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法兰西大胜 金棕榈只为法国片闪耀?

 
神神叨叨的东方呓语式半鬼片《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摘得本届金棕榈大奖

 

  每年戛纳电影节的颁奖典礼,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今年,法国人似乎笑得过分开心了一点,他们用超过一半的奖项,高调地提醒着世界人民——戛纳是法国人的电影节。这就很有些奥斯卡的做派,难免让别人心里不爽。或许东道主并不在乎,毕竟,游戏规则是他们定的,要想玩,他们说了算。

  

别国影人当陪衬

 

  今年的获奖名单上,法国人几乎把重要奖项全占了,从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奖,到最佳导演、最佳短片奖以及最佳女主角。金棕榈得主看似一部泰国片,但片头法国投资公司的名字赫然在列。所以昨天晚上,新闻中心的法国记者都很高兴,别国记者难免有点沮丧。尽管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来戛纳的别国电影人都是陪衬,但法国人之前做得还没那么嚣张。

 

  今年的亚洲电影人很悲情,王小帅《日照重庆》一无所获;两部韩国片里,只有李沧东《诗》获得了最佳剧本奖。客观地说,尹正熙在片中的表现堪称完美,她的这个角色也绝对比朱莉叶·比诺什的要出彩。同样悲情的还有英国导演迈克·雷,他的《又一年》获得了5年来戛纳电影节的媒体最高评分,却铩羽而归。

  

评委主席看片少

 

  对于今年金棕榈的选择,媒体都很惊讶。评委见面会上,尽管记者们谨慎地选择词汇,询问蒂姆为什么会把大奖颁给这部片子,但可以看出,大家心里有些忿忿不平。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作为一个独立电影人,始终游离在泰国电影的官方体系之外,他的这部作品相对于他之前的《正午显影》《祝福》《热带疾病》等片来说,毫无新意可言。主题还是梦境、自然、性(包括他本身的同性恋经历),重复的世界观、松散的多点呈现方式,给人江郎才尽之感。

 

  令人崩溃的是,蒂姆回答说:“我喜欢导演呈现的话题,他从另外一种视角,我从没见过的角度,来诠释死亡背后的东西。对于总是在美国,用好莱坞眼光来看电影的我来说,像一个很罕见的美丽的梦。”原来,这位评委会主席从没看过阿彼察邦之前的影片,所以他喜欢这部电影,而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棕榈的归属。

  

内外标准有不同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一开幕就高调支持被关进监狱的伊朗导演加法尔·帕纳伊。不仅邀请他担任评委,还在开幕典礼上特意为他留了个空座位,放上他的名牌,美其名曰“支持拍摄自由”。不过依记者所见,戛纳之所以敢这么做,那是因为伊朗人民从来不来电影节捣乱——第一是路程太远,第二是对于伊朗相对封闭的电影产业来说,戛纳电影节不是什么要紧事。

 

  而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戛纳的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今年法国导演拉契得·波查拉的影片《法外之徒》因为涉及到敏感的阿尔及利亚独立问题,引发法国国内激进派人士不满,导致上百人游行。这部影片受到了影评人和记者的一致好评,加上是法国自己的电视台负责发行,获奖照理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据某位内部人士透露,考虑到国内激进派的态度,戛纳选择了明哲保身的态度,未给予其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