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丰富档期合理 中国电影:成长的喜悦


 

  正在全国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成为最近的热门话题。这部作品将创造怎样的国产电影票房新高还未可知,但当我们以此为端点,回望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的全貌时,则可以看到一幅生机勃勃、日趋成熟理性的产业发展景象。

 

  据有关主管部门介绍,截止到6月30日,已审查通过故事影片288部;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总收入48.4亿元,超过了2008年全年票房总和;全国新增影院149家,银幕596块,接近2009年全年的增长水平。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预测,今年全国故事影片产量有望达到500部,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有望冲击100亿元,全国新增银幕将突破1000块。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档期日趋均衡,结构更加合理

 

  按照以往经验,春节过后到暑期档之前的3月至6月,通常是电影市场的淡季。然而,2010年上半年,经过春节贺岁档井喷式增长后,3月至6月每月的平均票房仍然保持在6亿元左右——较之以往,这不仅是较大增长,而且进一步说明电影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趋于均衡稳定,科学合理的档期安排已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大势所趋。

 

  这种合理的档期安排,源自多方的共识与努力。由于目前我国影院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电影主管部门因势利导,安排档期;与此同时,不少制片发行单位也看到了所谓“淡季”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主动调整发行时机,利用传统“淡季”的巨大空间,创造了良好的票房成绩。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是电影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明显标志之一;影片分布更为均匀,票房落差逐步缩小,是中国电影市场理智成熟的重要表现。回望2010年上半年,共有8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有15部影片票房在1000万到1亿元之间,比历史同期水平大大提升。

 

  一个明显特点是,除了大投资影片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外,一大批中等投资规模的影片成批涌现,在主流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杜拉拉升职记》《越光宝盒》《全城热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决战刹马镇》《人在囧途》《海洋天堂》等影片的热映,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由大片垄断向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化发展转变,中国电影市场的种类结构正在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