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无论是拍片数量、票房收入和新建影院数量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快速发展期也是问题凸现期。“十二五”期间,如何解决影片数量和质量不对称的矛盾,如何从传统电影工艺向现代电影工业迈进,如何整体提升中国电影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摆在电影人面前的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我们在电影发展方式上做进一步的调整。
一是转变电影企业的经营理念。传统制片厂能否顺利向现代影业集团转变,这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决定着中国能否真正迈进世界电影强国的行列。随着电影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原先的制片厂纷纷升级成为集团公司,每个集团成立时都会强调自己要“突出主业”。什么是“突出主业”?就是要拍电影,谁也不敢说不拍电影,否则负责人轻者会被扣上“不务正业”的帽子,重者会被说成是“方向”有错误,毁了制片厂的前途,就是制片厂的罪人。于是没有好项目也上,明明知道赔本的电影借钱、贷款也拍,结果就是负资产增多,企业的包袱越背越重。有的制片公司只会向主管部门要钱拍“应景”电影,但那种电影多半进不了放映市场,市场决定影响力,你的电影是零观众,哪谈得上什么影响力,既做不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做不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其实,我们可以转变一下观念,电影公司不一定就要拍电影,五年十年不拍电影也没关系,可以做渠道、办电影频道,做主题公园,做后产品开发,做技术支持,做服务行业,等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把实力壮大以后再拍电影也不晚。
二是提升国产影片的品质。质量问题是中国电影的老问题了,也可以说是一大顽疾。2002年以后,国产片的生产数量都是逐年增加,制片数量增加了,但进入影院和观众见面的影片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2008年,406部国产片中公开上映的只有80部,2009年生产的影片是506部,但进入影院的影片只有83部,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多年。由于主管部门对每年国产片的上映时间有硬性规定,如果完成得好,会在影院的评级、奖励上给予倾斜,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应对目前国产片竞争力不高的应急性行为。于是有的影院就给国产片举办“集体婚礼”,搞“国产影片一日游”,就是一个应付。国产影片“能见度”不高,有人认为是我们的有效银幕数太少的缘故。其实,我们现在每年新增的银幕数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2009年每天平均新增1.7块银幕,今年新增的银幕数要突破1000块,但实际上进入影院的国产片数量并没有飞升,国产片的上映数量和影院数量并不会成正比提高,国产片的上映数量是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
现在国产片有三个毛病:一是原创性匮乏;二是同质化倾向严重,跟风现象泛滥;三是制作粗糙。如果这三个毛病不根治,再多的银幕也不是为国产片准备的,就会形成我们造好电影院等着放好莱坞大片的尴尬局面,等于是我们修好路,让别的国家的车来跑。
提高国产影片的竞争力要先从改变创作者的思路做起,我们暂时没有能力做视觉奇观,但可以用创意取胜。《功夫熊猫》这部影片能够成功,这里面的创意成分就占了很大的比例,“功夫”是中国元素,“熊猫”也是中国元素,但两个元素相加却变成了一部地道的美国人的电影,这让人既惋惜,又无奈。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我国社会发展目前正处于创新驱动阶段,创新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创新在电影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真正把它当作电影发展的出发点。
三是顺应数字技术的发展潮流。在新一轮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电影数字化浪潮中,我们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是的,我们新增了很多数字影院,但我们给这些影院提供了多少内容呢?有多少是我们本土艺术家的原创产品?我们现在都很羡慕《阿凡达》取得的成绩,殊不知这是美国电影艺术家几十年来对电影艺术和技术不懈探索的结果。
查找一下电影技术史的资料,就会发现库布里克在《2001年漫游太空》中制作出宇宙飞船的特技镜头,是在42年前;35年前,年仅32岁的乔治·卢卡斯为了使《星球大战》的视觉效果更接近他想象中的银河系战争,特意创立了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可以说这家公司把电影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史以来最卖座的10部影片,其中9部影片的特效是该公司制作的,目前在“工业光魔”从事各类技术研发的人员达1000人;22年前,罗伯特·特泽米基斯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已能将真人表演与卡通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16年前,他导演的《阿甘正传》将纪录片画面和汤姆·姆汉克斯的表演进行合成,营造出四任总统和阿甘交谈的生动场面;17年前,天才的斯皮尔伯格再造了侏罗纪时期的恐龙王国,霸王龙和迅猛龙等不同类型的恐龙像真的魔兽那样在银幕上追逐厮打,大到整个造型、骨架,细到皱纹、毛发,无不精巧逼真;11年前,沃泽斯基兄弟在《黑客帝国》中射出的“优雅的子弹”催生了一种崭新的银幕哲学;而被誉为“卡梅隆大帝”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早在20年前拍摄的《深渊》一片中,就不可思议地造出了一张“水脸”,他在19年前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由电脑数字合成影像的电影《终结者2》,液态金属机器人杀手能自如地变形,让人看了叹为观止,在他13年前推出的《泰坦尼克号》里,数字冰山、数字海洋、数字巨轮,这一切足可以以假乱真。这些杰出的导演之所以一直挺立在电影的潮头,有的甚至屹立几十年不倒,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身上具有的探索精神,他们一直在探究电影的未知领域,不断地开发电影的潜能,他们不仅是艺术家,更是世界电影工业的推动者!
而反观我们的优秀导演,像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他们虽然也拍出了具有市场价值的影片,但无一例外地是在传统的电影制作工艺里面打转,只是分享别人的制作经验,在他们的电影中,看不到由瑰丽的想象支配的绚烂影像。而从更年轻导演的作品里,我们也看不到他们用科技手段强化艺术表现、提升艺术魅力的潜能,长此以往,我们就永远停留在“中国制造”层面,离“中国创造”越来越遥远。这也难怪,现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拿3D教育来说,目前还没有一所正规的艺术院校有这方面的课程。我们迫切需要一支对新技术敏感,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创作队伍。因此尽快转变创作观念,尽快在艺术院校中设置相关的专业,在艺术家培养方案中加大新技术的比重,花大力气培训能够熟练使用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我们才不会再一次落伍!
四是尽快消灭影院建设空白点。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其中影院数量的猛增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各地掀起了一股投资影院热,据业内人士透露,沈阳一地就有24个建筑有电影院的规划,常州一地就有10个电影项目在开发,浙江新昌城区只有几万常住人口,但有 3个影院在建。现在的新建影院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里,以及经济发达地区。
问题是目前我们还有350座100万人口的城市几乎没有电影院,有近4亿城镇人口无法进影院观看电影,有些城镇的观众几乎十年没有看到一场电影了。是那些城市的观众不想看电影吗?肯定不是!是那些城市建电影院不赢利吗?恐怕也不是。2009年,广东大地院线在二、三级市场产出的票房就超过了亿元,这就是一个明证。现在政府对影院建设采取补贴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有了这部分国家引导资金的投入,势必会带动其他企业的投资热潮。但政府的补贴不要一碗水端平,要对当地的第一家影院投资者给予更多的鼓励,这样有助于消灭影院建设的空白点。原先在大城市建一个五个厅的影城需要1500万左右的投资,而据北京“今典集团”总裁张宝全的估算,投资二、三级城市的小型数字影院,70万元就可建一个影厅,280万便能建4个厅的影院,如果按照“今典”倡导的17.5元一张电影票,每天放映四场,平均上座率按30%算,那么一年票房就是300万元,当年就能够实现盈利,3年便能够收回成本。这可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投资商可以盈利,县城的观众能够与北京上海的观众同步看到大片,观众看电影难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五是分“三步走”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目标。现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渠道大致有四个:参加国际电影节、通过“北京放映”等活动进行商业性输出、境内外公司合作制片以及电影频道在海外的落地。中国电影能否像“中餐”那样受到欢迎,这要取决于中国电影整体实力的提升,恐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首先是可开拓的市场窄小,因为全球电影人实际上争夺的是那不到10%的市场份额;其次,中国影片缺乏市场竞争力,除少数大片和电影节获奖影片外,相当多的国产片缺乏打入国际电影市场的“软实力”,无法进入西方国家的主流放映渠道,大多局限在华裔居住区有限的范围内。
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可以分三步走:从制片合作的角度看,从合资拍摄国产片到国内资本入股好莱坞影片,再到入股美国电影公司;从类型发展看,从传统的武侠片到功夫片,再到战争(谍战)片;从市场拓展看,从两岸三地到东南亚市场,再到美国市场;从文化传播上,从表现中国特色到东方特色,再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而如何在电影中注入现代元素,如何体现人类的共同价值乃是中国影片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五年”,中国电影人如果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除旧布新,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辉煌,电影也将真正成为我国新的支柱性产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