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尔街到平遥 《白银帝国》医治金融危机


《白银帝国》场景图 

 

318日,《纽约时报》出人意料地刊出了一篇来自山西平遥的长篇报道。说是出人意料,是因为这次,这家美国第一大报关心的既不是山西的矿难,也不是令我们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山西的票号。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古喻今,似乎是希望能从清代盛极一时的票号——当时的银行——的经营和道德准则中,为危机深重的华尔街找出一剂良药。

 

实际上,这位作者如果看过台湾女导演姚树华的新片《白银帝国》,他的文章会更有看头,更具说服力。原因很简单,已经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露过一小脸的《白银帝国》,是一部关于清代票号的野心庞大的奇片,可以说,是开创了华语电影的一个全新类型。

 

这部影片讲的是,清末山西最财大气粗的票号天成元两代东家康老爷和康三爷完全相冲,而这对父子的个性又都极尽强悍,所以在家族生意和爱情上,两人冤家对头一样对抗了十几年。

 

我们总是说,艺术模仿现实,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艺术预言现实,有时更加极端,反向预言现实。《白银帝国》中,邱大掌柜的贪婪和腐败刚一冒头,就被赶出票号,只能回家种地。现实世界中,华尔街银行家的贪婪让全球经济深陷危机,他们却能理直气壮地拿走上亿美元的红利。《白银帝国》中,票号把钱借给政府助其打赢战争。现实世界中,政府用纳税人的钱补贴经营不善、拖累整个经济的金融业。

 

当然,光是这两条还不足以让《白银帝国》当得起奇片之称,这部影片更值得称道之处是导演对于题材的处理,她没有把它拍成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清宫阴谋辫子戏的票号版,虽然那样要容易得多,也更旱涝保收。

 

她选择的是一条费时费力的羊肠小道,她挖掘出票号经营的全部秘密并在大银幕上加以表现,从没有电影人做过同样的事。据说光是研究票号的运作,她就用了三年的时间。而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影片对于清代神秘的金融帝国票号的精细描述,足以让观众在走出电影院时,也成为一个清代金融业的专家。

 

比如,知道东家如何利用职业经理人(那时叫做掌柜)的才干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服务,又如何在交通和通讯不便的情况下监控他们,镖局怎样与票号共存共荣等等。还有,天成元一年的流水,超过650万两白银,这是清朝中央政府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在重农轻商的帝王专制时代,这是个不可思议的成就,考虑到当时的物流业只能依靠生物能源(马、骡子和骆驼),而不是石油(飞机、货船和汽车),这就更令人惊叹不已了。而《白银帝国》正是解开这一奇迹的钥匙。

 

下一页:《纽约时报》评论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