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尹丽川:电影需要讲故事、与人沟通

牛郎织女/Niu Lang Zhi Nv(2007) 电影图片 剧照 #01 大图 3000X1995

《牛郎织女》剧照

 

  与一般内地新导演相比,尹丽川的导演之路开始得异常顺利。两部电影的投资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的,电影的口碑又都不错,后者还入选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双周单元。在法国读过两年电影专科学校的她,就这么从先锋女诗人变成了一个导演。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女性导演论坛上,有观众问女导演们:“女导演在拍片过程中会不会比男性导演遇到更多困难?”

  台上的尹丽川笑了:“我觉得这是优势啊。”

  观众又问:“做女性导演要很强势,但女性身份又应该很柔弱,你怎么协调这种关系?”

  娇小的尹丽川又笑了:“以柔克刚啊。”

 

  男女差异问题,女性身份认同问题,对身兼诗人、小说家并且在摇滚圈里摸爬很多年的尹丽川而言,似乎是跟抽烟一样稀松平常、不假思索的事情。论坛结束后,记者私下问她:“你觉得自己是女性主义导演吗?”

  尹丽川觉得这个问题更可乐,还是忍俊不禁地笑了,“我哪里是,我喜欢男人”。

  尹丽川做导演只有两年,一年拍一部片子,分别是《公园》《牛郎织女》。《牛郎织女》在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上放映。这部电影是继1986年张暖忻的《青春祭》之后,在该单元展映的第二部中国片。对于一个新晋导演,参展的荣誉是最大的鼓励。法国《电影手册》主编傅东对这部文艺气质浓郁的小成本电影也给予了肯定。

  “媒体场放映结束时,灯光打下来,照在我和演员的头上,大家开始鼓掌,我又发现了做导演的一大快乐了。”尹丽川说。

  论坛现场,戴玮讲述了自己筹款3年艰难拍摄《冈拉梅朵》的经历;女性导演屡屡没钱、屡屡停拍,再四处找钱的故事,让人觉得拍摄电影是件绝望、辛酸的事;同样坐台上的尹丽川却有截然相反的版本,同样是没有拍摄经验的青年女导演,直到筹拍自己的第3部电影时,她都还没为钱真正苦恼过。

  尹丽川的回答,多少有点蜜糖罐子里养大的孩子的轻巧劲:“拍《公园》时,是制片人罗拉主动过来找我,半个小时就谈好了;《公园》拍完后,新迪亚公司的人又找到我,说要跟我合作拍下一部,我们谈得挺好的,后来还成立了尹丽川工作室,就有了《牛郎织女》。”

 

尹丽川 Lichuan Yin 写真 #01

号称“美女作家”的尹丽川

  十来年前,尹丽川和罗拉都经常混在北京当代艺术圈里,前者写诗,后者拍纪录片。“我和川是在一个大兴酒吧的当代艺术场所认识的。第一次看到她时,她正拎个啤酒瓶子蹲在马路上喝。我觉得这个小妞挺有意思的,就请她喝啤酒,和她聊天。后来找了点她的诗歌和小说看,觉得她挺有才华的。我就特别喜欢有才华的人,觉得川挺有才的,有人文关怀,脑子里就有了这样大致的印象了。”罗拉回忆道。

  2005年,罗拉开始运作“云南影响—十位青年女性导演,十部中国新电影”项目。她印象里大致记得尹丽川曾跟她借过摄影机拍片子。凭着女人的直觉,罗拉打电话给尹丽川,找她聊天。半个小时内,尹丽川给罗拉讲了两个故事。新疆出生的罗拉说,好,签,我们拍,我给你投资。

  所以尹丽川至今说:“不是我敢不敢拍电影,而是罗拉敢投钱给我拍。”北京大学毕业后,尹丽川曾在法国读过两年电影专科学校,她说自己基本是玩过来的;回国后,她拍过3分钟的短片,也基本不成型;平时,尹丽川写影评、看些DVD,但这些基本都属于业余水平。尹丽川最为人知晓的身份还是先锋女诗人,中途她还出版过小说《贱人》、《十三不靠》。

  签约后,剧本创作经过一段让爱玩的尹丽川崩溃的阶段。她写了几个剧本,都没有通过。罗拉回忆道,当时她只要跟尹丽川打电话,尹丽川就会被吓着。罗拉拿其他女导演来刺激她,批评她不够用功。“后来,川有天小心翼翼地跟我说,她刚从北京的中山公园出来,看到挺好玩的事,一帮老头老太太给子女征婚,我说好,就是它了。”十几天后,《公园》的剧本就出来了。

  《公园》是“云南影响”项目最早开拍的电影,讲述一对父女相依为命又彼此伤害的故事—父亲执著地为女儿征婚,扰乱了女儿的生活,迫于亲情压力,女儿一步步退让,甚至和小男友分手,让父亲在公园里为自己找男友。

  电影1/3的剧情都发生在昆明的翠湖公园内。“热闹,就是当下中国的情况。中国的公园尤其如此,完全没有国外公园那种安静的气质,有绿地、有长椅那种。中国的热闹有很多细节,比如公园里有扭秧歌的、唱歌的、跳舞的、相亲的,公园常常发生这种事情。对我而言,公园就是中国。”罗拉从空间的角度阐释了她对《公园》的理解。

  《公园》开机那天,剧组去了翠湖公园旁边的圆通寺烧香。第一天,尹丽川拍摄了女主角李佳在公园采访老太太的场景。罗拉到现场吓了一大跳,“大家都没有太多经验,胆子真大,一上来就拍重头戏。”罗拉告诉记者,一般电影开机一两天都是先拍拍空镜,剧组人员彼此熟悉后才开始拍重头戏。

  诗人出身的尹丽川,电影主要聚焦在爱与孤独、相依为命的主题上;电影人物语言非常少,“拒绝过度阐释”成为《牛郎织女》定下的导演目标;画面节奏沉缓,背景丰富,有很多女性的细腻心思在其中。从《公园》到《牛郎织女》,都折射出她的电影观,这些因素稳定地在她的镜头里延续着,在可以预见的以后的电影中,还将继续。

  “电影取名为《牛郎织女》,很多人反对,觉得过于文艺化,感伤了。但对我而言,这意味着普通劳动者,表达了一种古典的、田园式的、朴素的美好。尽管别人反对,我还是没有改。”尹丽川坚持做朴素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似乎与民间曾经揶揄的那位“下半身写作”诗人、那位自嘲为“贱人”的作家,形象上相去甚远。

  2006 年6 月14 日, 尹丽川在博客上写道:“从今天起,演一个导演。”2008 年6 月19日,她的第3部新片宣布即将开拍。这部新片据说与爱情有关,根据畅销小说《山楂树之恋》改编。她两年前的“宣言”在顺利地实施中。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