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笑称华表奖是个主旋律奖,自己以为得奖的应是刘之冰
第十四届华表奖在8月28日晚上落下帷幕,以往在此时用来形容此情此景的形容词,比如“圆满”、“成功”,都派不上用场了。用唐国强“点醒”刘德华的话来说,“我演过很多一把手,知道最重要的就是搞平衡!”于是,由广电总局主办的华表奖又正常地走完过场,300名华语影星捧场、“分猪肉”的发奖态度,让一个国家级奖项变成了由政府组织的一次业界大联欢。把华语电影按行政区划分、用三个影帝、三个影后、三个优秀导演、三个优秀编剧、十部优秀影片证明,华表奖跟世界上任何一个以竞赛、评比为目的的影视奖项从本质到表象都毫无一致;金鸡、百花被指责过一届又一届的“双黄蛋”特色,在华表奖顺理成章下成了一窝蛋,它以一种中国特色的方式无差别地表彰了一批首先不以百姓认知度和接受度为评判标准的华语电影,至于电影艺术造诣、制作水准必然存在的高低之别则被人人有奖的潜规则一概模糊,就像主持人的串词,华丽慷慨,但说了跟没说一样。
一窝蛋是华表特色 奖项划分不合“常理”
在红毯仪式前,解说员就向红毯上的来宾介绍,华表奖没有最佳只有优秀;其实在05年就有过类似的争议,当时负责颁奖礼总策划的江平说过:“华表奖许多奖项出现并列情况,根本就是评奖章程上规定的。华表奖评选章程明确注明了各奖项的名额分配,比如优秀故事片奖10部、优秀导演、男演员、女演员各2名等。”有记者在开奖前得知优秀故事片会有十部时大吃一惊,结果如期而至:仅仅是内地制作的提名电影就有20部,尽管两年举办一届会导致入围片量累积数量比其他同类评奖活动更高,奥斯卡最佳影片也曾扩大入围片量以致最佳影片候选有十名之多,但它并未放弃“最佳没有之一”的基本认知;把一个级别的奖项大批量地复制、派发,削弱竞争的残酷色彩,也让这种荣誉的说服力大打折扣。
还让人看不懂的,是华表奖的奖项划分标准。金像奖、金马奖也好、威尼斯、戛纳也好,基本以电影制作的分工或类型来规划奖项,华表奖的政治背景在和中国的政治气候以及电影创作方式的变化有所结合后,出现了按行政区划分-如优秀合拍片、优秀境外华裔导演、编剧、男、女演员等难以归类的奖项,另外,电影类型的划分也并不完全符合约定俗成的方式,以至于《鲜切花栽培技术》、《农村防范诈骗尝试》这种科教节目和《阿凡达》放在一个时段颁出,观众们都笑了。
得奖电影大多无人知 葛优:华表定位是主旋律电影
一位作品刚得了奖的制片人并不兴奋,他在微博上直言奖项“是内定的”,他的作品从来没在电影院里出现过。《建国大业》拿下优秀编剧奖,韩三平自称“很意外”,记者室里嘘声一片。入围作品或影人无论提名或获奖结果无一例外搭配几部政府主导打造的主旋律电影,结果唯一的悬念不过是“《飞天》组合《建党伟业》或《杨善洲》组合《建国大业》。”因为《钢的琴》获得优秀导演新人奖和优秀影片奖的张猛也许也是没参透个中规则的得奖人之一,以至于开口先“感谢政府”。即便以表彰优秀华语电影为出发点,华表奖的选片口味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在亚洲电影大奖、香港金像奖上很受追捧的《让子弹飞》、《狄仁杰》连提名都没有,冯氏喜剧从来没得到过华表的入门券、冯小刚(微博)本人也是借着《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才过了门槛。《杨善洲》、《飞天》、《额吉》等得奖影片即使对媒体来说,也是陌生名字。演了十几年喜剧没拿过华表奖的葛优或许说出了“门道”:“以前华表的特点是主旋律,我觉得应该是刘之冰拿,我得这个奖可能因为他们觉得《赵氏孤儿》是个主旋律电影。华表奖是颁给主旋律电影的,就像金鸡是专家奖,百花是观众评选出来的,定位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