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翻拍成风 “背靠大片好乘凉”

黄渤主演电视剧版《非诚勿扰》


  “剧翻影”不算新鲜,在西方国家,不少成功电影都是翻拍自电视剧。但到了中国,这一现象却刚好掉了个头:相比起“剧翻影”,“影翻剧”的作品无论是势头还是播出,都远胜前者。都说“背靠大片好乘凉”,如今的“影翻剧”怎么看怎么底气十足。《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华谊天意影视董事长、曾打造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剧,并承担了剧版《非诚勿扰》制片工作的吴毅。“中国观众和西方观众的审美区别决定了拍摄方式。”在吴毅看来,除了商业原因,造成这一局面的还有政策甚至文化根源。

 

三只眼看“影翻剧”


商业眼

 

“影翻剧是把双刃剑,商业上得利不代表口碑上有优势”


  “省”,是经典影视剧被一再翻拍的最主要原因。省宣传———电影版成功了,对电视剧版绝对是一种免费的宣传推广,如电视剧《画皮》(电影版 电视版) 借电影版的知名度,还未拍就有卫视抢购并卖出了高价;省资源———翻拍剧大可使用电影已定制的影棚、服装和道具,如电视剧《风声传奇》就使用了电影版的场景———天津李吉甫故居;省版权———以《风声》为例,当年华谊以高额版权费抢下麦加作品《风声》的影视改编权,成功推出《风声》后,再拍电视剧版权不用再多花一文,其拥有改编权的《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作品,翻拍电视剧同样省下巨额版权费。

 

羊城晚报:从宣传跟投资的角度来,“影翻剧”可以帮制作公司省一部分力气。


吴毅:这是辩证的,翻拍是把双刃剑,人们总会拿成功电影跟翻拍的电视剧作比较,你必须忍受来自各方各面的批评。身为制作方要有所选择,究竟仅仅是为了做个项目赚钱,还是想通过一个作品来表达一种诉求?

 

羊城晚报:在观众眼里,翻拍作品可能就是“注水电影”或“超长电影”。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弊端?


吴毅:应该说电影是高度精练的艺术,电视剧是以细节见长的艺术,电影更精炼一些,电视剧更唠叨一些,有很多电影中因为时间容量而无法展现的因素,在电视剧中可能更为贴近生活一些。如果只是拉长电影,那确实容易失败。比如这次拍剧版《非诚勿扰》,就做了非常大的改动。因为电视剧比较长,有30集,要加大量的内容进去,不能简单地翻拍,而放入了很多当下热点话题,如婚姻价值观等。另外,在改编过程中,电视剧应该更贴地气一些,更为白话一点。


政策眼


“为什么大家不愿创新宁愿跟风?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


审查难过,是中国影视制作最大的隐痛。吴毅感叹,现在拍戏如同“带着镣铐跳舞”,真正能拍的题材是有限的。因此,做一部电影已试水成功的同题材电视剧,对投资方来说是最保险的做法。而播出平台也是投资方必须考虑的元素———电视台不愿冒险,“预购制”下偏好已经试水成功的题材,让制作方能拍摄的范畴更加狭窄。


羊城晚报:其实很多制作方并不期望走翻拍这条路。


吴毅:对,我觉得翻拍不能一概而论。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受到我们国家电视剧题材的限制,有些题材很难拍,有些题材不能拍;当然,这里面也有创造力的因素。这个现象可以正反两说———好的一面,优秀的电影需要不断被翻拍,才有更多的惊喜和更精美的版本;坏的一面,大量的翻拍证明人们都想寻求保险,都希望走稳妥的路线。

 

羊城晚报:有时候不是不想创新,而是不能创新?


吴毅:对,一个是受到题材的限制,还有一个原因是电视台购买的习惯———因为采取预购制,很多电视台在没有看到成片时就要买片,只能在题材上判断,而不是从整部剧的创新度上决定是否买一部片。这也是为什么四大名著、金庸小说会反复地重拍的原因之一。


羊城晚报:《士兵突击》也算是一种创新,不是很成功吗?


吴毅:创新是要付出代价的!《士兵突击》当年播出时万人空巷,但首轮卖得并不好。因为买方觉得这部剧里居然没有女人,又是军队题材,没感情戏,还没有大腕,真是所谓的“三无作品”,营销受到了很大压力。再看我们拍的《故梦》,花了五六年的心血,质量也是有口皆碑,但并不为观众追捧。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创新,都愿意跟风?主要是因为从商业的角度来讲,保险!但从整个市场来说,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如果都去复制,都不去创新,那这个市场是不健全的,是有问题的。


文化眼


“中西方观众审美习惯不同,决定影视作品拍摄方式的不同”


  影视互拍一直被视为一种成熟电影工业体系下的必要类型。在国外,不少成功电影就是翻拍自电视剧,如美国的《欲望都市》、日本的《花样男子》等。但在中国,“影翻剧”似乎更为投资者青睐。在吴毅看来,这与不同地方观众的审美习惯差异有关———西方主流观众阵营集中在电影院,而中国观众主要围绕在电视机前。这也决定了西方制片者在发掘了成功的剧作之后,愿意将其推向银幕;而中国制片者则愿意将成功电影拉回荧屏。

羊城晚报:中西方观众在影院和电视机前的分布是怎样的情况?


吴毅:美国很少有一个电视剧能像我们这样形成收视热潮,一般人们多是去电影院或者去看歌剧。而中国老百姓更喜欢坐在家里看电视剧。虽说电影和电视剧的受众群有重合的部分,但大部分还是有差异———电影的观众相对文化程度更为偏高一点,电视剧的受众主体更为大众化。


羊城晚报: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


吴毅:这和东西方观众的审美差异性有关。我们国家的老百姓相对来说还是喜欢故事性强的作品,而西方不一定重情节,可能更重思想或细节。除了审美习惯,还有经济因素,电影票的价格还是比较高,还是所谓的“娱乐奢侈品”,进入影院的还是年轻人居多。

 

羊城晚报:为何国外的“剧翻影”那么频繁?跟人才储备有关系吗?


吴毅:国外很多好莱坞导演都是先玩电视剧再上大银幕。我国大部分的导演储备人才集中在荧屏上的,除了几个顶尖级的电影导演,像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年轻一点的像宁浩,电影界优秀导演的整体数量还是少。而电视剧经过十年积累,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导演进入电视圈,我认为目前电视剧优秀导演的数量还是要多一些,像张黎康洪雷姜伟,都是超一流的。当然近几年电影市场更为活跃,所以又有很多电视剧导演回到了大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