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同时令成龙李连杰俯首帖耳,并有资格评点功夫片发展潮流的人,目前只有一个:袁和平!五十年间,八爷经历了功夫片的各个阶段,引领了三十年来每个时代的动作潮流,而成龙、李连杰、甄子丹都是他的学生。
《霍元甲》后,虎年贺岁档,八爷又将捧出一部《苏乞儿》。耐人寻味的是,扮演苏乞儿的并非当红偶像周杰伦,而是有武术底子的赵文卓。日前袁和平接受本报专访,他解释:“其实不是武术出身的演员,也能撑起一部功夫电影,但我选演员的标准,第一是要会武术。”而对老牌动作明星成龙、李连杰厌倦打戏,八爷直言:“电影和人,都不能为了打而打。”
高科技是未来趋势?
“CG特效会尽量少用,打的话一定要实打”
潇湘晨报:怎么想到用3D立体版来拍《苏乞儿》的?
袁和平:好莱坞拍了很多3D电影了,我们华语片也应该拍一些,起码不要落后人家太多了。
潇湘晨报:那拍动作戏,你会排斥用CG特效吗?
袁和平:CG特效,我会尽量少用,还是以实打为主,有些细节实在没法真刀真枪表达,我才用CG,比如我飞一个刀,没那么准吧,这就可能得用一点CG技术。
潇湘晨报:那你觉得特效和传统动作片是一个什么关系?
袁和平:传统动作片有很多高难度动作,做不到的,CG就可以帮到。但如果全部都靠它的话就变得不好看了,要看特技,我不如看动画片。一定是动作要好看再加一些特技,这样子拍的功夫片层次可以提高一些。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我近些年努力研究的东西。
潇湘晨报:在这个电脑时代,观众还会喜欢这些实打实的动作吗?
袁和平:《苏乞儿》,包括之前的《霍元甲》,我们走的是返璞归真的路线,是扎扎实实地打,百分之百地去演示什么是武术,把所有被遗忘的关于什么是武术的概念,都在真实的一招一式中展现出来。
功夫明星断层?
“要全电影圈担忧,才会有挖掘新人的可能”
潇湘晨报:从票房号召力考虑,周杰伦肯定大过赵文卓,这次怎么让他演了个配角?
袁和平:赵文卓有武术底子嘛,所以我找周杰伦跟他配戏,但没想到周杰伦一打就吓我一跳,很精彩。他悟性很高,如果他肯拍功夫片的话,可能是下一个巨星了。
潇湘晨报:现在只要是部动作片,男主角的第一首选就是甄子丹。选演员时,会不会发现会武打的人……
袁和平:(打断)不多啦?后继无人的感觉?我也发现了,所以也有要栽培一些新人的想法,但还没有成形的计划,目前只能一边拍片一边找有潜力的人了。吴京我觉得不错的,过几年他会更成熟,你看像甄子丹在电影圈这么多年,也是这几年才成功的,是吧?都是需要时间来磨炼的。我担忧没有用啊,要全电影圈担忧,才会有努力挖掘新人的可能。
潇湘晨报:成龙说说演文艺片事业才能长久,李连杰则干脆宣布不再拍功夫片了,这个你怎么看?
袁和平:他们具体的想法我不知道。但确实李连杰、甄子丹这些武打演员,越来越注重文戏了,这两年也当上了影帝。像李连杰,他现在已经进入另外一种状态了,对佛学研究很深,人不能为了打而打,他现在演戏就会思考很多。所以功夫片到了现在,“戏”很重要,戏演得好,再加上动作这个卖点,就一定能卖得好。
动作片在退步?
“不担心功夫会有枯尽的那天”
潇湘晨报:现在很多“大片”里,都生硬地安插了一些功夫、动作的成分,你看这些电影时是什么感受?
袁和平:如果是那种没事就打一场的,那就有点过分了!我还是坚持,动作要根据剧情来设置才行。
潇湘晨报:你怎么看《英雄》这种伪武侠片?
袁和平:我觉得它们不是“伪”,它们是为了打而打,没有剧情,没有理由。从李小龙的电影开始,西方人就把“功夫”二字等同于武术,但我们中国人知道,“功夫”这两个字不能完全概括武术。武术的精神是什么?它不是打打杀杀,而是止戈。
潇湘晨报:甄子丹说过,跟三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动作片处在一个最差的状态,你同意吗?
袁和平:不同意,《霍元甲》就拍得很好也卖得很好啊,你看他演的《叶问》也不错啊!其实整体上,每一段时期都有很好的动作片出来,也有一些质量比较差的,这是一定的。我也不觉得现在的动作片比十几二十年前退步了,反而觉得它进步了,难拍多了,因为现在你整个拍戏的方法、套招,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潇湘晨报:难道功夫片就没有低迷过吗?
袁和平:没有!有新的招数就一定会有观众看的。我也不担心“功夫”会有被挖掘枯尽的那天,我做了三十年了,到没新东西出的时候,我就该退休了。
点评“好莱坞只理解功夫皮毛”
潇湘晨报:你还是觉得好莱坞不能理解功夫的内涵?
袁和平:他们理解到皮毛,理解不了精髓。功夫片在国外有市场,观众也爱看,但是这些功夫具体有什么内涵,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注重科技,不会把重点放在动作上。
潇湘晨报:相比好莱坞,泰国的功夫片近几年势头很猛。
袁和平:泰拳有泰拳的味道啦,不过说得不客气一点,泰国动作片也是模仿我们的拍法,在这个外壳下是他们的泰拳。我觉得功夫就像菜式一样,有成千上万种,韩国和泰国都有自己功夫电影的特色,可能之前不为人知而已。
大牌印象谈功夫时永远底气十足
在北京某影城的休息室见到袁和平时,他正低着头,默默地坐在沙发上抽烟。他把一包中南海放到小茶几上,身子佝偻着,又瘦又小,不像武术高手,像所有年近花甲的老人。
采访前工作人员交代,八爷普通话欠佳,说话断断续续,经常是采访时间就浪费在听不清、让彼此重复一遍的情况下了。但一开口,你发现其实八爷语速很快,有点小结巴,想急于表达很多想法。他很少哈哈大笑,顶多和善地向你咧咧嘴,却经常摆出教导弟子的严厉表情,而在遇到质疑性问题时,他则会拿出积淀了数十年的世故,狡黠一笑,那神态足以让对面的人泄掉气场。
八爷始终拒绝承认功夫片曾有低谷,或将走向没落,让你想起《梅兰芳》里倔强的十三燕。他睥睨好莱坞,说他们“只学了皮毛”;又鄙视泰国功夫片,称他们“模仿港片”。而说到国产功夫片后继无人,他又不悲观,“要一边拍片一边找有潜力的人”。采访结束,这位10多岁便进入电影界担任武师的老人长吁了口气:“我是极少并且也不习惯接受访问的,我还是更适合拍武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