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合拍大时代到来:新政出台大门打开


尽管《那些年》在内地删减上映,仍收获7500万人民币的票房,约合3.5亿新台币

 

  近几年,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拍片,而台湾影片与内地合作也日渐紧密。日前,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委、台湾著名导演李行在台北宣布,历经三年沟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已颁布《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明确了台湾电影引进、合拍的规范标准与优惠条件,内地向台湾电影和两岸合拍电影打开了大门。


  新政1:引进片不受配额限制


  此次《现行办法》出台后,对台湾影片有了明确界定:根据台湾有关条例设立或建立的制片单位所拍摄的,拥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影片著作权的华语影片。该影片主要工作人员组别中,台湾居民应占组别整体员工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此外,台湾电影引进将由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统一进口,其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经营台湾影片的进口业务。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台湾影片,作为进口片在大陆发行,不受进口片配额限制。


  解读:小清新也要增加商业元素


  从去年的《鸡排英雄》到今年的《赛德克·巴莱》,台湾电影已开始进军内地,而且不再占用进口片配额。票房成绩与影片质量息息相关:年度台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上映一周,因其超强口碑和清新可人的风格,收获5千万人民币,最终斩获7500万人民币的票房,折合新台币约3.5亿,片方挣得盆满钵满。 原本分成上、下部的史诗巨片《赛德克·巴莱》为了内地市场,重新剪辑上映。票房收获1500万人民币。相比之下,讲述夜市情缘的《鸡排英雄》票房则差强人意。


  纵观目前的台湾电影,超过六成是“小清新”,这类影片其实在整个东南亚卖得都不算好。目前台湾电影产业资金仍比较薄弱,小清新最省钱又最容易出成果,台湾电影又善于走此类路线。但看惯好莱坞大片和内地古装大片的观众已经“偏食”,只有商业片才能激发观众购票的欲望。业内人士表示,台湾电影必须多揣摩内地口味,拍摄有别于传统小清新题材的电影,增加更多的商业元素。


  新政2:两岸合拍给予较大空间


  《现行办法》同时对合拍片打开了大门,给予两岸合作摄制电影较大空间: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情节与主要人物须与两岸有关,聘用境外主创人员,应经广电总局批准。饰演主要角色的演员中,大陆演员不得少于总数三分之一,其余主创人员不受比例限制。合作摄制的电影底片、样片冲印及后期制作,可不受特殊技术要求限制,在台湾完成。电影于大陆发行,享受国产影片待遇。


  解读:台湾导演北上拍片是大方向


  其实在香港影人集体“北上”的同时,台湾与内地的合拍片也风起云涌。台湾导演朱延平近年拍摄了 《大灌篮》《大笑江湖》等票房过亿的合拍片。从去年年底开始,《星空》、《饮食男女2》、《LOVE》、《痞子英雄》等两岸合拍片也愈发引人关
注。


  对于台湾与内地电影上的合作,李安在为《少年派》到台湾宣传时就曾提出“合拍是大方向”:“台湾要深入与大陆合作,因为“唯一有潜力能与好莱坞相抗衡的只有大陆”。朱延平则反复强调,台湾市场没有办法满足大制作的需要,必须要有更开阔的市场。


  虽然内地与台湾同为华语区,但无论是台湾电影,还是两岸合拍片都难免产生文化隔阂。比如《赛德克·巴莱》内地公映时,大陆观众对台湾本土题材显得很疏离。 《LOVE》在两岸票房都不俗,但仍有观众质疑《LOVE》“四不像”,尤其是发生在北京四合院的故事,与另外三个故事格格不入。 ”


  虽然有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但《LOVE》导演钮承泽微博坚信:“因为不同,才最可能产生精彩的东西,因为有碰撞,才会活络整件事情。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爱情、人性这样的话题,是打破两岸文化“坚冰”的好方法。