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10点,在云南省怒江州六库镇,根据南方周末的新闻报道《飞索求学》改编成的电影《走路上学》进行了开机仪式,影片监制于荣光溜滑索到对岸的拍摄现场。这个当地人常用的滑索距离新闻报道中的马吉乡小学生飞索求学的地方约70公里。《走路上学》剧组/供图
2007年9月5日南方周末新闻图片《飞索求学》 翁洹/图
这也是继《可可西里》、《马背上的法庭》、《落叶归根》之后,南方周末的新闻报道第四次被拍成电影。
“与今天发生的新闻保持距离的电影是最好的。伟大的电影很少把报纸的头条撕下来,而是更朦胧地、下意识地折射它们的时代。”
“电影不真的适合反映报纸上的东西,特别是在一个我们是如此怀疑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的时代。最好的电影会用迂回的方式。我怀疑科恩兄弟、克莱德或者安德森是否会尝试着坐下来,反映今天我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领导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报纸上的东西没有被他们的艺术所反映——它仅仅是以一种更加间接的方式呈现而已。”
——2008年2月25日《洛杉矶时报》
3月3日,由深圳新经典广告制片厂主要投资的电影《走路上学》,在云南怒江州六库镇开机。导演、编剧是拍广告出身的彭家煌、彭臣两兄弟。
电影念头源自南方周末2007年9月5日一篇名为《飞索求学》的新闻报道。背包族喜欢往怒江里头跑,看到当地人飞索过江的日常交通方式,发的帖子被南方周末记者看到了。于是有了《飞索求学》的报道。报道内容是云南福贡马吉乡的小学生们,每天只能溜滑索往返怒江两岸。那幅由本报记者翁洹拍摄的“飞索求学”的照片定格在很多读者心头——两个小姑娘吊在滑索上,下面是翻腾的浑黄的怒江水。
彭家煌觉得这个画面很适合拍成电影。
在彭氏兄弟的构想中,电影情节大致是这样:傈僳族姐姐娜香每天都要溜滑索去对面的学校上学,一天不慎掉入汹涌的怒江。家里从此不让弟弟瓦娃上学。最终在外界的捐助下,马吉乡修了一座吊桥,瓦娃从此可以走路上学。
记者曹筠武听完剧情后嘀咕了一句:他们那儿不怎么掉人的呀。开拍之前,彭氏兄弟曾去马吉乡那里打听,确实有人掉下江过,但那是酒后,孩子们还没有出事的。“但危险还是存在,”彭臣想强调这一点,“这样有震撼性。”
南方周末这一报道还引发公益行动,各方捐款140多万,给马吉乡的孩子们修的桥正在建设中。
新闻报道被拍电影,对于南方周末来说,这是第四次。前三次分别是:陆川的《可可西里》、刘杰的《马背上的法庭》和张杨的《落叶归根》。
《可可西里》剧照
《可可西里》:电影比新闻“光明”
陆川拍《可可西里》的念头源自2000年8月20日南方周末上一篇关于可可西里“野牦牛”武装反盗猎队的报道《谁来保卫可可西里》。
“在一个物质化的社会里,怎么还有这样一批人?”导演陆川看了南方周末的报道,拉来七百多万元投资,把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
电影跟新闻里的现实靠得相当近,只是稍有改动——现实里,2002年底,“野牦牛”队因为上级主管单位被撤销,经费困难,被迫解散。可可西里管理局下属巡山队最后收编了“野牦牛”队,但是不久,队员们又纷纷选择了离开。原“野牦牛”队队长改在西宁开出租车。盗猎仍然时有发生。
电影里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记者的报道刊出以后,震惊世界,中国政府为保护可可西里,专门设立自然保护区,配备人马,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影片获得巨大声誉。它是2004年台湾金马影展最佳剧情片,赢了《2046》;还赢得2004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
记者方三文是“可可西里”报道的作者。2000年夏天,他在青海格尔木呆了三个星期,他的采访经历没有电影里的那个记者形象经历的那种险象环生。在他眼里,电影把可可西里的独特而残酷的环境表现得不错,但索南达杰、扎巴多杰以及他们率领的野牦牛队的命运,则嫌不够。
《马背上的法庭》海报
《马背上的法庭》:从“酸楚”里提炼“怀念”
刘杰导演的《马背上的法庭》题材来自2003年8月14日南方周末上一篇同名图片报道,作者是高铭,《北京晚报》的记者。
打动刘杰的是他从报道里感觉到的一种“怀念”的气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报道里可以经常看到这些事情,但现在人们对于法官们的印象已经转变了。”
拍之前,刘杰就觉得这个片子肯定是赔钱,“没有明星,不时髦,又没娱乐性,人家销售商都不愿给你上片的。”他的目标是赔得不超过100万元。影片最终花了300多万,前期拍摄100多万,制作费100多万,宣传、参加电影节等花了几十万元。
但到最后,刘杰实际上赚了。在电话那头,刘杰说,“国内差不多打平了。”有报道说,《马背上的法庭》卖给了法国50家电影院线。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奖的这部小成本电影,阴差阳错成为电影局重点培养影片,获得了国家的政策扶持。刘杰现在每天至少花2个小时上网看社会新闻,看有没合适电影的题材。他觉得应该多一点关注现实的题材,“好电影肯定来自于现实”。
影片大部分细节都是真实的,与新闻差得最远的地方在于来了新的大学生。“那里已经很多年没来大学生了”。为了能通过审查,刘杰给原本“无奈酸楚”的故事加了这点亮色。
《落叶归根》剧照
《落叶归根》:从悲剧新闻到喜剧电影
张杨的电影《落叶归根》的素材取自2005年1月13日南方周末“民工千里背尸返乡调查”的报道《一个打工农民的死亡样本》,署名记者张立。
报道的第一段就深深吸引了张杨:“一起出门打工的老乡病死了,为了给他的家人一个交代,湖南老汉李绍为背着尸体,上火车、赶公交,辗转千里返乡,直到在广州火车站被警察发现,这惊世骇俗的一幕,才得以终止。”
从没有剪报习惯的张杨,立即用剪刀把这篇报道剪了下来,放在包里,随身携带。2006年,他拉到4500万元投资,请来赵本山出演主角,把这个故事放在了2007年的“贺岁档”。
故事原本“辛酸”,但张杨“不想做成特别苦哈哈的东西”——“那种片子太多了”。他把它拍成了一部“黑色幽默”。除了新闻里原有的把尸体伪装成醉鬼,电影还额外创造了一些更具戏剧性的情节:老赵在路上拦车,把老王假装成急救病人,并遇上好心人把他们送到医院。晚上要住店,过了一夜才发现钱被偷了,老赵不禁悲从中来,但这未能动摇他的决心。要解决钱的问题,他把老王装成乞丐;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他到别人的葬礼哭丧;要掩盖尸斑,他请妓女为老王化妆。新闻里的主人公其实没能把老乡的尸体背回家乡,在广州就被发现阻止了。但电影是让老王的尸体成功回了家乡,只不过故乡已变成水库,家其实没了。
张杨对这个故事本身很有信心,做成一个小成本电影,也不一定会赔钱。电影果然如张杨预期那样红火,上映首周的票房就突破1300万,还在2007年柏林影展上获得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
记者张立“千里背尸”报道的是一个悲剧,电影导演从中找到了喜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