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之外的选择 京城艺术影院市场渐成气候

艺术片《碧罗雪山》在京城成热门

 

  暑期档是电影赚钱的黄金档,然而《变形金刚3》四天四个亿的票房令同期十多部国产电影不得不下线休战,进而所有商业院线的黄金时段都被《变3》独霸。这边“汽车人”气势汹汹,那边“哈利。波特”即将虎视眈眈,市场被商业大片彻底“绑架”。然而,大鱼大肉吃多了会腻,大片大腕看多了也烦。不想看大片的观众怎么办?为此,记者走访了京城三家艺术影院,发现这里并非想象中的门庭冷落,而是正在成为非主流影迷的聚集地。 


  影院 


  三家艺术定位有别 


  “走,去小西天看电影!”这是京城老影迷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所说的“小西天”指的就是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自1958年建馆以来,中国电影资料馆已经收藏了3万多个电影拷贝,除了国产电影,还有大量国外优秀影片,这些珍贵的资源是在全国其他任何一家影院都找不到的。“因为是国家文化机构,电影资料馆并不做商业放映,所有的放映均属学术观摩性质,目的是开阔学术研究的眼界,促进电影专业工作者提高创作水平。每周四、周五晚,我们常规放映的都是没有进入国内商业院线的国外电影,其中既有艺术电影,也有优秀的商业电影。”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孙冬梅介绍说,“2008年,我们对艺术影院进行了重新改造,从原来900人的单厅影院变成了现在‘一大四小’的多厅影院,为影迷提供了更好的观影环境,放映场次也增加了。”在这家影院的观众席里,记者还见到了不少“银发影迷”,“我们的放映已经有十五年了,观众中有一部分是从开始一直追到现在的,不少是已经退休的中老年观众。所以我们在排片时也会特别照顾这类观众的口味,不定期做一些怀旧主题的影展,比如曾经举办过的周璇、孙道临等老一辈电影人和艺术家的电影回顾展就很受欢迎。” 


  如果说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是老影迷的聚集地,那么位于798艺术区内的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艺术影院则是文艺青年的天堂。走进这个改造自上世纪50年代旧厂房的艺术中心,新锐与前卫的现代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展览,有教育项目,有艺术活动,也有充满个性的艺术商品和美食。和电影资料馆大规模介绍国内外经典影片不同,UCCA艺术影院要小众得多,仅有的一个影厅只能容纳100多人,以至于人多的时候,不少观众就直接坐在过道的台阶上。“我们的放映主要分三大板块:独立、经典和先锋。”UCCA艺术影院主管谢萌介绍说,“中国独立电影放映和电影大师回顾展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先锋系列则包括一些实验电影、舞蹈电影和艺术录像,更加小众。” 


  和电影资料馆的学术性质以及UCCA的非营利不同,2009年年底开业于当代MOMA的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走的是完全市场化的路子。艺术电影的放映在这里不再仅仅限于每周一两场,而是进入日常化的滚动排片。对于艺术影院的定位,节目与市场推广经理吴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我是不太同意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这样简单的分类方法,但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商业影院,我们还是用了艺术影院的说法,如果更准确地说,我们其实是个‘非主流’的影院。很多一般商业院线不愿意上映却又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小众电影,都能在这里得到礼遇。我们还有一个专门介绍青年导演新作的单元,每个月放映一部,这是最受欢迎的。”和那些充斥着爆米花味儿的商业影院不同,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从外观看就像一个艺术品,一层是小型电影书店专营电影书籍及海报,二层是电影图书馆和借阅室,有各国的电影杂志、书籍及大量原版DVD供会员免费借阅,紧邻影院还有一家咖啡馆供观众消磨时光,“电影院应该不仅仅是看电影的地方,而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给人们提供一种生活方式。” 


  正是这种时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小资”成为这里的忠实会员。 


  观众 


  人群越聚越多素质越来越高 


  经营一家艺术影院难度有多大,吴靖在影院开业之初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北京的观众对艺术影院充满热情,而且他们的素质很高,很多影迷对电影的认识甚至不亚于专家。当然,这种素质几乎都是靠着盗版碟培养出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观众走进艺术影院,用大银幕培养他们对艺术片的观影习惯。” 


  谢萌对2007年UCCA刚开始放映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因为放的都是一些独立电影或是实验电影,所以观众一开始并不太接受,“有一次我们放映纪录片《马大夫的诊所》,片长达到三个半小时,很多观众中途退场。但是,随着一轮轮放映的累积,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一是观看这类电影需要一定的视觉训练,观众们的欣赏水平在一次次看片中慢慢发生着变化,二是我们的定位很清晰,所以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会逐渐聚集起来,成为固定的观众群。”去年全年,只有一个厅的UCCA放映了200多场,观影人数过万。 


  都说艺术电影没有市场,但最近,一部以滇西少数民族为背景的小成本艺术片《碧罗雪山》在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上映时甚至出现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奇观”,没有花一分钱的宣传费,单凭网站、微博的口碑效应就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连导演刘杰都觉得十分意外。“影片从4月中旬开始在我们这儿放映,一开始上座率就很高,从第三场开始就场场满座,需要提前在网上订票。影院数次追加放映场次,仍有许多观众嚷嚷着买不着票。目前为止已经放了20多场,这个月还要再加映。”吴靖告诉记者,“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京,喜爱艺术片的观众其实不少,只要有好电影提供,他们甚至会自发地在微博上帮我们宣传。”凭借“非主流”的定位和别具一格的观影环境,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开业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已经拥有了6000多人的会员数量。 


  艺术影院的票价,比一般的商业大片要便宜。在电影资料馆,二十元一张的价格几乎只有商业院线电影票价的三分之一。独特的学术氛围加上低票价,让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和电影从业者成了这里的常客。而在非营利的UCCA,收取的费用甚至更少,“我们收取的费用是无法支持基本运营的,但对培养良性运转的市场很重要。观众已经习惯了看免费电影,这对放映市场是有害的。”谢萌解释说。 


  在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虽然也有《变形金刚》这样的商业大片上映,“但商业片的票房反而不如票价低的艺术片,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观众已经认可了艺术影院的定位,养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吴靖表示,“我们这个影院首要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推动电影市场的多元化。” 


  电影 


  艺术片片源明显不足 


  与观众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片源的匮乏,这让负责排片的吴靖很头疼,“在香港,我们也有一家艺术影院,但那边的资源要多得多,什么片子都能放,但在北京,为了寻找一部能够公映的好片子,真是费尽周折。”去年一年,百老汇独立放映的艺术片共有140多部,其中只有12部国产新作,其他都是经典老片或国外影展的片子。对此,吴靖也很无奈,“国外影片引进受到数量限制,国内青年导演的优秀新片又实在太少,不瞒你说,现在按一个月一部排下来,我们的青年导演单元目前只能排到今年11月,之后放什么还没着落呢。”为了弥补空出来的档期,吴靖不得不选择一些带有文艺气质的商业片甚至是《变形金刚》这样的商业大片来放映,权当是曲线救国。 


  这样的烦恼谢萌更是感同身受,作为一家“死硬”的艺术影院,UCCA是绝对不放映商业电影的,但可供放映的艺术片片源明显不足。在谢萌看来,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缺少良性循环,“一个理想的体系是,有人愿意投资,有创作者去拍摄,有良好的回报,如果有这样的体系建立起来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片能拍出来,我们的选择就会越来越多。”另外就是政策的问题,“有些片子我们是拿不到的,没有那么大的自由选择权力。而且作为一家非营利的艺术中心,放映成本也是一大问题,这不是靠十五块钱一张票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艺术文化或教育方面的基金支持。在国外,非营利的影院基本都有税收、地方政府资金方面的资助。有些国家还会将商业影院的票房收入,投入到扶持小型艺术影院上。” 


  虽然受到政策上和资源上的种种限制,但艺术影院仍在想方设法地为观众提供他们喜欢的内容。“去年年底,我们就和电影资料馆合作,策划了阮玲玉电影回顾展,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加上我们的策展和宣传优势,合作很成功。此外,我们还和各大使馆、文化机构有密切的合作,举办了法国电影展、欧盟影展、瑞典影展等,都很受欢迎。这个月,我们马上就要推出王全安导演作品展,不仅可以让观众近距离和导演交流,还能一睹传说中的柏林电影节‘金熊’、‘银熊’奖杯。”吴靖认为,要做好一家艺术影院,策展已经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即使是同样的片子,你如果能够以不同的主题或形式介绍出来,给观众的感受就会是全新的。” 


  这一点,孙冬梅也很认同,“从电影资料馆的角度,我们既看重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也要引导大家艺术地去看电影,通过不同主题的编排、活动以及专业人员的讲解、互动,让影迷们不仅看到电影,对电影以外的文化背景也能有更好的了解。”UCCA在这方面则走得更远,不仅有定期的交流和讲座,还策划了很多让影迷亲身参与的工作坊活动。“马上我们要做一个‘16毫米电影胶片拼贴工作坊’的活动,通过剪切、上色、蒙版……把未死的胶片剪开,再缝合回去,使它们重获生命。” 


  虽然京城的艺术影院已经网罗了不少人气,但谈到艺术院线,吴靖仍是摇头,“这个话题太大了,现在很难讲,我只知道观众对好电影是有需求的,而且这个人群在不断扩大。”在被问到是否会考虑在外地开分店时,吴靖很认真的沉思了几秒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可能会有。如果确认了的话我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