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创业者汉雨生:肿瘤早筛将催生千亿市场 | 联想之星十年十人
《联想之星·十年十人》今天的对话嘉宾是:联想之星被投企业——燃石医学CEO汉雨生。
在这个炎夏,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打开了世人未知的感官,这是健康人无法想象的残酷世界,原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睁开眼睛后想的可能只有一件事:怎么活下去?
这部分人群就是癌症患者,他们每天面临着巨额的医药治疗费用,更可怕的是,他们面对的是自己也无法预知的生命归期。很多肿瘤疾病在患病早期是可以治愈的,因此肿瘤早筛成为生物医疗公司一直在寻求突破的前沿科学领域。
燃石医学CEO汉雨生2014年初次创业,就将创业方向定位在肿瘤基因检测这个新兴行业。这家创业仅4年的生物公司,已先后获得2014年北极光创投和联想之星的4,300万元A轮投资、2015年济峰资本、红杉资本和联想之星的1.5亿元A+轮投资,以及2016年由红杉资本领投,济峰资本、招银国际跟投的3亿元B轮融资。
作为国内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领头羊,2018年7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燃石医学的创新产品“人EGFR/ALK/BRAF/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
该试剂盒是中国首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NGS)以及伴随诊断标准审批的多基因肿瘤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将用于帮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精准选择靶向药物治疗的方式。2016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该试剂盒作为中国首个肿瘤NGS检测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而几乎整整两年后,历经临床试验大量临床样本的严谨验证,通过注册生产质量体系的审查考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终于颁出这意义深远的“肿瘤NGS第一证”。这标志着NGS技术在肿瘤领域,从原来以科研为导向,真真正正地走向了临床实践。
不过,了解汉雨生的人可能会知道,他所创立的燃石医学,其市场目标不仅仅是做肿瘤基因检测,而是要做市场需求更广阔,且对普通人群更有意义的肿瘤早筛领域。
燃石医学CEO汉雨生
全能创始人炼成记
创业企业创始人的的背景决定了创业企业的风格和文化,每一类型的创业者都有其自身的短板,在创业的关键期,创业者的某项短板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可是,在汉雨生身上,实在挑不出他的短板是什么。从履历上来看,他是燃石医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是一个拥有生物学学历背景、企业管理经验和投资人经历的创业者。
如今再回想起过往的这段经历,汉雨生用“做减法”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早期的事业历程。
汉雨生2003年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毕业,进了香港基因公司,做了一年多市场工作以后,碰巧遇到公司的一个供应商BioTek要在中国设立机构。
汉雨生在香港公司的表现获得了上级主管的青睐和推荐,他也抓住了这个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在仅仅29岁的时候,他成为了BioTek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并将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50万美元做到2009年的1000万美元。
汉雨生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停留在这里。下一步该如何做?为了开阔一下眼界,汉雨生选择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MBA。
MBA毕业后,他在创业、投资、咨询等众多可能性中,选择了更依赖投资人的眼光做判断的VC行业,加入了北极光创投。
这段工作经历也给汉雨生带来了很大影响。在这期间,他投资了包括华大基因等基因测序企业,慢慢地对于投资有了深刻的领悟,也见证了基因测序这个行业的兴起。
上述经历使汉雨生兼具科学技术、公司运营、行业视野和人脉关系。肿瘤基因组大数据,是汉雨生深耕细作的投资领域之一,他认准了这是一个可以改变行业格局的机会。一步步走来,汉雨生最终选择了创业,创立了燃石医学。
2016年12月,燃石医学完成约3亿人民币B轮融资
对于“燃石”这个名字的含义,汉雨生称寓意公司为从天而降的巨石,就像7500万年前毁灭恐龙一样,重新塑造地球的生态圈。汉雨生觉得,随着精准医疗、NGS和新的肿瘤基因检测的发展,整个肿瘤治疗的模式将会改变,肿瘤将不再是“不治之症”。
肿瘤早筛改写抗癌历史
2014年之前,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作为基因检测在临床领域的首个大规模应用,是几乎所有基因测序公司的关注焦点。
据汉雨生回忆,当时燃石医学也可以切入NIPT领域,也有不少渠道资源可以去做。但仔细权衡之后,他认为在那个时机下,已经无法成为行业领导者。而就市场规模来看,肿瘤市场比NIPT要大得多。“那我为什么不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做老大,而要做一个已被别人瓜分得差不多的市场呢?”
燃石医学最终选择切入肿瘤基因检测领域。
然而吃螃蟹也需要行业背书,否则先发优势会变成先烈。在一片荒原的国内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燃石医学需要意见领袖的支持。
无疑,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就是他们要找的潜在意见领袖。这个国内肺癌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学术组织成立于2007年,成员单位均为中国肿瘤领域顶尖医院,并由吴一龙教授、陆舜教授等国内一线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每年,CTONG都有重要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顶尖级的期刊或会议上报道,在国内医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
在接下来两年多时间里,他们通过多种临床验证方法,反复试验,以测试燃石医学的产品是否有效且对患者有益。2016年8月8日,由CTONG和燃石医学联合创建的二代基因测序(NGS)临床研究实验室在广州正式落成,这标志着燃石医学最终通过了吴一龙教授等专家们的考核,并达成了与他的合作。
在与意见领袖达成合作的同时,燃石医学也在积极向CFDA报证,为推进NGS合规化做准备。
对中国的医疗国情更了解,使得燃石医学的创业历程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也使得汉雨生对未来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刚刚在中晚期肿瘤领域有所收获的汉雨生,已将目光瞄向了更为广阔的肿瘤早筛领域。
汉雨生分析称,NIPT领域,面对的是每年1000万左右的新生儿,对应的是1000万的人口基数;肿瘤基因检测领域,针对的就是每年新发的400万肿瘤患者,先不考虑支付能力,平均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做2次检测,也就是800万的人口基数。而肿瘤早筛是帮助健康人群进行体检筛查,在尚未出现肿瘤症状之前,通过血液检测发现早期肿瘤,以便尽早治疗。要知道,许多肿瘤发病隐匿,发现时都已是晚期,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实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每一位40岁以上的健康人士,都建议在每年体检时进行一次肿瘤早筛检测。按照中国人口规模14亿人来计算,40岁以上人口至少达到7亿人以上。这意味着肿瘤早筛与NIPT和肿瘤检测市场的规模比重分别是7亿:1000万:800万。
“肿瘤早筛是一项可以真正改变肿瘤治疗格局的技术,肿瘤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将大幅改善,同时,这个市场将真正达到万亿级规模。所以,基因领域要想出现一家类似于腾讯或者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极有可能是从肿瘤早筛市场成长起来。”汉雨生表示。
燃石战车 能者居上
汉雨生瞄准肿瘤早筛领域,无疑彰显了巨大的“野心”。不过再伟大的事业,也非一人之功,汉雨生的另一大制胜法宝,就是他能够知人善任,重要的岗位让能者居之,在人才运用上绝不拖泥带水,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优势的强项。
汉雨生总结了作为一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四个要素:魄力、视野、公平、心胸。
他认为这几点当中,心胸和公平其实非常难做到,以前没有管理公司经验的创业者,随着公司的发展,非常难以控制的一点就是,当利益大了之后,怎么样去分配?创业中的公司,根本经不起中高层的剧烈波动。
正是因为看准了这一点,汉雨生在创业初期,就跟联合创始人们约定了“投名状”:所有的联合创始人希望加入燃石,需要先为燃石投资100万。对此,汉雨生解释,创业期间,一定要端正大家的心态,而只拿干股和自己有投入,心态上是不一样的。同时,一点财务能力都没有的人,创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可能会过度看重短期利益。
当然,投资了100万也不一定能够高枕无忧。汉雨生回忆,燃石医学开工的第一天就定下了规矩:所有人约定的股权和期权,做到了现在承诺的要求就可以兑现。但随着公司的发展,高管的个人能力如果与职位不匹配,那公司一定会做出调整。于是,在燃石的发展过程中,大家对汉雨生的人事调整都没有争议。
调整后,新上任的COO揣少坤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统计博士学位。在联合创立燃石医学以前,她曾先后担任诺华(美国)靶向药物大型三期临床试验的首席统计分析师、诺华(中国)研发中心靶向药物早期研发的生物信息学平台及转化医学平台负责人。公司初创时,她担任CTO一职,后来升任COO。
接替揣少坤担任CTO的张之宏,是汉雨生从基因测序设备领域巨无霸企业美国Illumina公司挖来的资深科学家(Staff Scientist),拥有8年以上NGS领域工作经验,并拥有杜克大学分子遗传学与微生物学博士学位。
汉雨生还在满世界找人。从创业时的“燃石七君子”,扩张到现在的四百多人,燃石医学对中层管理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每个跳槽的人都害怕遇到新公司流行论资排辈文化。对此,汉雨生表示,在燃石文化中,不存在论资排辈的问题,对于新的中层加入者,公司对各个级别都会有相应的期权激励方案,期权早在燃石刚创立的时候就预留好了。
无惧寒冬 力图迈向卓越
燃石医学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整个基因测序行业也在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了解,有30多家公司在基因数据库与分析方面布局,近40家公司在研发基因数据与各种疾病的关联度,70多家公司锁定肿瘤相关领域。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基因检测复合增速在35%左右,2020年有望突破300亿,更长远的潜在市场过千亿。
基因测序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大量的企业与资本。据统计,2017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共披露融资60次,明确披露融资金额的27笔,2017年融资总金额超过68亿人民币,单笔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有19笔。
不过,汉雨生对于资本蜂拥而至保持了高度警惕。他提醒,以前资本市场一直是资本过剩的情况。然而如今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的供给断崖式下跌,社会融资规模腰斩。那些靠讲故事、靠资本方投入去维系公司运行的模式还能走多远?行业洗牌会不会很快到来?
汉雨生认为,在资本紧缩的现状之下,任何行业到最后可能都只会剩下三五家企业存活,这行业前三的企业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
“现在燃石医学这个规模体量,今年做到了3个亿的营收,明年将到5个亿。这两年即便我们不融一分钱,也完全能够养活自己,并且形成规模优势。”
当然,公司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汉雨生又有了更多的思考。
汉雨生认为,燃石现在还远未到巨无霸的规模。通常人们说优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所谓的优秀,就是有合理的利润,公司能够稳定高速发展。但要做到卓越,就像国内的腾讯和阿里巴巴这几个大公司,以及美国的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那样,需要的内在动因是非常不一样的。
“首先得保证公司优秀,但是想要卓越的话,创始人及公司需要做非常大的变动,打破每个人的舒适区。所以我们这些创业者就需要有像野生动物一样的生存能力,在野生环境里,哪天狮子被角马踹一脚,顶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是在温室中,给花朵浇水慢了些,它就枯萎了。正因为我们都具有这样的心力,燃石成立这几年以来,还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坎。”汉雨生表示。
旷视科技唐文斌:守正出奇的AI布道者
思必驰高始兴:人工智能没有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