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电影节海报
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2月1日向全球媒体这样勾勒今年电影节的轮廓:“与去年相比,新一届电影节规模小了些,但与此同时它变得更加大胆,我们发掘出更多的新人新作,并开始寻找3D与艺术电影的结合点。”
距今年第61届柏林电影节开幕还有9天,按照惯例,电影节主办方1日在德国联邦政府新闻局新闻发布厅举行媒体吹风会。400多名记者早早来到发布会现场,希望捕捉到新一届电影节的独特之处。
科斯里克说,今年将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400部电影参展或参赛,规模与去年60周年大庆相比“略有减少”。不过他强调,有61年历史的柏林电影节早已超越了“以数字论英雄”的阶段。
当文艺遇到3D
科斯里克说,柏林电影节从没像今年这样如此突出3D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22部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中就有两部是3D电影。一部是德国电影大师维姆·文德斯的《皮娜·鲍什》,这位曾执导《柏林苍穹下的》的“德国新电影运动”领军人物将独特的镜头语言和3D技术相结合,表现了已故德国传奇舞蹈家皮娜·鲍什的艺术人生。
另一部3D影片名为《夜的故事》,出自法国著名动画片导演、国际动画电影协会前主席米歇尔·奥塞洛之手。它是本届唯一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动画片,也是柏林电影节史上第一部参与角逐最高奖金熊奖的3D电影。
在特别展映单元,上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德国导演维尔纳·赫尔佐克将带来自己的3D纪录片《被遗忘之梦的洞穴》,影片将让观众亲临法国南部的人类古老洞穴,以全新方式体验隐秘而惊人的史前文明。
“这3部影片都在告诉人们,你完全可以在艺术电影里运用3D技术,”科斯里克说。
为新人新作搭台
对于初出茅庐的电影人,柏林电影节向来不吝惜掌声。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红高粱》夺得最佳影片奖金熊奖,成为他个人的重要转折,也标志着中国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科斯里克说,今年,柏林电影节在鼓励新人新作方面走得更远。
在入围22部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中,导演处女作多达5部,其中英国男演员拉尔夫·法因斯执导并主演的《大将军寇流兰》(前译《科利奥兰纳斯》)十分引人关注。法因斯主演的《英国病人》和《辛德勒的名单》都曾获得奥斯卡奖,他本人也凭借这两部影片获得奥斯卡奖提名。此次他将莎士比亚晚年的同名历史悲剧搬上银屏,试图由此开始自己的事业转型。在柏林电影节上,他的这部处女作将举行全球首映。
另一部令人期待的处女作是美国导演J·C·尚多尔的《商海通牒》,讲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一家投资银行一天内发生的故事,表现了巨大利益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以此探讨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
科斯里克告诉新华社记者:“去年柏林电影节规模非常大,有人甚至担心它过于庞大了。现在我们重新启程,回归起点,试图找到一些不同的新导演和电影制作人。要知道,如果今年你已经61岁,我想你也会选择多帮一帮新人。”
亚洲电影怎么了?
当天新闻发布会上,不止一家德国媒体向主办方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年电影节,为什么中国和亚洲的电影这么少?
往年中国电影“组团”参加柏林电影节,而今年没有一部华语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从主办方迄今公布的影片名单中,人们只能找到3部来自中国大陆的电影,分别是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展示我国艾滋病感染人群生存现况的纪录片《在一起》和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其中,前两部影片分别入围新生代单元和全景单元,《赵氏孤儿》则只参加特别展映。
这一局面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在第60届柏林电影节上,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和王全安的《团圆》两部中国电影参与角逐金熊奖,《团圆》还获得银熊奖最佳编剧奖。
即便将范围扩展至亚洲,情况似乎也不乐观:只有一部名为《爱,不爱》的韩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而去年,这个单元的亚洲电影多达5部。
对于这一现象,科斯里克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中国影片只是与过去相比显得少而已,属于正常的起伏,人们大可不必对此“过度解读”。
“数量减少和中国电影界无关,只是今年一个特别的状况,我想明年的情况会大不一样,”他说,“我们和中国电影依然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们也非常想念那些中国的朋友们。”
科斯里克说,虽然今年亚洲电影少了些,但柏林电影节依然有不少亮点,比如将在10日放映的开幕影片、已获得10项奥斯卡奖提名的《大地惊雷》。
问及为何选这部美国片开幕,科斯里克说:“这是一部劲道十足的西部片,但它最抢眼的部分不是硬汉和牛仔,而是一个为父报仇的女孩。这可是典型的柏林电影节风格。你知道,我们一直喜欢突出女性,展示女权。”
第61届柏林电影节将于2月10日至20日举行,分为竞赛、全景、短片、新生代和新电影国际论坛等单元。去年,柏林电影节共售出门票28万多张,再加上记者和嘉宾赠票,总共30万人次参与各电影展映和论坛活动,是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电影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