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大制作和低成本电影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以武侠电影为代表的高成本制作成了中国电影开拓本土市场与进军国际的领头羊。另一方面,《疯狂的石头》《大电影》等低成本电影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让人看到了更多惊喜和可能。
然而,这一大一小的风光却反衬出了中等成本电影在国内市场的尴尬:投资千万以上的中等成本电影似乎已经成了无人问津的弃儿。中等成本电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其在电影产业中应占有怎样的位置?
何为中等成本电影?
成本是划分电影制作级别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一般把成本在3000一5000万元之间的影片称为中等成本制作。
事实上,中等成本电影的成本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本土市场的变化随时浮动。中等成本电影的经营运作总是与本土市场的生态息息相关,各国中等成本电影的成本标准虽然存在差异,但其决定因素都是本土市场的容量。在美国,成本5000万美元的制作在上世纪80年代绝对属于高成本电影,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的开拓,同样成本的片子在好莱坞已成了标准的中等成本电影。反之,市场的萎缩也会造成制作标准的走低,香港资深电影制作人余伟国表示,以前香港电影较繁荣的时候,中等成本电影的标准一般是在800万港元以上,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的逐步走低,中等成本电影的下限已经降到了600万港元甚至更低。
国内目前把中等成本电影的成本空间定位在3000一5000万元可能是受到了国际主流市场的影响,但美国市场的情况和国内市场无疑存在巨大差异。
中等成本电影的成本回收主要依靠本土院线。在美国市场,中等成本电影的理想票房空间一般为5000万一1亿美元之间,制作方能够从票房中分得的收入大致和3000一5000万美元的成本相近。依此推算,假设国内中等成本电影的理想票房空间是在3000万--5000万,那么中国中等成本电影的标准应该在800一1600万元。事实上这个估算还是偏高,因为目前能在国内影院拿到3000万元票房的中等规模国产电影就已是少数,5000万元则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大关,近年来也只有冯小刚的喜剧曾做到过。
国内中等成本电影的区分规则
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的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少数的大成本电影位于尖端,中等成本电影则是主流,数量最多,所占的票房比例也最大,因此,中等成本电影的水平及其整体盈亏状况堪称电影市场发展水平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美国等电影产业较发达的国家,中等成本电影都是其产业的主体。虽然相比大制作和低成本电影,中等成本电影似乎难有超水平的市场的表现和暴利,但其利润回报却是最稳健的,市场风险也最小。
健康的产业结构的形成需要市场的逐步成熟,中等成本电影需要市场培养到一定程度才能发展壮大,市场的选择总是最合理的。在目前国内的市场条件下,成本较高的中等成本电影,如投资数千万的影片风险最高,而投资千万以下的中等成本电影又几乎与小成本电影没有太明显区别。事实上,小制作电影要想进少入影院发行,对成本也有相应要求。《大电影》导演阿甘认为电影是为影院观众拍摄的,因此影片必须提供可以在现代影院条件下放映的视听品质,而要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影片的制作成本一般都得在500万元以上。这样一来,留给成本较低的中低成本电影的空间就非常小了。
根据中国目前的市场情况,1000万元左右的成本似乎是一部中等成本电影的理想标准。新成立的华泰天博公司把主攻方向就放在了中等成本商业电影上,该公司投资制作的新片《舞拳》制作成本约为10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柳青认为,虽然上千万的制作成本使得影片商业压力很大,但商业电影必须要保证产品质量,整个生产和营销五一节的任何缺失都会对票房有影响:影片最好有明星(至少是观众熟悉的演员),也必须要做一些宣传活动和发布会。
中等成本电影的“气质”
除了成本和明星等“硬件”外,中等成本电影在“软件”或者锐“气质”方面也有着相应的要求。首先,对于任何一部中等成本影片来说,本土市场和观众都是决定其成败的命脉。中等成本电影的目标是争取最大范围的观众,而非小众市场,因而影片在叙事和文本上就需要满足(至少不违背)大众趣味和主流价值观。
这一点对各国电影业都适用,美国电影学者利特曼等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商业电影的研究证明:主要的市场份额集中于符合大众趣味和主流价值观的类型(如动作片、爱情片和喜剧片),而一些小众市场的类型(如恐怖片)从来都不能在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
一部成功的中等成本电影不仅需要满足本土市场大部分主流观众的口味,同时还必须具有鲜明的本土性,要有较强的本土趣味和人文性。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认为,近几年中国电影,尤其是大制作影片在礼堂场面的处理上有显著进步,但目前国产电影还是缺少响应这个特定时代的特定作品,缺少与本土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结合紧密,且具有商业娱乐性的电影。这样的伤口不需要大制作和高成本。中影集团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的“作家电影”计划和青年导演培植项目,希望能在这个方向上取得突破。
出路:开发本土类型片资源
中等成本电影影片要想吸引尽可能多的本土观众,就必须在内容上满足大多数观众的主流口味,多开发一些相对宽众化的影片类型。一个天才的导演就能成就一部电影,而一种本土类型的形成却需要众多电影人的集体努力。商业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更需要的不是天才的 创造力,而是对市场和观众的理性把握。
国产中等成本电影的发展需要更多电影人和制作公司有意识地进行类型创作上的努力。中国电影拥有武侠功夫片等独特的影片类型,其中很多在今天仍然具有挖掘的潜力。除了功夫片以外,曾经在内地市场占据重要位置的主旋律电影也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认为,主旋律本身就是类型,其核心就是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而天生就具有宽众化的特点,目前需要做的是对主旋律进行类型化开发,并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和元素。中影去年推出的中等成本电影《云水谣》就是在主旋律类型化方向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目前国内在商业类型片方面的尝试才刚刚开始,更多还是在题材、剧作和镜头等层面借鉴甚至模仗海外类型电影。电影的类型毕竟有限,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业需要开发的是结合本土文化的亚类型或地域类型影片。本土性是类型电影构筑其产品差异性的重要指标,其关键在于将类型模式与本土观众的共同生活体验相结合。
在国内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中,阿甘导演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始终在中低成本商业电影领域发展的阿甘起初主攻恐怖类型片,其执导的《闪灵凶猛》、《凶宅幽灵》、《天黑请闭眼》的票房均在千万元左右,但这些影片的创作更多是以对海外及港台恐怖类型片的借鉴为主。去年年底,阿甘转攻恶搞喜剧,执导了《大电影》,影片从华语大片和网络短片处获得了灵感,抓住了本土文化的现实经验和观众心理。这部成本仅为700多万元的影片在竞争最为激烈的贺岁档取得了2000多万元的票房,不禁让人刮目相看。虽然阿甘的作品总是因为过多的模仿和过于迎合观众口味而受到批评,但阿甘在商业上的成功却证明了类型片及其本土化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