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
巩俐
继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颗粒无收之后,中国电影在戛纳上再次成了打酱油的。以文艺和品位著称的三大电影节相继将中国电影拒之门外,这至少说明,二十来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拿奖,在国内赚钱的电影模式似乎终于走到尾声。
其实,也不能不结束,从这个世纪以来,中国导演集体奔向商业片,这必然意味着和三大电影节越走越远,谁抛弃了谁,并不重要。今天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足够电影人们放开了玩儿,所以,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样把这些钱留下来,不要被外国片赚走。
名和利,鱼与熊掌
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样,华语电影被三大电影节接连拒之门外。这对于早把三大电影节当成自家后院的中国电影人们来说,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和纯粹的名利场奥斯卡不同,三大电影节总是试图在保持着一点儿文艺腔,这或许是欧洲贵族们对于美国暴发户的一种对抗。一个居高临下的藐视姿态,虽然并不显得多么有力,但多少能让欧洲老爷们在美国人面前还有一点点仅存的尊严,因为暴发户总是没文化的代名词,虽然贵族老爷的文化也未必强到哪儿去。
在商业时代之初,中国人还没有现在这种笑贫不笑娼的“觉悟”,虽然行动上一切向钱看,但表面上,还保留着一点儿传统时代对金钱的高傲,特别是在文艺上。所以,当二十年前,中国电影奔赴三大电影节的时候,在商品大潮中还有那么一点儿矜持的文艺青年们,和欧洲贵族老爷们一拍即合,因为他们一样郁闷,虽然郁闷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郁闷的对象显然类似。所以,虽然在奥斯卡上从无战绩,但在三大电影节上,二十年来横扫天下,无人能及。
这种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达到巅峰,中国元素在全世界面前疯狂了一把。但是高潮之后总是曲终人散的结局,这是不变的规律。
于是,中国电影开始集体打酱油,在三大电影节上只能当个路人甲乙丙丁的角色。
这是谁的问题?
实际上,从这个世纪初开始,中国电影就走上了一条和三大电影节不同的道路。电影是名利场这固然不错,但需要明白的是,欧洲贵族老爷们眼中第一位的,显然是名,反而对纯粹的利有着天然的排斥,这和他们传统的骄傲有关,也和他们在商业时代的落寞有关。
中国导演们终于抛弃了名,转而向利低头。第一个,应该是张艺谋,最后一个,则是姜文。
退出文艺,转向商业的中国电影,理所当然要和三大电影节分道扬镳,这本就是鱼和熊掌不能得兼的选择题。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