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军事经典影片《大决战》

  

  八一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的电影《大决战》至今仍被誉为“空前绝后”的军事鸿篇巨制,影片包括三部6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也可以分别独立成篇。电影投资高达1亿,动用的军队超过500万人,对于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立体描写,让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景式的战争巨片。将众多人物及复杂场面进行鲜明的刻画,也让它受到各界追捧,先后获得百花奖金鸡奖等奖项,如今仍有不少军事迷为之动容。

  

导演李俊:我是一个“自问自答”的民主导演

 

  作为国产军事大片的标本,《大决战》三部电影各有一个首席导演。作为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唯一老导演,[李俊]成为《大决战》的总导演,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这部电影的质量。

 

“国家订货”--我绝对有信心!

 

  八一厂的领导决定让我拍这部片,因为他们相信我可以胜任。有人说要去上海找老导演,要不要在军队里找一个导演,最后大家研究决定,《大决战》全部用部队演员,指定我当总导演。叫我干,我就干,当时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我有自信。一个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这样才敢想敢干、敢打敢拼、敢比赛,不相信自己就等于零。

 

  战争的风格,你知道什么是军事吗?那就是流血的政治,故事性必须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就像我的《回民支队》,在生活上是真的,但在艺术上不一定是真的,《大决战》要真实到参战双方都能认可。

 

  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当政治解决不了问题时就要采取军事,强迫你来办事。枪、炮、飞机,我们什么都有,各野战军的装备差别大,要调查研究。《大决战》基本上把海陆空全都用了,大概花了一个亿。有人说《大决战》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因为它动用的兵力、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庞大,没有一个电影舍得花这么多钱,拍《大决战》的钱是军委批准的,不是我自己随便能拿到钱的。花钱都有会计,他们都按照事情的不同一笔一笔专门记好。

 

艺术也要有创作的民主

 

  《大决战》拍摄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因为把文史剧本讨论完后,又开始写导演台本,再之后又在一起研究,研究好了就按剧本拍,如果拍摄中有问题了,再回来研究,再改再拍。几个首席导演都是跟我合作过的,[杨光远]是我导演的影片《归心似箭》的摄影,[韦廉]是《归心似箭》的副导演。

 

  三个首席导演都跟我关系非常好,如果关系不好就没有办法工作。关系怎么能够好呢?开诚布公,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我们中间不存在想要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我为什么写一个“自问自答”?当时我想了很多问题并自己做出了回答,如果想到新问题,也马上加进去,然后把这个东西交给我的三个首席导演来看。自问自答就是让他们来看看行不行,我不能强迫他们,不是我怎么说,你们就一定要怎么做。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是正确的,就按照我的来,如果觉得不对,就提出意见一起商量。我所有拍过的电影,都是与摄制组的人员把剧本研究得很清楚了,然后才开始拍摄的。大家伙拍的时候,事前已经讨论过了,实际工作时意见就少了。

 

  艺术也要有创作的民主,比如说,你的意见打5分,我的意见也打5分,你说说我用谁的?我用你的,不用我的,因为我们都是5分。用你的有好处,人家以后有什么意见都给我提,我就可以集中大家的意见。有人说创作上是导演中心论,这不是自己能规定的,要拿实际工作表现证明自己是中心,叫人家听了心服口服。

 

  比如摄影就不一定要听导演的。有时候选外景时,摄影选了一个,我也选了一个,他说那个好,我说这个好,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听他的吗?我可能听他的,因为整个环境的气氛都要靠他来把握,他能更专业地利用光线,云彩的变化衬托出某个场景,比如我们要拍一个晴天,如果没有白云就显得很冷。于是我们大家都等着,等到云慢慢飘过来了,我们就喊开拍。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