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影星维果·莫特森(右)和片中小演员柯蒂·斯密特-麦菲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第二部亮相的参赛片,改编自《老无所依》作者科马克·麦卡锡的普利策奖获奖小说《路》。在这个末世预言般的残酷故事里,“阿拉贡”维果·莫特森献上了令人弹眼落睛的震撼演出,成为影帝大热门。
改编自普利策获奖小说
《末日危途》是拍MV起家的澳大利亚导演约翰·希尔寇特的新片。该片根据《老无所依》作者科马克·麦卡锡的普利策奖获奖小说《路》改编,由维果·莫特森和查理兹·塞隆主演。
《路》是麦卡锡的第10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首“残酷的诗”,讲述核爆之后的“核冬天”,尘雾笼罩全球,一片黑暗萧条,没有政府组织,公路上到处是汽车残骸,森林只剩下一根根焦黑木柱。在这场浩劫中,有一家人侥幸活了下来。他们有一支手枪和一发子弹。父亲告诉儿子,如果遇到危险就用仅剩的子弹自杀。孩子的母亲却不堪忍受生命的残酷而拔枪自杀。父亲于是带着儿子上路,去寻找可能的希望。这部小说改编电影的计划几年前就已启动,原定去年推出影片,但因为种种问题一直推迟到现在。
《末日危途》不仅大力渲染废墟的视觉效果,还有钻入灵魂的恐惧。影片跟踪记录了一对父子孤独的逃亡里程,他们没有希望、没有目标,随时都会死于饥饿、寒冷或人类的残杀。电影的第一幕就是父子在荒芜的公路上孤独前进。父亲在路上的唯一动力,就是保护儿子。他的心中多少还残存着对美好时光的记忆,彩色的闪回片段,在整部阴暗绝望的片子中格外显眼。
这部影片由温斯坦影业出品,希尔科特能得到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版权,主要得益于他曾执导音乐人尼克·凯夫担当编剧的“澳大利亚西部片”《关键协议》,那部电影的残酷和荒凉感,以及对人性理智得近乎冷酷的描写让好莱坞的制片人看好他把握麦卡锡小说中独特的西部色彩的能力。
核战还是工业事故
原著对于惨剧发生的原因并没有特别描述,导演在电影中也没有解释惨剧的原因,留给观众猜测的可能:核战、工业事故、自然灾害,或者是所有一切同时而至。为了呈现世界末日的荒凉感,布景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布景设计筹备期间,导演走访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路易斯安那、华盛顿、俄勒冈州,到处去寻找毁坏的旷野、垂死的树木、遗弃的道路和荒废的空屋。导演希尔科特解释说:“排除一切生命存在的迹象,我们要一个除去塑料碎片之外,近乎单色的世界。”他又说,“但这是一个被粉尘与残骸污染的有毒世界。我们想要让这个世界保有一些抒情面,并尽可能自然并深入人心。”
麦卡锡的作品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广为流传,《末日危途》的主创们也是在看过原著被打动后,才着力把它搬上银幕的。莫腾森表示正是因为喜欢原著,又觉得能够发挥演技,才全身心地投入到父亲这个角色中,“虽然英语是我的外语(莫腾森在阿根廷度过童年),我也喜欢北欧影片,但让我心动的是这个好剧本。”
谈到原著与电影的区别,莫腾森说:“在银幕上重现小说对于我来说很不可思议,我一直在考虑如何表现书中的细节。那些景象我们只能想象,很难重建场景,但我们做到了。”
维戈·莫腾森自毁形象冲击影帝
父子之间的爱,是这部黑暗影片背后的闪光之处。“这部影片表达了关于父母、孩子的思想。有时,孩子才是主导。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影片。”导演还补充道,“小说中传达出‘信任’的精神比故事的本身更重要。要给与年轻人充分的信任,他们很有活力和能力,能够独立在世界上生存。”
12岁的小演员柯蒂·斯密特-麦菲,其表演充满了本能的动力,与莫腾森的对手戏丝毫不差。在发布会上,几位主创都大力称赞科迪的天分,莫腾森对这位“儿子”的表演赞赏有加,称自己找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感。科迪实际年龄比原著中的儿子大了几岁,讲起拍摄现场的困难,他十分兴奋:“没想到那水真的很冷,鞋子也很难受……导演却叫我再来一次”。
《指环王》中“阿拉贡”维戈·莫腾森在片中自毁形象,献上了极为精彩的表演,表现父亲减肥的骇人效果甚至不输给《机械师》里的克里斯琴·贝尔。莫腾森也因此被认为是今年威尼斯影帝头衔的有力争夺者,甚至有机会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明星不像明星,缺乏戏剧感、对白稀少、故事压抑,这样的电影在首场媒体放映后“逼”得一些观众中途退场,坚持到最后的观众却有很多泪流满面。英国《独立报》称:“约翰·希尔科特拍了一部充满力量和感性的电影,大银幕的表现力非常强。”《标准晚报》则将该片形容为“充满美学色彩的恐怖片”,“媒体场放映结束后,影厅内一片寂静。观众们在看片过程中一次次遭受打击和震撼,结尾却有点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