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暑期档影片扎堆 为孩子拍的片子太少

     


      7月6日傍晚,12岁的李婧薇跟随父母到成都王府井影城看电影。看着影片信息,一家人很难达成一致。眼下正在上映的10多部影片中,《枪王之王》《无人驾驶》等都市枪战片和感情片占了主要的放映场次,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观看的并不多。

  据统计,去年我国6月至8月的电影暑期档共收入17.3亿元,市场份额达到全年总票房的25.8%,已超越贺岁档一跃成为全年最火档期。但在其中,青少年观众的电影消费仅占30%。在这个因孩子放暑假而诞生的

  “暑期档”,孩子从来没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消费主力。

  问题在源头,影院“难为无米之炊”

  记者在成都各院线的暑假排片表上看到,从6月下旬到现在,影片均是动作枪战类和都市情感类唱主角。

 
 在这些影片之外,适合孩子看的电影很少。除了6月16日上映的3D动画片《玩具总动员3》外,只有汇集了快乐大本营一帮主持人的《嘻游记》、周星驰制作的《长江七号爱地球》和动画片《梦回金沙城》等三四部影片,稍微符合中小学生胃口。据悉,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还将有20多部影片密集上映,其中鲜见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影片。

  “放假10多天了,我就只看了《玩具总动员3》。”李婧薇无奈地说,在她要求下,爸妈答应带她暑假多看几场电影,但一家人总是在看什么上很难达成一致。“场面太火爆血腥的爸妈不让看,但动画片他们也看不进去。”

  “‘一拖二’的观众不容易讨好。”王府井影城经理卫小媛说,其实影院十分看好孩子和家长这个消费群,也争取在暑期多排一些孩子喜欢的电影。但今年夏天上映的新片太多,先后有40多部,让影院排片很成问题。“再说,片方如果不提供好的青少年影片,影院也‘难为无米之炊’。”

      定位不明晰,孩子需要类型片

  据了解,在“暑期档”概念鼻祖的北美,和电影制造工业体系一样成熟的,是片商们对于目标市场的精准细分及合理运作。之所以要提出“档期”概念,就是为了要因时因人制宜。

  因此,在北美暑期档,影院和片商的目标很明确:15岁男孩和45岁妇女是消费主力,基本上就是家长和他们的孩子。秉着为孩子“服务”的宗旨,主要是赚孩子的钱。

  紫荆影业中心策划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暑期档每月学生观影数不到四成,而在平时,这一比例仅为两成。“我们针对青少年观众的营销与宣传还是没跟上。”紫荆影业总经理李继青坦言,国内院线普遍未制定针对暑期学生的电影推广策略。对家庭观影这一暑期档最常见的消费群体,影院也没有相应的推出类似“亲子套餐”的优惠措施。

 川师大电影电视学院教师陆晓铭做过一项调查统计,不管在什么档期,内地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始终还是集中在20岁至40岁。就算是《玩具总动员3》、《嘻游记》这些主要为青少年准备的片子,在国内主要贡献票房的还是大人。在他看来,除了市场消费主体的相对固定性外,造成这一局面的另一个原因是:国产影片质量的参差不齐,也让很多家长不太愿意带孩子去看。

  “在目标消费人群不那么明确,儿童片、甚至是合家欢电影都不怎么多的内地暑期档,我们需要更多好的、真正意义上的类型电影,来满足一个整体消费群的分类需求。”陆晓铭说,如果中国的投资商和电影人也真正奔着

  “暑期”二字来运作,像实现票房过亿元的《喜羊羊和灰太狼2》这样的优质国产动画片,将不仅出现在春节,也会出现在暑期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