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擒“狮”,“太阳”公映,近来的华语片市场,最受关注的无疑就是华人导演李安和“七年磨一剑”的姜文的这两部新作。走入影院的影迷发现,故事情节不再都是“打打杀杀”,故事背景不再都是宫廷内外,华语大片正悄然“变脸”。
徒有其表 大片丢掉口碑
近年来,“大导演+大投资+大明星”的华语大片似乎难逃“叫座不叫好”的窘境,亿元票房纪录屡创,恶评却是一浪高过一浪。从2003年开始,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华语大片以一年一部、一年几部的速度冲击着人们的视线。观众评价,大片尽管画面精美、场面宏大,却无法掩饰叙事的苍白、人物的刻板、台词的贫乏以及缺乏内涵。大片大片,不过是一个“华丽的躯壳”。
华语大片在攫取票房之余,无法赢得相应的美誉度。不仅如此,“冲奥”数次铩羽而归,在国际市场,近年来的华语大片也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接受与肯定。
题材多元 大片逐渐转型
制作成本高达1600万美元的《色·戒》和千万美元投入的《太阳照常升起》,无论从投资到影响力还是发行规模,都不可不归入“大片”行列。“太阳”讲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和生活;《色·戒》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脱胎于1939年的“丁默村遇刺案”;今年下半年另一部重头大片、冯小刚的《集结号》则以战争为题材。
业内人士认为,华语大片正从以“武打”、“玄幻”、“言情”三元素构筑的套路,向以20世纪中国斑斓历史为中心的影片类型转换。这种题材上的突破,让华语大片呈现出新意。在“大片”运作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的同时,“摸着石头过河”的华语片导演开始朝多样化类型的方向努力。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石川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阳照常升起》虽然披着‘大片’的外套,精神内核却是文艺的、小众化的。”
跨越文化 大片尚需努力
究竟什么样的影片才能叫好又叫座?石川认为,从《卧虎藏龙》《断背山》直到《色·戒》,跨文化的沟通和掌控能力,正是李安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个人文化背景所限,李安的优势也许只属于其个人,但李安的优势和成功至少标志着华语大片的一个方向。”石川认为,随着拍摄成本投入越来越高,华语大片仅依靠国内票房收回投资,乃至赢得商业成功越来越难,寻求全球发行是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华语大片有更普世的价值追求和更丰富的电影语言。
短评
大片要大得其所
上映一周有余的《太阳照常升起》,票房还未实现预期中的“井喷”。类型更多元、表达更自由的华语大片是否能获得观众认可,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但从贾樟柯宣称用《三峡好人》为“黄金甲”“殉葬”,到姜文以《太阳照常升起》培育文艺片的欣赏视角,不能不说电影市场更宽容了。当观众走出影院不再产生恶搞“馒头血案”的冲动,当关于影片的内容、叙事方式成为大众讨论的公共话题时,这样的大片,大得其所。眼下,不少影迷正翘首期待着《色·戒》的上映,谁说这不是华语大片的又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