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刘奋斗坚称《假装情侣》不是自己作品
在6月24日公映的《假装情侣》中,刘奋斗被悄然加注着“前期导演”的头衔,并坚称“我不承认《假装情侣》是我的导演作品”,而该片总监制刘沙白则指责其“性情太偏执、易暴躁、不易沟通”;无独有偶,就在6月16日,《肩上蝶》导演张之亮突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拂袖而去,宣布退出影片的一切宣传工作,只因影片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从120分钟被剪到90分钟,直到6月21日,张之亮与发行方高军依然僵持不下,后者甚至撂出“不做发行”的狠话……矮油,到底怎么了非搞得鱼死网破?导演与制片人到底谁才有发言权?是如张一白所说“谁牛听谁的”?还是如贾樟柯所言,“一切按合约办事”?
“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想说一句算是激励自己的话,就是我的电影拍得还不牛,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说三道四了”,在接受采访时,刘奋斗无奈中略带赌气的回应道。《假装情侣》是他在《绿帽子》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之后首部走上大银幕的电影,只是“原本是想模仿《当哈利遇见莎莉》”的片子硬是被改成了现在的中国版《我的野蛮女友》。出乎意料的是,上映以来却好评不断,被评为“精致的华语都市爱情片”,但刘奋斗依然撇清关系,“不管卖得怎么样都跟我毫无瓜葛”。
同样引发了轩然大波的还有《肩上蝶》,不过导演张之亮选择了言和
与刘奋斗的执拗相比,张之亮最终选择言和。6月21日,他发布微博,“每个电影的参与者都希望见到好结果,不管最终公映哪一版,导演更应尽力配合支持。”而就在6月17日他还在微博上坚定立场,“请相信我会坚持电影信念,也不由得我轻率、轻易放下原则,接受不属于意愿的创作安排,这等同出卖所有信赖我的工作人员的心血成果。”高军则用“决绝”来形容此举,“如果导演真的不能接受我们建议的版本,也可以不再发行。”
这是两场“只有现象、没有真相”、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不仅围观者一头雾水,即便是当事人自己恐怕也很难厘清到底是谁对谁错,但物伤其类,各路人马早就不淡定了。
日前业内人士陈励志发布微博说,“在电影这个行当里,最大的潜规则是让步。为别的影片让步,为渠道让步,为投资方让步,为发行方让步,为导演让步,为牛逼演员让步,为牛逼媒体让步,为牛逼背景让步……在任何一次多方角力中,总是最有话语权而不是正确的那个主导一切。”这种悲催的让步立刻得到了导演张杨的响应,“让步到最后,还是我们最初想拍的那个电影吗?”而导演何平则提倡向北野武学习,“自己做电视栏目,用做节目的钱拍自己的电影,用做节目的号召力去影响发行人和观众。”
这场原本是“家务事”的纷争迅速升级为导演与制片人的话语权争斗,一部电影到底该听谁的?谁才有最终剪辑权?导演与制片人该怎样分工?该怎样规避类似纠纷?出了问题怎么办?其实在早期好莱坞,此类例子也不胜枚举,尤其是剪辑权之争、制片人与导演之争、原著与导演之争……且先看看好莱坞大师们都是怎么斗智斗勇的。
上一页123...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