需要把这些水泥再制,让它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家有兴趣可以追踪一下这个事情。
其实刚刚我主要是讲当代已经开始弱风格化,不要去谈主流风格,不要谈什么古典的、现在的、当代的风格,现在开始谈的都是空间特质的课题。所以我这本书《当代建筑的逆袭》,就是以十个特质来回应当代的设计,数字性(Digitality)、动态性(Dynamic)、拓扑性(Topology)、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模糊性(Ambiguousness)、轻透性(Transparent)、多向连结性(Multi-link)、地景性(Landscape)、地域性(locality)、永续性(Sustainability),以特质来推衍当代设计的趋势。
这本书就是把我刚刚演讲的内容,把它有效地记载成文字,今年这本书还卖得不错,在台北的诚品行榜荣获畅销书第五名,很多朋友说有没有简体字版?我努力一点在公司写书,应该可以在今年6月1号出版。简体字的征订版也会有新的增订内容,大家有机会可以预购一下这本书,希望更多地与大家合作交流。谢谢。
黄志达:《设计需要无限可能》
▲黄志达演讲
我在1998、1999年就和现代装饰结下不解之缘,到如今现代装饰已成长为设计界不可或缺的力量。现在的社会从不变当中形成万变,设计专业也要随之改变,生活需要无限的可能才会成为更好的生活方式,做设计需要带给更多人新鲜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作为设计师应该开创思维的串联性,从建筑、室内到成色一体化的落实,使得在设计的串联性更有延展性。
前段时间与同行游欧洲,在旅程中我们与外国设计师互相邀请,想合作一起做有趣的产品,在这个时代中,我们要走出去,要关注整个世界的变化。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建筑的变化代表了人们当今的生活趋向,在这个环境变化的大时代里,单一已成为过去,我希望面对不同变化,不同的挑战,不要用一个规整的风格套住自己。一个项目首先关注的就是其功能和目的性,以最终点返回起点,这是设计的需求。古代的福州造船业发达,所以在福州会所里面保留着这种历史文化,每一层空间和景观都保留着规律性,但是我故意破坏了这种局面,打开中通与户外结合,通过垂直性的穿透,可以和上一层的对话,这样人在空间里面不会沉闷。空间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是一个项目的重要环节,是空间重要的载体,通透的空间让人有舒适感,有实用性才是一个好空间。
在这个项目中我对工艺的追求改变很大,我关注到一些光线、景观做了很多修改和调整,在材料使用上,以实用为主,结合福州的传统工艺,在颜色上深思熟虑,利用大漆打造空间效果,以浅色为主结合福州的榕树,希望通过空间错落的景观面,能够让不寻常的工艺起到穿梭性。空间中最有价值的是它的舒适性,所以做空间设计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单一性的不断重复。
在项目中用颜色对比从而凸显功能也是一种体现生活方式的手法,功能植入到空间布局的每个角落,从入门到储藏再到收纳体系和洗手间的贯穿,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我要讲的用设计去做生活方式,而不是去做设计风格。所以在空间上面抓住一个颜色,一个材质的运用,在这个空间里面再融入一些当代艺术,包括和运动有关系的雕塑、装置到空间里,其实它已经很满足目的性以及使用者的视觉性了。颜色对于空间来讲真的很重要,因为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软装,但是大众对于软装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感,所以我在空间上用色很敏感,做住宅设计第一是设计生活方式,第二个是颜色的色泽调整,我会用60%的空间主色搭配30%的辅色和跳色。颜色可以控制人的心里活动,太复杂的空间会使人心里不安稳,所以案例中的颜色延续了业主的生活方式,不要特别注重某一部分,主要是材质和颜色在做空间效果。
未来市场会有一个什么转变?我们在做体系研发过程当中,就发现了几个标准,一个是节约时间,第二个节约地方和节约材料,节约材料就是节约费用,这个是最终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在最近几年做了很多交流标准的案子中总结到,一个项目在这些主要研发出来的重点做配置的时候有一个核心的“魂”,温度就是空间的舒适性,是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和生活感觉,它会给人归属感。
最近我们在做单件,比如橱柜和厨电的关系,空间中产生很多微妙的关系,我们并没有按部就班的设计,而是稍微改一下思路,或是做一个动线的分布,让空间中的人形成一种习惯。很多东西不能只是拿来主义,我们不想做所谓的标注性的设计,而是把功能节约与科技融入空间。未来我们的交流标准不是一个呆板的方程式,希望把我们分享的好产品能够植入空间,更好的让它完成某一个项目的标注明确性。再讲一下产品设计,我希望我的产品能有独特的识别性,带有自己独特的DNA,外观只是美学的一部分,功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未来是一种万变型的,设计不可能一成不变。设计师更关注的是人和空间的关系,所以设计需要无限可能地加入创新。其实每年我会对自己和团队设计的作品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有新的认识和认知,也希望能够得到行业人士或是使用者给我们的指点,先在这里衷心感谢。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