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现代医学细分越精问题越多,患者不是器官,疾病不只是症状
倘若一名得了肾脏病的患者到医院就诊,肾内科医生会把肾透析做好,至于是否透进肝炎病毒,似乎是肝病医生接管的问题了。当前,以细分为主的现代医学存在什么问题?其发展模式又该如何调整?
近日,由省人民医院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妇科微创治疗“闽江论坛”在福州举行,与会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接受福建卫生报(ID:fjwsb2016)记者采访时,回答了上述问题。
细分越来越精
问题也越来越多
患者
大夫我胃不好。
医生
你昨天休息好吗?
患者
大夫,我胃不好。
医生
你大便和小便如何?
“大夫,我是胃不好!”
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这样的对话你估计不会陌生。其实,医生的上述这些问题都是与胃病有关的,而且患者他还不一定是胃病患者,医生这样问是对的,可患者只抓住病不放。
樊代明表示,其实医生中很多人也是这样,注重人的病,而忽略了对方是一个病的人。“比如癌症病人,不少医生会认为是人得了癌,强调的是癌,使劲去找癌从哪里来。有时病人去世了,仍然找不出癌细胞的原发器官。”樊代明说。但癌症病人是一个人,不仅仅是病。所以,同样得癌的人,结局是不一样的,不是因为癌不一样,而是因为人不一样。
有的医生成了“症状医生”,跟着症状走,头痛看头,脚痛医脚。殊不知一个病人可能有8个症状,高水平的医生抓住症状4,一治就好,因为这是主要症状,其他不要管,这个病人就好了;水平低的医生,从症状1到症状8都检查、开药,最后所有症状都消失了,但一看病人死了。
“有一位病人,半年前做过胃癌手术,后来发现胃里长了一个包块,让我们去会诊。因为车子开得慢,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会诊完毕了,结论是肿瘤复发,需要做第二次手术。我看了病人,又看了片子,说局部是有一个包块,但不是肿瘤。因为我看了他女儿拿的另外一张片子,是手术以后2个月拍的。我把它和术后6个月拍的片子相对应,发现包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哪有癌长了4个月仍是一样的呢?”樊代明说,一流医生诊断疾病不是全部靠化验单,那个并不准确,而是应该把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诊断,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治病要心身结合
应重视护理专业和护士
对于疾病的治疗,樊代明还谈到了心理与躯体分离的问题,“如果不采用躯体和心理两种疾病同治的思路,再多的医生也治不完病人。”
他举例说,有一个20几岁的女孩,从五楼跳下来骨折了,骨科医生把她骨头接好了,说你出院吧,治好了。女孩说没治好,回家我还要跳,因为我失恋了。正确的治法是接好骨头,找到对象。
此外,现在对护理专业和护士都不被重视。民间认为初中毕业后,再上3年的护校,就可以当护士。其实,只会打针发药不是合格的护士。同样一个手术做完,交给两个水平不一样的护士来护理,最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现在,不仅护士质量有问题,数量也少,我国现有300万到400万的医生,但真正的护士不到250万。”樊代明补充道。
看病时间越长
越发现自己本事不大
面对如此复杂的医学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要加强整合医学的理论研究。”樊代明表示,整合医学是要把各种专业的、对病人有用的先进知识收集起来,根据疾病发展转归的需要有所取舍,形成新的医学体系,使之适合、符合病人的全身整体治疗。
“假如一个医院来了一个病人,非常疑难,或者没见过,相关学科都来说出自己的诊疗方案。但最后有一个高人,把这些方案加以分析和整合,有所取舍,哪些该先用,哪些该后用,哪些该不用,哪些用得多,哪些用得少等等,最后组成一个合理的方案,这个病人就好了。这就是整合医学。”樊代明补充。
“其次,要加强整合医学实践的推进。”樊代明建议举办整合医学学术会议、成立整合医学学术组织、编撰整合医学专业杂志,尤其是要成立整合医学研究所和专门的整合病房。“病人就医有时相当于抓彩球,抓住哪个医生就是他了,其实抓彩球抓对的机会特别少,专门的整合病房就可以解决以病人为中心的问题。”樊代明说。
有的医生反对整合医学,认为一个医生治一种病,该下班就下班,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管别人的事。”但病人绝不会一个人只得一种病,即便是一种病也是千变万化。
看病时间越长,我越发现自己本事不大,所以有些事情只有整合在一起才能解决。——樊代明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