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机系博士生段炼在国际雷电防护会议荣获
在9月25日~30日在葡萄牙艾斯特里托召开的第33届雷电防护国际会议(ICLP)上,电机系博士生段炼通过激烈竞争,于会议的闭幕典礼上荣获大会青年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变电站接地网雷电冲击特性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ICLP 科学委员会主席Cooray教授为段炼颁奖
段炼同学于200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上海交通学士学位,硕士为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分别获得两校硕士学位,2015年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攻读博士学位,由王善祥教授、何金良教授、张波副教授共同指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场数值计算、接地仿真试验以及大数据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本次参会文章题目为变电站地网暂态特性的试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Transient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ing Grid for Substation)。在此研究领域,一般学者采用仿真计算或是模拟试验研究,少有对真实的变电站地网进行大电流试验。本文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开展了110kV真型变电站地网的大电流冲击暂态试验,研究了试验波形、雷击位置、电流大小对变电站地网暂态特性的影响,从机理上讨论了影响地网暂态特性的因素。此外,试验结果也与课题组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很好,印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结论对以后接地网计算、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
雷电防护国际会议第一届会议于1951年在德国召开,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主要在欧洲举办,为国际上最为著名的雷电防护领域的国际会议,本届会议共分15个专题,参会人数350多人。雷电防护国际会议青年科学家奖奖励在雷电防护领域做出创新研究的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奖励委员会根据文章函评结果与口头报告情况综合评价,评选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段炼在会议闭幕式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