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维成:作为“蛟龙号”试航员,我曾9次潜入深海
日前,“蛟龙号”现场海试副总指挥、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做客“SELF格致论道讲坛”,讲述了他在科学道路上的艰辛跋涉。
我一共下了9次,
最大深度达到了7035米
我与深海结缘,是非常偶然的机会。
2002年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当长江特聘教授,那时候中船重工集团找到我,希望我到无锡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担任所长,我答应了。可是到所里以后才知道,除了所长这个担子以外,还需要我负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项目的研制,那时候研制项目刚刚启动。
到所里一看,我们整个团队,退休返聘的员工加上在职员工,也就十来个人。要做这么大一个项目,怎么可能呢?于是,我们就让当年所里招的16个年轻人加入到这个团队中,“蛟龙号”就靠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起步了。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没有见到过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是什么样,其间遇到的困难有很多,曲折也很多,但是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最后把“蛟龙号”研制成功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学到了很多深海技术方面的知识,因为过去这个方向不是我的专业。更为幸运的是,我在海试的过程中加入了试航员团队,能够亲自下到深海。我一共下了9次,最大深度是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达到了7035米。在那次7000米级的深海下潜试验中,我们国家创造了7062米的载人深潜纪录,这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从默默无闻
到拥有最大深度纪录
经常有人问我,深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只是在深海里航行了1公里左右,但就是从这一头到那一头1公里的海底,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说,海洋里隐含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揭示。
我们吃的鱼虾等食物都来自海洋,如果我们把海洋利用好,海洋养殖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蛋白质的保障。在深海里,矿物质资源、稀有金属资源的含量也比陆地上多出几十倍,有的甚至多出几千倍、几万倍。海洋资源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研究海洋是非常有意义的。
因为“蛟龙号”项目的成功,我们国家从一个在载人深潜领域默默无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拥有载人深潜器最大深度纪录的国家。这个进步是很大的。目前国际上有5个国家拥有大深度的载人潜水器,分别是中、美、法、俄、日,我们已经昂首进入了载人深潜技术发达国家的行列。
那能不能说中国的深海载人技术就是世界上最领先的呢?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自己感觉还不能这么狂妄。我们在“蛟龙号”研制的过程中,有很多设备是跟国外的公司、企业一起联合开发的,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此外,在我们研制“蛟龙号”的同时,国际上已经有人把眼光瞄向了最深的11000米的海底。在2012年“蛟龙号”海试之前,美国电影导演卡梅隆已经下潜到了10898米的深度。当然,那是属于探险型载人潜水器,里面只能容纳一个人。
但是,这也告诉我们,中国载人深潜技术不能停顿,我们应该快马加鞭地研制11000米全海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全力研制11000米的作业型
载人潜水器“彩虹鱼号”
按照我们国家原来的规划,“十二五”期间的计划是进一步打基础,把国外引进的技术国产化,11000米的项目要到“十三五”才开始启动。2012年,距离“十二五”结束还有3年,我感到原来的计划实在是太慢了。“蛟龙号”项目当时只研制了一个载人潜水器,不是完整的系统工程,配套的母船没有立项,配套的无人救援设备或协同作业设备也没有立项,留下了很多遗憾。所以我大胆提出,11000米载人深潜器的项目,要成立一个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同时研制11000米的无人潜水器、11000米的载人潜水器和一个专业的母船,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果有了这样的系统,就可以填补我们国家关于深渊科学的空白。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海域被称为“深渊”,那是充满未知的领域。如果有了先进的装备,从事海洋科考的科学家们就能有很多的科学发现。
要把这个系统工程建立起来,需要花很多的钱,所以我们突破常规,采取了“国家支持+民间投入”的思路。我们把整个项目的经费需求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体制内能解决最好,体制内不愿意做的就找民营企业来做。
项目推进的速度快得出人意料。最难立项的是“张謇号”科考母船,我花了4个月时间找到资金,用8个月完成设计,1年多后建造完成。“张謇号”从立项到下水,仅仅花了两年多的时间。2016年7月下水不久,就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海沟进行了科学考察。
2016年12月,“张謇号”科考母船带上改进后的无人潜水器以及我们研制的三台深海着陆器,来到世界上海洋的最深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约11000米的挑战者深渊。
三台深海着陆器都顺利到达了挑战者深渊,工作正常。无人潜水器由于风浪太大,只潜到了6300米的深度。着陆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取得了丰富的海底样品。
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研制完成11000米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彩虹鱼号”,其中最难的是载人舱,我们已经启动了载人舱研制的国际合作项目。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这样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了。
(徐蓓整理,内容和图片由“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提供)
(转载须注明来源:微信号“解放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