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拒绝好莱坞”
由中国著名演员及导演姜文执导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将亮相本月29日开幕的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日前,姜文在北京做客美国有线新闻网的《对话亚洲》访谈节目,畅谈自己的从影之路,并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尽管被称作“中国的马龙·白兰度”,姜文却谦虚地表示“不敢当”。
关于“太阳”
记者:姜先生,您好!欢迎参加《对话亚洲》节目。首先,请您谈谈自己执导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
姜文:我很难用言语讲述电影,如果一个故事能用语言和文字讲清楚,它也没有必要拍成电影。关于《太阳照常升起》,我只能说它由4个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的故事组成,分别是关于“疯”、“恋”、“枪”和“梦”等主题,其中包括了6名主角。
记者:您为什么看重这个故事?
姜文:我对这部电影构想了多年,它令我着实感动,所以我决定把它搬上银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故事。
记者:该片不久将与观众见面,对于它上映后的反响,您感到紧张吗?
姜文:有点紧张,但没有过度。
关于导演
记者:您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的一位老师曾表示,您是个很难教的学生,因为您总是对一切质疑,不愿循规蹈矩。相比当一名“听令者”,您是否更愿意成为“施令者”?所以您在从事表演后又选择了自己当导演?
姜文:一项改变来自于很多因素,不过你所说的确实是理由之一。其他的原因可能是:我的脑海中有一部电影,但没有人把它拍出来,所以只能由我主动去拍它。
记者:您的导演风格颇为与众不同。您是如何做到不断创新的?
姜文:只有当我自己清楚要拍怎样的影片,我才会担任导演。如果我毫无想法,或者有的只是别人的想法,我不会执导一部电影。也许是因为我迄今只执导了3部影片,我还无法真正讨论“创新”的话题。当我开拍第4部电影的时候,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风格。
关于好莱坞
记者:有人称您为“中国的马龙·白兰度”,您对此作何感想?
姜文:噢,你太客气了,除此之外,我无话可说。马龙·白兰度代表了一个电影时代,他是一名英雄人物,能把我和他相提并论,我当然不胜荣幸,但与此同时,这有点言过其实。这个称号我不敢当,也不能当。
记者:您有没有想过去好莱坞发展?
姜文:我不会拒绝去好莱坞的机会。我认为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充满意味,而且拥有庞大的观众群。在我看来,留在中国和前往好莱坞并非相互对立的两者。不仅如此,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很多外国电影公司纷纷来中国拍片。今后,“在一个地方拍摄两种电影”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关于电影节
记者:您如何看待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对国际电影发展的影响?
姜文:在我执导的3部电影中,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了威尼斯影帝,第二部影片《鬼子来了》捧走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不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在美国上映,《时代》杂志曾列出7部错失美国电影市场的国际影片,该片位居首位。这对美国观众是个损失。如今,《太阳照常升起》将再度出征威尼斯电影节,它将面对更广泛的观众群。
记者:您如何看待亚洲电影的未来发展?
姜文:我对中国电影乃至全球的电影业都充满乐观。我认为,不论你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有多么悠久的历史,电影依然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因为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来会出现更多意味深长的电影,尽管我目前不知道它们究竟会怎样。电影业将不断强大,一切都将变得更现实,充满更多情感。
记者:您如何看待(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发展的帮助?
姜文:我不擅长体育,所以不好说。如果有一个以“奥林匹克”命名的电影比赛,我会参加。不过,我想自己会是一名好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