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彻到陈可辛:改变武侠电影的关键人物

胡金铨的《侠女》让世界认识武侠


  由陈可辛执导的《武侠》近期正在热映,这部以“科学武侠”概念冲击固有武侠电影体系的创新之作,引起了各方对近年来华语武侠电影潮流的探讨热潮,而它对新武侠电影开山之作《独臂刀》的致敬和邀请《独臂刀》主演王羽重出江湖,似乎让人看到了在《武侠》里,武侠电影完成了一个令人感慨的大轮回。

 

  在此,我们有必要回溯中国新武侠电影的断代史,且看中国新武侠电影如何在数十年间从张彻的开山之作《独臂刀》走到《武侠》。

 

武侠: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秘密钥匙

 

  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这样描写《侠女》中的一幕打斗高潮戏:“那绝非普通的打斗场面,他们离地二十尺,在半空翻腾旋转,偶尔短兵相接。侠女纵身一跃,犹似蜘蛛般穿插于竹林之间,伺机俯冲将猎物杀个措手不及。除了出现空中飞人般的特技之外,这段武打戏的拍摄与剪接竟然敢于采用不透明手法,虽然每一画面构图都经细心设计,但剪辑后镜头都变得稍纵即逝,高手的出色武艺仅能管窥一二,其感染力之计算精确,相信爱森斯坦与黑泽明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

 

  《侠女》后来获得了第28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也是从这部影片开始,“武侠片”作为一个片种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昆汀·塔伦蒂诺从香港武侠片中吸收大量营养,直到《杀死比尔》仍在向武侠片致敬。李安的《卧虎藏龙》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片,也不是偶然的,武侠片在许多人眼里自有无以言说的魅力。

 

  一般意义上,1925年的《侠女李飞飞》被视为武侠片的发轫,直到三年后大获成功的《火烧红莲寺》出现,“武侠神怪片”潮流蔚为大观。这时的武侠电影,是中国历史文化、叙事传统和电影技术相互碰撞的产物,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当时好莱坞动作电影的刺激。既是初次试验,自然容易走极端,《火烧红莲寺》引发的热情很快把第一批武侠片推向了光怪陆离的邪路上,当时的左翼文艺评论家指斥它为“封建的小市民文艺”。1932年,当时的国民党内政部和教育部合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宣布严厉禁止,第一代武侠片就此偃旗息鼓。

张彻《独臂刀》海报


张彻与胡金铨:开创新武侠世纪

 

  如同侠客精神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不死,武侠电影在受创后也愈发期待新的英雄诞生。1949年到1979年间新派武侠片的崛起,不能不提两个名字:胡金铨张彻

 

  自认对武术“一点都不懂”的胡金铨,对中国古典文艺有着很深的造诣。1964年执导处女作《大地儿女》之前,他早已开始对新世纪的武侠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思考。其后的30年间,胡金铨一共执导了《大醉侠》《龙门客栈》《侠女》等12部武侠片,法国电影人奥利维亚·阿萨亚斯总结说,胡金铨的职业生涯是一部“一个作者遇到一种类型的历史”。从胡金铨开始,武侠电影这一过去不入智识阶层法眼的市井末流片种,具有了文化艺术视野中的广度和深度。

 

  同样是1964年,张彻完成了他的武侠处女作《虎侠歼仇》,该片被看作是“新武侠世纪”的开山之作,而将“新武侠世纪”推向高峰的,则是他三年后执导的《独臂刀》。《独臂刀》在香港公映后首次突破了100万票房大关,张彻因此获得“百万导演”的称号,主演王羽更是成为新武侠电影时代第一位超级巨星和整个六十年代华语电影首席武侠小生,此后他又主演了58部武侠动作电影。胡金铨的《大醉侠》和张彻的《独臂刀》被视为“新武侠世纪”的两面旗帜。

 

  张彻的武侠片在与胡金铨比较时经常被认为思想性稍逊一筹,但不得不承认,以《独臂刀》、《报仇》《马永贞》《洪拳小子》、《五虎将》为代表的张彻作品充满了雄性荷尔蒙,英雄气概和男儿血性充斥片中,他着力刻画的义薄云天的男性友谊和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阳刚、血性、硬派,是张彻的招牌,决然不同于胡金铨空灵、哲理味十足的禅意境界。或许正是这两位武侠巨擘的两极分化,极大地拓展了后世武侠电影的精神蕴含和文化视野。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时光网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以及认同文中所述皆为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