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海报
11月2日,第六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青年导演峰会在京举行,本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主席王小帅、陈果,以及刚刚捧回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蔡尚君导演齐聚论坛,就“艺术电影在当今时代的困境和出路”展开激烈讨论。在谈到艺术电影面临市场和审查制度的双重困境时,三位导演一致提出“原创性”对于青年导演和独立电影自身立足的重要性。作为第六代导演中至今仍没有“染指”商业片的导演,王小帅又一次将批判的苗头指向“放不开的电影审查制度”,现场情绪激动,金句迭出。
独立电影“内外交困” 原创性很重要
论坛开场,主持人《电影艺术》杂志主编吴冠平就提出了“中国独立电影面临内外交困的双重困境”:既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在审查体制内也是坎坷颇多。三位导演对此都各有心得:王小帅自言新片《我11》已经在釜山、多伦多等海外市场转了一圈,却依然没想好该怎样把它“打入”国内市场;陈果曾经因为《成都,我爱你》被剪太多而一度伤心放弃做导演;蔡尚君也坦言因为剧本审查不过而致使迟迟没有新作产出。尽管经历了不同的波折和际遇,三位导演如今在面对困境时心态和态度已经大大不同,但在谈到艺术电影该如何自立的问题时,三人一致都强调“原创性”对于一部电影的“核心竞争作用”。陈果表示一部电影能不能出来,最重要不是在市场,是在自己,导演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拍什么;王小帅则拿商业大片《阿凡达》举例,指出原创力不仅在题材、在故事,“《阿凡达》故事很老套,但人家拼的是技术,它的原创点是3D”。
陈果: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成都,我爱你》之后,陈果没再出自己的导演作品,反倒是监制的两部电影《全城热恋》和《全球热恋》在市场大火。谈到艺术电影的困境,陈导的心态已经显得相当随和:“不要标签自己,不必非将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分得那么开,好莱坞90%的独立电影其实讲的都是商业故事,在外部的压力之前,不要自己打死自己。”陈果还谈到最近大火的台湾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湾电影这两年风气很好,年轻、有生命力,出来的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同样可以感染人,同样能取得骄人的票房。”
王小帅再放炮 希望政府支持艺术院线
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左右》都曾在海外电影节载誉而归,去年的《日照重庆》却一样没逃过“票房滑铁卢”的厄运。作为至今仍没有“染指”商业片的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继续着一贯的“激进”和快言快语,被陈果笑称“太过刚性”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电影环境和制度的双重失望:太过商业的氛围让中国导演不想创意,只想市场,导演变成了电影的包装者而不是创意者,隐患就是原创力缺失。另一方面,审查体制对于导演的原创力也是一个极大束缚。谈到自己的新片《我11》,传说押着房子上片场的王小帅更是有一肚子“感言”:“法国人到现在还尊重艺术家,中国提艺术就死!艺术电影其实是有观众群体的,但我们找不到。中国有3亿城市观影人口,只要300万对一个艺术片就足矣,但我们没有地方去容纳小众市场。曾经有人跟我提在商业院线分几十个厅给艺术电影,这不合理,放在那里一样还是没人看。艺术片需要政府支持,建立专门的艺术院线。”
商业化到一定程度 独立电影的机会就会到来
尽管存在诸多无奈,三位导演还是表示对独立电影的发展前景有信心。王小帅称,等市场膨胀到一定程度,中国有1万块、甚至5万块银幕的时候,电影题材贫乏的问题就一定会被触及到,到时候观众忍受不了单一的商业大片,改变自然就会出现。那个时候,对独立电影的导演就是机会,如果你脑子里还有东西的话。
链接:青年导演峰会现场金句
1、 陈果:电影圈是个名利场,商业片也好,艺术片也好,都需要人关注。
2、 陈果:独立电影永远都是“小三”,但也永远有人看。
3、 蔡尚君:电影是一个奢侈的表达。
4、 王小帅:我有病,这么多年早就可以做别的东西。现在是环境不正常,我是为这个着急。
5、 王小帅:对电影来说,最可怕的是导演的脑子已经完蛋了。
6、 王小帅:我相信只要体制放开,导演的原创力就会大爆发。到那个时候,我都不要要求开艺术院线了。青年导演全部占领商业影院,大片都滚开。
7、 王小帅:历史是被有创意的瞬间推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