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承泽
钮承泽好像是一个在光谱两极不断做着布朗运动的分子,不安、勤勉、大悲大喜。人称豆导的钮承泽是目前台湾最全能的电影人,他已经集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为一身。17岁主演侯孝贤电影《小毕的故事》成名,却走了和侯孝贤完全不同的道路。人生几起几落,最衰的时候整个世界都离他远去。而每次他跌到谷底的时候,却总有一道光能将他再次送到顶端。多年前,这道光是《小毕的故事》中的未来文艺之星、是《吐司男之吻》的偶像剧导演新秀、是《情非得已》的费比西大奖,而2010年,钮承泽凭借《艋舺》点亮了人生下半场的开幕礼。
采访前一天晚上,钮承泽在北京和朋友消夜很晚。第二天的拍片现场,豆导一脸颓相。喝了几口回魂酒后,豆导温暖起来,话也开始多了起来。说到拍《艋舺》时的感动,豆导甚至几度声音哽咽,泪水涟涟。如此不吝惜于剖白自己情感的人,要么是表演型人格,要么就是胸有块垒、情感黏稠到满溢。但他是钮承泽,他曾用如此绚烂的情怀讲述那些黑道少年的快意恩仇和残酷的青春,我们更愿意钮承泽的真诚正使他慢慢变成一个更柔软的人;一个“谦卑、打开、臣服”的人;一个深陷泥沼后,不断消除掉卑劣,进化得更纯粹的人。
我从来都不想成为侯孝贤
“如果说《艋舺》开创了台湾电影的10年荣景,一点儿也不过分。”当侯孝贤,这位公认的“台湾电影大家长”将如此盛誉送给《艋舺》的时候,钮承泽早已不是侯孝贤镜头中的“小毕”,这次,他是台湾“文艺复兴”的希望,他是名副其实、能拍自己“心中电影”的豆导。
《艋舺》在台湾超过3亿新台币的票房,不仅创下台湾国片史上首日最卖座票房,也是20年来首部挤进春节贺岁档的台产片。台湾本土电影再一次站上高地。在《艋舺》票房的强势带动下,台湾电影这个冷了很久的炉灶开始重新冒热气。
艋舺,位于台北市西区,是台北最早形成的街市,是一个因河运而开始发展的内港。 “艋舺”来自平埔族语,意为小船。“《艋舺》是一部有着黑帮背景、历史情怀的青春动作片;这是一段青春记忆,对友谊的伤怀与讴歌,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群人对梦想的追求。”这是钮承泽对电影《艋舺》的定义,他自己尤其喜欢最后一句。
因为17岁那年拍了《小毕的故事》,钮承泽通常被归为侯孝贤的门生。从小时候起,钮承泽便自知绝不会成为侯孝贤。“我从小尊敬侯孝贤、杨德昌,但在艺术上,我知道我不可能成为侯孝贤,我也从来都不想成为他。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但是不能活在巨人的阴影之中。”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