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票房不俗成黑马 制作水准今非昔比

《宇宙英雄之超银河传说》海报


  “没想到我们也做了一回《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 ”“80后”的赵先生上周末与两位学生时代的好友特意前往影院,观看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奥特曼”电影《宇宙英雄之超银河传说》。他表示,几个男生结伴看电影是不常有的事,看的还是少年时代的经典“奥特曼”就更特别了。

 

  除了“80后”观众,小朋友们对于奥特曼的支持更不遗余力。在大小观众的合力捧场下,《超银河传说》首周末票房不俗——打了45年怪兽的奥特曼为何还能得到观众青睐?

 

  “奥特曼”上映票房不俗

 

  在赵先生看来,看大银幕版“奥特曼”犹如模仿了一遍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几位科学宅男的爱好——被观众昵称为“谢耳朵”的男主角为看儿时经典 《夺宝奇兵》的21秒加长镜头首次公映版,不惜和几位同好在影院外大排长龙。赵先生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上周五起在内地院线上映以来,走入影院观看《超银河传说》的观众除了预设中的儿童和家长外,“70后”、“80后”年轻人成为另类主力,让“奥特曼”以黑马姿态杀入票房排行榜。

 

  据影片发行方发布数据显示,《超银河传说》13日上映当天国内票房达近300万元,周六、周日单日票房均超500万元,首周末全国总票房达1300万元。这一成绩刷新了日本影片在中国上映的首周票房纪录,其最终票房也有望打破由《多啦A梦》创造的日本影片在中国上映纪录。

 

  制作水准进步今非昔比

 

  奥特曼系列作品从诞生至今已有上百部电视剧场版,电影也有三十部之多。作为史上最成功的科幻题材特摄片,在许多观众记忆中,奥特曼们只要穿上特别制作的服装、戴上冷峻不变的面具,就可以45年如一日地完成他们的事业——挑战、击败各种各样的怪兽。

 

  奥特曼版权方有关人士介绍,作为真人戴皮套演绎的特摄电影,从制作层面来看,奥特曼前期作品难免显得有些粗糙。从2004年开始,奥特曼电影的制作大量引入CG特效等尖端技术,这使奥特曼作品的视觉效果有了极大提升。现在的奥特曼电影与当年的奥特曼剧场版已不可同日而语。从观赏效果来看,作为奥特曼诞生45周年特别纪念的《超银河传说》就更像是好莱坞科幻大片,而它也确实是由日本圆谷公司联手华纳兄弟共同制作的。

 

  “怀旧”不是一次性消费

 

  《超银河传说》的热映改变了业界对于“奥特曼”型电影市场定位的认知和预期。事实上,在日本和其他国家,奥特曼并非局限于儿童市场的品牌,不少时尚类、流行类甚至科技类活动都会搭载奥特曼形象进行。随着奥特曼品牌的成长,其电影作品也更加注重故事设计和前端科技的运用,让很多年轻人在十几年后再度“回炉”成为奥特曼的追随者。他们在透过大银幕回顾儿时英雄梦想的同时,更惊奇地发现,现在的奥特曼与儿时记忆中的宇宙英雄相比,无论从品相还是故事设计来看,都有很大变化。去影院看“奥特曼”,也就不再是怀旧性质的一次性消费。

 

  对此,上周末为《超银河传说》在中国上映造势来沪宣传的日本圆谷公司总裁大冈新一坦言,真人戴上皮套进行演绎的特摄电影,可以算日本电影业的独创,“奥特曼”系列就是其中突出代表。但随着CG技术的发展,“奥特曼”也没有固守特摄影片“皮套面具”的窠臼,“不放弃传统的同时借鉴新技术”使得“奥特曼”在诞生45年之后,仍然保持活力。

 

  面对45年间在不变中变化的奥特曼,国内电影从业者也许该思考:中国电影也曾有过不少经典形象、独门拍摄方式,如今,奥特曼还在打着怪兽,它们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