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来了】独家专访浙大材料学院院长韩高荣:精研材料之事,铸成大器之人
栏目介绍
料要成材,材要成器。“聚集人才、科技创新”的高校作为推动我国新材料行业大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有何经验和创新?新材料在线重磅推出〖院长来了〗专栏,将实地走访各大高校,采访高校材料学院院长。看浙江大学、东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航、北化工、北工业、上海交大、中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近100所材料高校院长“论道新材料”。
人物印象:像艺术家的材料学院院长
中长头发,间或几根白发,聊天时还不时甩一甩长发,这个外表像极了艺术家的院长,怎么也不会让人将他的形象与严谨的材料学科学家联系起来。
一上午的细聊之后,新材料在线发现,韩院长不仅有着酷酷的外表,还有着酷酷的想法。
1979年
韩高荣以梁弄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材料系,从此,他与材料结缘。
1983年
本科毕业后,韩高荣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校材料系硕士研究生。
1986年
他又被学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1988年
韩高荣作为首批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被公派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学习。
1989年7月
韩高荣放弃可以留在日本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国。
1989年12月
韩高荣在浙江大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
如今,研究成果获多项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韩高荣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材料学科,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为我国乃至世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进步而努力。
“最近几年,浙江大学基础研究发展很快。据美国ESI对全球材料科学学科评估显示,浙江大学材料科学学科在全球高校中位居第12位,我们的目标是能排进前十。”韩高荣告诉新材料在线,学科的排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国正处于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转变的时期,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在国内外材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身为浙大材料学院院长的韩高荣说,每位材料人都应秉承“明德求真,精材成器”的精神,即:“明白做人的道理,追求事物的本质,精研材料的世界,铸成大器的人和物”。
韩高荣长期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与新型节能镀膜玻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工程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该项研究者之一;研究成果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2013年两度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韩高荣对材料行业技术创新、高校产学研、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有着深刻的观点。
智慧引擎:高校应成为技术创新源头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1978年,浙江大学建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我是浙大材料系的第二届学生。”韩高荣对此非常自豪。
在韩高荣看来,近5年来,中国的新材料行业发展非常快,最明显的标志体现在论文与专利方面。“目前中国与材料相关的基础研究论文已经赶超了美国。”对于高校在新材料行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韩高荣的定位非常明确——高校要做智慧引擎,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源头。
韩高荣说,高校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不竭源泉,一方面要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直接参与和推进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目前,浙大材料学院老师在数量上已有一定的规模,有130多名老师,我的观点是学院老师可以分成三部分,每部分侧重不同的工作。三分之一的年轻老师做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提高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三分之一有正教授职称的老师,重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同时为后代留下一本好书;另外三分之一的老师,用积累的研究技术做产业化,尽量贴近市场。”
高校是我国创新的主阵地之一,高校学生创业有力地支撑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韩高荣深谙此说法。“我鼓励我们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去创业,也鼓励老师带着学生创业,不过我不鼓励本科生创业,本科生还是要把基础学科学好,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国际视野。”
韩高荣认为,高校要成为技术创新源头很重要的一步是“国际化”。要在了解国际情形的基础上找定位,然后努力突破,做国际一流。此外,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密不可分,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未来,我希望我们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有百分之百的国际交流的机会,学院年轻的教师在国外有长期稳定的合作研究项目,在新材料行业形成‘浙大特色’。”
结果导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在nature、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过数量可观的论文、发明专利全球第一,中国新材料行业基础研究硕果累累,成绩名列全球前茅。“用一种时髦的说法,我们已经是国际一流了。甚至能够跟美国平起平坐,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韩高荣笑语。
“不过在规模化方面,我们还是有些欠缺的,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韩高荣表示,差距主要体现在:目前中国从事新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的企业都是小企业,缺乏有担当的大企业从事前瞻性新材料产业化研究。主要原因是企业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能够投钱研发未来用的材料的企业很少,都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华为等一些大企业现在也开始重视新材料了,但还没有形成气候,需要时间发展。”
“高校做研究,与企业合作,将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企业规模化生产。”韩高荣认为,这是新材料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链条。浙江是一个经济活力很强的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多,能有效的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新材料在线了解到,韩高荣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据了解,2000年起,韩高荣受浙江大学委托,出任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2006年任管委会主任,经历和见证了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筹建和成长,同时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十多年来,浙大科技园在园区基本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辐射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
2009年韩高荣卸任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时,园内注册孵化的创新企业已达450家,注册资本20多亿元,其中科技孵化企业累计300余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孵化场地面积从刚开始的5000平方米发展到7.2万平方米,为浙江和宁波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网络搭桥:用“互联网+”思维先做好产学研
推进新材料行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让高校与企业有效对接,使高校的研究成果与需要这项成果的企业达成合作。
10年前,高校的科研成果对接到企业一是靠政府牵线搭桥,召开技术对接会、技术交流会;二是靠熟人介绍。不过这两种方式都存在偶然性,存在很多局限。
韩高荣认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高校与企业合作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思维,而这种思维也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政府召开技术交流会需要很大的成本,而熟人介绍也有局限,不一定熟人会有资源。而通过网络对接促成新材料成果产业化是非常高效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目前,浙江省政府委托浙大做一个网上技术市场,高校将科研成果发到网上,网站给企业提供资源平台,企业通过网站寻求自己需要的技术,这就省了很多中间环节。”韩高荣说,这是一个永不落幕的技术市场,随时可以交易。另外,达成交易后,政府还会对高校、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而在网上技术市场的性质上,韩高荣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网上技术市场不一定非得是毫无活力且官方性质的,可以通过更有活力的网站、APP等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资讯,提高企业与高校深入合作的几率。
新材料在线商务合作
请联系:王小姐 0755-86060912(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